-
公开(公告)号:CN109060500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0758320.1
申请日:2018-07-11
Applicant: 云南功东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中铁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装式岩土原位直剪试验装置,属于岩土体测试领域,以解决现有原位直剪仪存在的体积大,拆卸复杂,操作繁琐,且存在一定安全风险等问题。一种组装式岩土原位直剪试验装置,包括直剪箱箱体、盖板,盖板位于直剪箱箱体的顶部;所述直剪箱箱体由第一钢板、第二钢板、第三钢板、第四钢板围合而成,在第一钢板、第二钢板、第三钢板、第四钢板的转角处分别焊接有销栓孔,盖板顶部设有减阻滑动装置,减阻滑动装置的顶部设有加载板,加载板上设有反力千斤顶,反力千斤顶上设有反力装置;直剪箱箱体内靠近第一钢板和第三钢板中心位置分别设有水平直剪千斤顶。本发明适合野外现场试验,特别是场地受限位置做岩土原位直剪试验。
-
公开(公告)号:CN106979007A
公开(公告)日:2017-07-25
申请号:CN201710171033.6
申请日:2017-03-21
Applicant: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21B49/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B4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间全方位的原状土取样设备,以解决传统取土方式无法取得原状样的问题。它包括钻进取土装置、步履行进装置、控制装置、工作台,所述钻进取土装置包括取土器、钻杆、动力头、钻杆导轨,钻杆导轨中设有动力头,取土器设在钻杆上,钻杆包括旋转钻杆和取样钻杆,旋转钻杆和取样钻杆通过止推轴承连接,取样钻杆与动力头连接;所述控制装置包括第一油缸、第二油缸、支撑臂、电动机,第一油缸、第二油缸和支撑臂设在工作台上,支撑臂与第二油缸的伸缩端相连,第一油缸和支撑臂的上方设有钻杆导轨。本发明具有全方位工作姿态不受限制,土样所取位置不受限制,高效率,所取原状土保持性好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841573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710235878.7
申请日:2017-04-12
Applicant: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N33/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泥石流模拟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属于泥石流模拟试验领域,以解决现有泥石流模拟实验设备存在的不可进行连续实验的问题。一种泥石流模拟试验装置,包括料桶、流道、升降系统、搅拌系统,料桶顶部装有搅拌系统;它还包括控制面板、液压系统、侧面挡板,料桶内壁中部设有涡轮泵,液压系统包括液压油缸和液压千斤顶组;流道由斜溜槽、半圆弧槽和水平溜槽连接而成,斜溜槽的下方由液压千斤顶组支撑,伸缩管底部由液压油缸支撑。本发明斜溜槽采用液压千斤顶支撑,圆弧溜槽和斜溜槽的结合可以实现调节斜溜槽的倾斜度,模拟不同斜度下的泥石流效应。
-
公开(公告)号:CN104594424A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310530451.1
申请日:2013-10-31
Applicant: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抗滑桩基坑开挖设备,涉及建筑工程基坑开挖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抗滑桩基坑开挖设备,包括进风管(1)、镇流罩(2)、出渣管(3)、排渣管(4)、滤渣器(5)、挡渣板(6)、固定架(7)、液压马达(8)、切割轮(9)、轴流风机(10),其特征在于,进风管(1)垂直安装于固定架(7)上,镇流罩(2)一端与所述的进风管(1)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出渣管(3)一端固定连接,排渣管(4)一端与所述的出渣管(3)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滤渣器(5)一端配合连接,若干切割轮(9)同轴安装于所述的固定架(7)上,所述的固定架(7),其一侧设置有动力机构,挡渣板(6)设置于所述的进风管(1)两侧。
-
公开(公告)号:CN116241300B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222264.0
申请日:2023-03-09
Applicant: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铁一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Inventor: 吴红刚 , 周威扬 , 孔庆祥 , 袁荣涛 , 康万鹏 , 程飞 , 杨景川 , 黄强斌 , 王涛 , 李亮 , 游朝勇 , 赵忠虎 , 李永强 , 张凯 , 李贵琦 , 周鑫陆 , 张俊德 , 牌立芳 , 朱兆荣 , 赵守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控制膨胀岩隧道底鼓变形的预应力自平衡锚固系统,包括铍铜预应力锚杆和预应力控制系统,铍铜预应力锚杆包括摩阻锥体、杆体、铍铜锚杆外壳、预应力控制装置、土压力传感器、光纤传感器;预应力控制系统包括围岩变形处理单元、显示单元和预应力控制装置。本发明的实施步骤如下:1)根据地质勘查情况初步确定预应大小,制得一定预应力的铍铜锚杆;2)将预应力锚杆打入围岩中;3)注浆;4)当围岩压力超过阈值后,锚杆通过自身结构特性变细;5)围岩受压变形情况通过传感器传给处理单元,通过显示单元控制预应力控制装置,从而控制围岩变形。通过本发明预应力自平衡锚固系统,可实现调节锚杆,有效解决膨胀岩隧道仰拱变形。
-
公开(公告)号:CN115183965B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210533731.7
申请日:2022-05-17
Applicant: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铁九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 兰州交通大学 , 西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根据振动台试验衬砌结构动应变测试数据分析,考虑弹塑性变形特征的累积破坏,结合机器学习手段,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振动台试验的隧道衬砌地震累积损伤评价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设计并布置隧道衬砌动应变传感器,填筑振动台试验模型,加载地震波测试,获取隧道衬砌动应变数据,绘制动应变‑时间曲线图;2)采用局部加权回归算法,拟合得到动应变平滑曲线;3)绘制拟合局部回归动应变‑时间曲线图;4)由回归动应变‑时间曲线图,提取局部回归动应变峰值和残余动应变值;5)计算地震作用下隧道衬砌的塑性变形指数PEC;6)绘制PEC‑地震烈度‑衬砌特征部位变化谱图,阐明隧道衬砌累积损伤效应,评价地震累积破坏过程的变形阶段。
-
公开(公告)号:CN115170820B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210518796.4
申请日:2022-05-13
Applicant: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吴红刚 , 陈浩 , 袁中夏 , 孔庆祥 , 袁荣涛 , 康万鹏 , 李永强 , 张俊德 , 王永翔 , 赖国泉 , 张良峰 , 朱兆荣 , 赵守全 , 程飞 , 杨景川 , 黄强斌 , 游朝勇 , 王涛 , 李亮 , 尹威江 , 冯文强 , 张乾翼 , 任庆钊 , 王德双
IPC: G06V10/44 , G06V10/25 , G06V10/762 , G06N2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数据曲线过渡阶段的特征提取及界限识别方法,本发明属于数据分析技术领域。采用数据切割的方法剔除无关数据,保留目标区间的数据,并将目标区间的数据转换为散点图,运用K‑Means算法对目标区间的数据进行聚类分析确定主要区间,进而运用数学方法对主要区间的数据进行运算,确定数据变化阶段的界限值。本发明的步骤包括:1)绘制数据曲线;2)确定特征的目标区间;3)数据切割;4)K‑Means数据分类;5)确定特征界限。本发明根据数据曲线的变化特点,采用数据切割的方式保留重要信息,放大数据的关键特征,进而引入K‑Means算法对重要信息进行深入筛选,由筛选结果确定数据的特征界限,完成数据曲线关键特征的提取。
-
公开(公告)号:CN116290131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353118.1
申请日:2023-04-04
Applicant: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兰州交通大学 ,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烈度区抗滑桩自适应桩侧移的IGB隔震阻尼器,抗滑桩的外壁包裹有隔震棉板,隔震棉板外包裹有橡胶空气吸能垫;IGB隔震阻尼器两两相对沿抗滑桩高度方向间隔设置,抗滑桩上沿竖直方向间隔连接有反波支撑底架,反波支撑底架呈环形或框状结构且水平套设固定于抗滑桩上,一组正对的两个IGB隔震阻尼器共用一个反波支撑底架,反波支撑底架左端连接左IGB隔震阻尼器、右端连接右IGB隔震阻尼器,左IGB隔震阻尼器和右IGB隔震阻尼器的连线方向与坡体滑坡的水平面投影方向平行。IGB隔震阻尼器通过吸能、隔震,为高烈度区抗滑桩自适应桩侧移提供了有效保障,有效降低抗滑桩在高烈度地震影响下导致抗滑桩断裂等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5344923A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210954141.1
申请日:2022-08-10
Applicant: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西南科技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G06F30/27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动力刚度匹配基的隧道衬砌减隔震结构精准设计方法,以围岩层、锚杆加固层、初衬层和二衬层四者的动弹性模量和设计厚度为输入量,根据既有隧道衬砌抗减震结构特征,结合力学原理建立动力刚度匹配基系统数学模型,通过计算将该结构的弯矩匹配用各层厚度和各层动模量参数的匹配关系来表示;收集并建立既有隧道衬砌抗减震结构数据样本集,通过神经网络逻辑计算精准确定隧道衬砌减隔震结构层与围岩层、初衬层和二衬层之间的动力刚度匹配刚度参数,根据逻辑回归模型的输出结果,确定优先考虑动弹模E4还是优先考虑厚度h4的权重问题,然后精准进行减隔震结构材料及结构选型,完成隧道衬砌减震层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15307948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10973307.4
申请日:2022-08-15
Applicant: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西藏铁路建设有限公司 , 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 贵州大学 , 西南科技大学
Inventor: 吴红刚 , 唐林 , 余朝阳 , 夏铭 , 李迎阳 , 王翔 , 李永强 , 张俊德 , 韦洪 , 冯康 , 关伟 , 朱兆荣 , 王永翔 , 牌立芳 , 张良峰 , 王瑜鑫 , 赖国泉 , 周垣 , 冯文强 , 孙浩 , 张乾翼 , 马至刚 , 任庆钊 , 胡海东
IPC: G01M9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力环境下BFRP锚杆锚固系统性能研究用室内试验装置,试验装置包括水平的下承台和上承台,上承台与下承台相正对;下承台上表面放置有下模型箱,上承台上放置有上模型箱;下模型箱和上模型箱之间连接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用于带动下模型箱和上模型箱同时移动,且下模型箱向左移动时上模型箱向右移动,下模型箱向右移动时上模型箱向左移动。上模型箱内预埋BFRP锚杆框架锚固结构,下模型箱内预埋钢锚杆框架锚固结构,开启电机进行试验,并收集试验数据。基于BFRP和钢锚杆框架锚固结构加固坡体内动应变响应及加速度响应特性分析,并结合两种结构加固坡体的表观变形破坏程度,研究BFRP锚杆框架锚固结构加固适应性,并揭示其动力固坡机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