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413796A
公开(公告)日:2013-11-27
申请号:CN201310298425.0
申请日:2013-07-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IPC: H01L23/485 , H01L23/50 , H01L23/52 , H01L21/76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224/16225 , H01L2924/15192 , H01L2924/15311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基于多层布线基板多芯片集成的大端口互连类芯片互连构建与物理实现方法,提出适用于基板集成的多芯片互连结构与构建方法、多芯片布局、基板引脚阵列划分与分配、高速差分信号对引脚对分配、基板布线的有效分区与划分方法与相应的多芯片互连类芯片装置。本发明在基板封装尺度上,有效实现等效的大端口互连类芯片。与相应的单芯片集成实现方法相比,本发明方法可以支持多种互连结构,兼容多种微体系结构的互连子芯片,能有效的利用不同功能互连子芯片的特点,而在芯片实现的成本、可扩展性、灵活性、兼容性等方面具有更佳的兼顾性,同时对实现所需的集成电路制造技术要求更低,可同时提供不同端口数的、不同规格的互连芯片,在适应市场需求上,更为灵活。
-
公开(公告)号:CN102722449A
公开(公告)日:2012-10-10
申请号:CN201210165053.X
申请日:2012-05-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IPC: G06F12/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303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SSD的Key-Value型本地存储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对于数据采用内存快照B+树索引结构,进行内存的读写分离操作;步骤2,经过索引后的数据,针对B+树使用FIFO队列管理缓存;步骤3,对所述数据进行读写操作,通过空洞文件机制在日志型追加写入的数据中实现逻辑页号和物理位置的映射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02650976A
公开(公告)日:2012-08-29
申请号:CN201210096454.4
申请日:2012-04-0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支持单根IO虚拟化用户级接口控制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系统总线接口模块,用于对所述装置与处理器之间的数据传输,实现符合PCI Express协议的事务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功能;操作模块,用于实现设备配置空间,以及虚功能VF的通信接口QP与操作队列OQ资源之间的映射,使用门铃机制对QP进行直接访问,其包含M个操作队列,所述M≥1;DMA模块,用于根据DMA引擎的空闲情况,对DMA引擎进行映射,所述DMA引擎进行数据的发送与接收;网络包分发仲裁模块,用于接收DMA引擎发出的网络包,将不同的DMA引擎的网络包进行仲裁选择发送,同时接收网络中的网络包,发送至DMA引擎进行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01383773B
公开(公告)日:2011-08-17
申请号:CN200810223725.1
申请日:2008-10-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IPC: H04L12/5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维持多通道顺序规则的装置,包括读控制逻辑、写控制逻辑、分别用于缓存NP包、P包以及R包的三个缓冲区,还包括用于记录各个数据包的包首地址的包地址次序池,以及位于所述读控制逻辑上的用于记录NP包的包首地址的NP_L寄存器和用于记录R包的包首地址的R_L寄存器;缓冲区与包地址次序池并行连接在写控制逻辑与读控制逻辑之间;缓冲区与包地址次序池采用先进先出队列。本发明通过在现有装置中添加包地址次序池以及对NP包、R包的寄存器,实现了对NP包、P包和R包等三种数据包的传输,并使得该传输过程在满足多通道顺序规则的同时,避免了现有技术中效率低下、实现复杂、消耗硬件资源多等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01908036A
公开(公告)日:2010-12-08
申请号:CN201010236543.5
申请日:2010-07-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密度多处理器系统及其节点控制器。所述节点控制器,包括:主处理器端口和从处理器端口,用于分别与主处理器和从处理器连接,主处理器负责具体计算任务的运行,以及对外围设备的发现和初始化过程,从处理器只负责具体计算任务的运行;I/O端口,通过I/O总线与外围设备连接;读/写模块与读/写交叉开关模块连接;直接内存访问交叉开关模块,用于实现各处理器端口间直接内存访问数据的交换;读/写交叉开关模块,用于实现各处理器端口之间,以及处理器端口和I/O端口之间读/写数据的交换。
-
公开(公告)号:CN1614577B
公开(公告)日:2010-11-24
申请号:CN200410009925.9
申请日:2004-12-0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远程直接存储访问的图形终端方法和系统。系统包括:用于输出的显示设备,用于输入的键盘和鼠标设备,用户所在的本地计算机,用户所要控制的远程计算机,以及用户所在的计算机和用户所要控制的远程计算机之间的互连网络。方法包括;Step A:本地计算机的显示控制装置用远程直接存储访问方式读取远程计算机中的显示数据存储器;Step B:本地计算机的键盘控制装置读取本地键盘输入;Step C:本地计算机的鼠标控制装置读取本地键盘输入,用远程直接存储访问方式写入远程计算机中的环形缓冲区Mblocl,远程计算机的鼠标驱动程序从Mblock中获取输入。
-
公开(公告)号:CN101354726B
公开(公告)日:2010-09-29
申请号:CN200810222479.8
申请日:2008-09-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IPC: G06F17/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机群文件系统的元数据的管理方法,其中,所述文件系统划分为多个元数据分区,每个所述元数据分区划分为多个维护元数据单元信息的元数据块,所述方法包括:客户端解析所产生的元数据请求,获取所述元数据所属的元数据分区,向所述元数据分区对应的元数据服务器发出请求;所述元数据服务器根据所接收的所述元数据请求中的类型值,确定所述请求的类型;所述元数据服务器根据所述请求的类型,查询元数据块所在的数据结构,对元数据进行增加、定位或者修改处理。本发明采用将元数据全部驻留内存的方式来提高元数据处理能力,根据内存访问特点对元数据组织管理,能够高效利用内存空间,提高元数据处理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1539902A
公开(公告)日:2009-09-23
申请号:CN200910083454.9
申请日:2009-05-0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IPC: G06F15/173 , G06F13/28 , H04L29/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多计算机系统中节点的DMA设备及通信方法,方法包括:步骤1,本地节点根据应用程序生成DMA命令,将DMA命令的描述符存储到内存中,将包含DMA命令的描述符内存位置信息的门铃传送给本地节点;步骤2,本地节点根据门铃读取描述符;根据描述符中信息生成网络包发送到互连网络和生成发送完成事件,或仅生成发送完成事件;步骤3,远端节点的DMA设备从互连网络上接收网络包,根据网络包的类型保存网络包中数据和生成接收完成事件,或仅生成接收完成事件,或将所述远端节点的数据装入网络包发送给所述本地节点。本发明能够提供多计算机系统中节点的信息传输方式,同时保证多计算机系统的高效通信。
-
公开(公告)号:CN101383773A
公开(公告)日:2009-03-11
申请号:CN200810223725.1
申请日:2008-10-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IPC: H04L12/5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维持多通道顺序规则的装置,包括读控制逻辑、写控制逻辑、分别用于缓存NP包、P包以及R包的三个缓冲区,还包括用于记录各个数据包的包首地址的包地址次序池,以及位于所述读控制逻辑上的用于记录NP包的包首地址的NP_L寄存器和用于记录R包的包首地址的R_L寄存器;缓冲区与包地址次序池并行连接在写控制逻辑与读控制逻辑之间;缓冲区与包地址次序池采用先进先出队列。本发明通过在现有装置中添加包地址次序池以及对NP包、R包的寄存器,实现了对NP包、P包和R包等三种数据包的传输,并使得该传输过程在满足多通道顺序规则的同时,避免了现有技术中效率低下、实现复杂、消耗硬件资源多等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19759357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825773.3
申请日:2024-12-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面向多核并行体系结构的卷积算子编译优化方法和装置。包括:输入转换器模块提取和去重模型中的或者用户输入的卷积参数,并生成卷积描述符组;控制器模块根据历史记录决定是否对输入模块启动调优,将需要调优的卷积描述符传递给调优器模块;调优器模块负责根据配置好的参数空间进行算子的自动调优,输出最佳参数配置;代码生成模块根据接收到的调优参数组合及卷积描述符生成HIP代码,并分别对各个参数生成的核函数进行对应编号。核函数执行模块编译和执行已生成的代码,并通过测试框架对各个核函数的性能进行测试,按编号返回对应的适应度信息并汇总为列表返回给调优器模块。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