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324586A
公开(公告)日:2012-01-18
申请号:CN201110180076.3
申请日:2011-06-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H01M10/46 , H01M10/05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重量比能量密度微能源系统、方法及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系统组成为:(1)在GaAs电池背表面溅射生长Al薄膜;(2)在Al膜表面溅射沉积氮化镍钴,其通式为ComNi1-mN,式中0<m<1;(3)在氮化镍钴薄膜表面溅射沉积Li1.3Ti1.7Al0.3(PO4)3薄膜;(4)在Li1.3Ti1.7Al0.3(PO4)3薄膜上沉积金属Li薄膜;(5)在Li薄膜表面溅射成膜一层Cu薄膜;(6)溅射(2)-(5)时在Al膜表面用不锈钢掩模板紧贴在露出未覆盖多层膜的Al表面,依次要装能源管理电路和RF模块,用金线连接GaAs电池正极、Li电池阳极、能源管理模块输出端和RF收发模块输出端。提供的高重量比能量密度高达438wh/kg,可连续5天在阴天条件下工作,为物联网节点微型化长时间供电及野外应用提供技术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02169180A
公开(公告)日:2011-08-31
申请号:CN201010600518.0
申请日:2010-12-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双波束三天线微波交通信息检测雷达和方法,该雷达基于FMCW体制,采用同一VCO通过射频开关实现相关双路微波信号,并结合特殊算法实现准确交通信息检测,硬件方面采用中心频率在24.1GHz左右的毫米波,主要由3个平面阵列天线、2路微波发射单元、1路微波接收单元、2路中频信号处理单元、数字信号单元以及人机界面五个单元组成。由于采用了双波束三天线技术以及收发组件设计巧妙,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微波单片集成电路芯片的使用,因而节省了成本,另外该方案既保留了侧向安装微波雷达的优点,同时又能准确检测车辆实时速度、行驶方向以及车辆类型,并提高抗相邻车辆干扰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2162824A
公开(公告)日:2011-08-24
申请号:CN201010616164.9
申请日:2010-12-24
Applicant: 中科院杭州射频识别技术研发中心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G01R2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超高频射频识别电子标签天线大规模生产在线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测试方法的步聚是:首先,通过探针末端金属小圆盘和标签天线贴芯片的焊盘处进行容性耦合;其次,将探针耦合下来的信号通过补偿巴伦进行平衡-不平衡和阻抗变换;然后,将通过补偿巴伦变换下来的信号再通过槽线反射计原理,采样提取出槽线上几个固定点的功率信息;最后,利用获得的这几个点功率信息,通过处理计算,就可获得端口加载的反射系数,从而推算出标签天线的输入阻抗。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标签贴上芯片之前,测量出标签天线的输入阻抗,有效的降低生产成本,精确的反映出标签天线与芯片之间的匹配程度,并且适合各种类型的标签天线的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102117699A
公开(公告)日:2011-07-06
申请号:CN201010590616.0
申请日:2010-12-1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基Al2O3薄膜芯片电容器,可用于微波和射频电路中,起旁路和滤波作用。该芯片电容器包括低阻(电阻率≤1×10-3Ω·cm)硅衬底、非晶Al2O3绝缘薄膜、上电极、下电极四层结构。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法,以高纯Al2O3陶瓷为靶材,在单晶Si衬底生长Al2O3非晶绝缘薄膜,接着在薄膜表面溅射生长Ti或TiW层和Au层,再经电镀Au加厚后,通过光刻、腐蚀的方法制作上电极图形,根据芯片电容厚度的要求对Si片背面减薄,在背面溅射Ti或TiW层和Au层作为下电极,划片后制作成芯片电容。该电容具用高Q值、损耗小、结构与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尺寸小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342393B
公开(公告)日:2011-02-16
申请号:CN200510001358.7
申请日:2005-08-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毫米波单片功率放大器的稳定性结构及设计方法,属于毫米波单片集成电路的技术领域。应用本发明技术设计的毫米波单片功率放大器具有栅压串联电阻馈电网络和电阻电容串联后与旁路电容并联的漏压馈电网络。该栅压串联电阻馈电网络包含旁路电路、串联电阻和接近于工作频率四分之一波长的高阻线,旁路电容在直流电源接入处,串联的直流电阻靠近信号通路。该漏压馈电网络包含旁路电容、并联电阻和并联电容,电阻与电容串联后与旁路电容并联。
-
公开(公告)号:CN101793963A
公开(公告)日:2010-08-04
申请号:CN201010107751.5
申请日:2010-02-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用于安检的毫米波成像系统及其成像方法,所述系统包括毫米波MMIC接收机阵列、抛物面天线、二维机械扫描转台和信号处理单元;所述毫米波MMIC接收机阵列与信号处理单元相连接,所述毫米波MMIC接收机的馈源天线置于抛物面天线的焦平面上,所述毫米波MMIC接收机阵列和抛物面天线均固定于二维机械扫描转台上。本发明成像系统结构简单,稳定性高,可以有效地检测出人身上隐藏的武器。
-
公开(公告)号:CN101793953A
公开(公告)日:2010-08-04
申请号:CN201010107728.6
申请日:2010-02-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用于室内毫米波成像安检系统的辅助源照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多个毫米波辅助源、毫米波离散体、成像背景墙。多个毫米波辅助源用于产生多入射角度的宽带、低功率可调、宽波束角的毫米波辐射;毫米波离散体用于将各个毫米波辅助源发射的毫米波波束进行波束扩展和相位离散,以使其向各个方向散射,到达成像场景时各波前各向同性、相位离散;成像背景墙用于提供一个干净成像背景,从而在毫米波图像中消减背景的干扰,凸现成像目标体。本发明提出的用于室内毫米波成像安检系统的辅助源照射装置,可以增强室内成像安检技术中目标识别所必需的图像对比度,实现室内毫米波成像安检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0555674C
公开(公告)日:2009-10-28
申请号:CN200810200672.1
申请日:2008-09-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H01L31/042 , H01L31/075 , H01L31/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0 , Y02P70/5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玻璃衬底的可调带隙薄膜太阳能电池及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不同带隙结构材料α-SiC、αGexSi1-x、μ-Si作为吸收层,组成三节结构,增加光能捕获;采用调节本征层Ge、Si成分比例的方法,获得不同的带隙,从而增强光能吸收;采用PECVD成膜,工艺加工耗能少;采用激光划片,实现电池片内串连,无需光刻工艺,适合批量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1093616A
公开(公告)日:2007-12-26
申请号:CN200610028108.7
申请日:2006-06-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流量检测雷达系统中压控振荡器非线性校正的方法。这种方法通过车流量检测雷达收发组件获取雷达目标的回波信息,利用存储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中系统VCO的非线性度特征参数,在对目标信息进行提取的过程中根据一定的距离因子采用频域对消的方法消除VCO非线性所带来的影响,降低虚警概率。本发明可以在DSP中通过软件编程实现,因此无需改变硬件电路,却能从根本上避免硬件电路校正的复杂性,具有实现手段简单方便,稳定性高、移植性好易于扩展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747227A
公开(公告)日:2006-03-15
申请号:CN200510029139.X
申请日:2005-08-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补偿型微带谐振器以及具有谐波抑制功能的微带开路环耦合带通滤波器。所述滤波器包括输入馈线和输出馈线、开路环耦合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补偿型微带谐振器,所述输入馈线和输出馈线分别与补偿型微带谐振器串联后再与开路环耦合器相连。本发明通过在传统的开路环耦合带通滤波器的基础上,在输入输出馈线与开路环耦合器之间串联补偿型微带谐振单元,依靠补偿型微带谐振单元的禁带特性来达到增大滤波器带外抑制的功能。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整体尺寸小,而且插入损耗小、带外抑制大等优点,可用任何适合微波电路的衬底材料制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