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岩气井小层划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4329878B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011064965.9

    申请日:2020-09-30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页岩气井小层划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属于页岩勘探开发领域。方法包括:获取页岩气井数据;基于直井测井数据和岩心数据,确定页岩气井在竖直方向的地质特性;基于页岩气井在竖直方向的地质特性、三维深度域数据体、直井测井数据和直井坐标,确定页岩气井在竖直方向的小层划分方案;基于页岩气井在竖直方向的小层划分方案,确定小层的地质特性;基于小层的地质特性、水平井测井数据、水平井井轨迹数据、水平井坐标、补心海拔数据和三维深度域数据体,划分页岩气井的在水平方向的小层。

    一种深层页岩储层甲烷真实吸附能力测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23805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310780344.8

    申请日:2023-06-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深层页岩储层甲烷真实吸附能力测定方法,选取目标区岩心样品;确定目标区储层参数;结合目标区储层参数开展等温吸附实验,获取不同条件下过剩吸附曲线,优选过剩吸附模型;利用过剩吸附模型拟合等温吸附实验结果,分别建立不同温度、含水饱和度以及TOC含量下Langmuir体积VL、Langmuir压力PL的计算模型;利用VL、PL的温度计算模型将实验温度条件下的VL、PL校正为储层实际温度条件下的VL_T、PL_T,利用VL、PL的含水饱和度计算模型将实验含水饱和度条件下的VL、PL校正为储层实际含水饱和度条件下的VL_TSW、TL_TSW,利用VL、PL的TOC含量计算模型将实验样品TOC含量下的VL、PL校正为目标储层实际TOC含量的VL_TOCTSW、PL_TOCTSW;根据VL_TSW和PL_TSW或VL_TOCTSW和PL_TOCTSW计算得到甲烷等温吸附曲线,结合目标储层压力得到深层真实储层条件下的绝对吸附气量Va_TSW或Va_TOCTSW。

    页岩储层开采中二氧化碳储存和注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083956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310664271.6

    申请日:2023-06-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页岩储层开采中二氧化碳储存和注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属于页岩油气开发技术领域,为了解决在页岩储层开采中二氧化碳在储存与注入时容易受到外界环境温度影响的问题,所述页岩储层开采中二氧化碳储存和注入装置包括二氧化碳储罐(1)、屏蔽泵(2)和柱塞泵(3),二氧化碳储罐(1)和屏蔽泵(2)之间通过传输管道连接,屏蔽泵(2)和柱塞泵(3)之间也通过传输管道连接,柱塞泵出口(17)外也连接有所述传输管道,所述传输管道外套设有调温结构。所述页岩储层开采中二氧化碳储存和注入装置能够传输管道内的温度,以此保证二氧化碳在传输管道在传送时的稳定性和低温液态,提高现场施工的成功率。

    地质-测井-地震-电磁为一体的储层有利区定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44376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211658826.8

    申请日:2022-12-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质‑测井‑地震‑电磁为一体的储层有利区定位方法。主要步骤包括:确定不同岩性条件下目标储层的广域视电阻率、测井电阻率、声波速度与叠后地震数据之间的关系;根据该关系,建立基于地质‑测井‑地震‑电磁为一体的标刻技术;并利用该技术定位目标储层的有利区。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成功构建出一种定位精度更高、定位手段更加高效、便捷的储层有利区精准标刻技术,该技术能显著提升油气田勘探反演解释的纵向、横向分辨率,有效解决地球物理探测解释中的“多解性”问题,从而为勘探区块的钻孔布置提供更有利的靶区。

    复杂缝网四维地应力模拟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7932991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211259887.7

    申请日:2022-10-1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页岩气开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复杂缝网四维地应力模拟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基于三维地质模型、三维地质力学模型、三维天然裂缝离散模型、三维水利裂缝模型和复杂缝网离散裂缝模型建立页岩气三维数值模拟模型;基于页岩气三维数值模拟模型得到不同时刻的压力场数据,将压力场数据与三维地质力学模型得到的静态地应力作为基于有限元地应力模拟方法的输入数据,对不同时刻的流体压力场和地层应力场进行流固耦合,获得基于时空变化的四维地应力。本申请解决了页岩气储层压裂后形成复杂缝网,常规地应力模拟方法难以模拟地应力随时间和空间的时空演化过程,导致不能准确反映页岩气储层地应力变化的问题。

    页岩气水平井非均匀应力场分簇裂缝延伸模拟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892472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211229763.4

    申请日:2022-10-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页岩气水平井非均匀应力场分簇裂缝延伸模拟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储层地质参数、压裂施工参数、射孔布簇参数和断层几何参数,断层几何参数包括断层类型、断层起始坐标、断层方向位移和断层切向位移;将断层方向位移和所述断层切向位移代入非均匀应力场求解方程,计算出坐标平面域内任一点由断层引起的诱导应力分量,构建断层构造下页岩地层压裂前非均匀应力场模型;基于诱导应力分量,计算压前非均匀应力场应力分布,构建断层构造下页岩地层非均匀应力场分簇裂缝延伸模型。该方法考虑了断层所产生的干扰应力场,克服了先前研究通常建立在均匀应力场的基础上,无法有效用于断层构造条件的水力裂缝延伸模拟的缺点。

    一种页岩气水平井合理井距的计算方法、介质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521317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210899336.0

    申请日:2022-07-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页岩气水平井合理井距的计算方法、介质及装置,通过构建并校正页岩气开发平台地质工程一体化数值模拟模型,模拟计算平台井均EUR和采收率随井距变化图版,优选单一目标拟合函数,构建评价井均EUR和采收率的多目标函数,最终计算获得页岩气水平井合理井距。页岩气藏属于“连续性”气藏,在开发时呈现出“一井一藏”的特点,因此气井井距对平台单井生产效果与区块资源充分动用有着重要影响,本发明专利中的计算方法选取目前页岩气开发中最重要的两个因素为目标函数,论证方法更加全面,计算结果更加可靠。形成的井距计算方法对保证气井生产效果和避免储量资源浪费具有重要意义,可广泛适用于页岩/致密气开发领域,应用前景广阔。

    页岩气水平井返排阶段的油嘴制度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307111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210707297.X

    申请日:2022-06-21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页岩气水平井返排阶段的油嘴制度的确定方法及装置,通过获取目标页岩气水平井的人工裂缝参数、地质参数和压裂工程参数,并基于这些参数建立返排模型。然后不同油嘴尺寸对应的生产压差确定目标页岩气水平井的最大油嘴尺寸,并基于生产压差、应力敏感曲线、返排模型以及目标页岩气水平井的生产条件,建立油嘴更换方式优选模型、开井油嘴尺寸优选模型和每级油嘴增加/降低幅度优选模型,根据这些模型可以确定目标页岩气水平井的油嘴制度,油嘴制度包括油嘴更换方式、开井油嘴尺寸以及每级油嘴增加/降低幅度。解决了现场页岩水平井返排阶段的油嘴制度的确定缺乏理论支撑与技术指导的问题。

    深层页岩自支撑剪切裂缝长期导流能力测试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269012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210665065.2

    申请日:2022-06-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深层页岩自支撑剪切裂缝长期导流能力测试方法及系统,涉及导流能力测试的技术领域,通过人工制造自支撑剪切裂缝,然后在不同闭合压力和不同流速条件下进行多次实验,计算出自支撑剪切裂缝的导流能力,并根据实验结果绘制自支撑剪切裂缝长期导流能力变化曲线;同时依据该测试方法,给出了具体的测试系统加以实验,有很大的应用前景,本发明可以研究深层页岩自支撑剪切裂缝长期导流能力变化规律与主控因素,为深层页岩气藏压裂改造和制定后期生产方案提供理论指导。

    一种深层页岩气压裂返排规律分析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432797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111667614.1

    申请日:2021-12-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深层页岩气压裂返排规律分析方法,包括:确定页岩气井返排液量预测模型;在当前迭代中:结合裂缝系统的产能方程与基质系统的产能方程,利用裂缝系统的目前压力、基质系统的目前压力以及井底流压,计算裂缝系统的累积产量和基质系统的累积产量;根据裂缝系统的累积产量确定裂缝系统的累积返排液量;结合裂缝系统的物质平衡方程与基质系统的物质平衡方程,利用裂缝系统的累积产量、基质系统的累积产量、裂缝系统的原始压力以及基质系统的原始压力计算下一迭代的裂缝系统的目前压力和基质系统的目前压力。本发明方法,能够对页岩气井的返排液量进行预测,流程简单,可推广性强。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