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炉煤气制取液化天然气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53692A

    公开(公告)日:2012-09-05

    申请号:CN201210160732.8

    申请日:2012-05-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焦炉煤气制取液化天然气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焦炉煤气原料气进行压缩冷却;(2)将经冷却后的焦炉煤气分成两股:焦炉煤气物流A和焦炉煤气物流B;所述焦炉煤气物流B经J-T阀节流降压和冷却后进入至气提塔塔底;(3)所述焦炉煤气物流A经冷却后进入至气液分离罐中;所述气液分离罐的底部出来的液体物流进入气提塔;所述气提塔塔底的物流经J-T阀节流即得液化天然气;所述冷却均在换热器中进行。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直接将焦炉气分离出合格的液化天然气产品,液化天然气可方便进行运输和利用,提高焦炉气的附加值;焦炉气回收工艺流程简单、自动化程度高,所采用的设备可靠,提高焦炉气回收装置的经济效益。

    一种网络型LNG产业链综合预测调度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632234B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申请号:CN201310652261.7

    申请日:2013-12-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网络型LNG产业链综合预测调度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设置一网络型LNG产业链综合预测调度系统,包括总调中心、仿真系统平台和贸易管理平台;总调中心连接各接收站和中转站的DCS,贸易管理平台连接各接收站和中转站的GMS;仿真系统平台包括初始参数数据库、仿真模块、指标和报表显示模块、和分析数据库;2)仿真系统平台的初始参数数据库内预先输入有各种原始数据;3)仿真系统平台通过各接收站和中转站的DNS收集更新初始参数数据库内的数据信息;4)仿真系统平台启动仿真模块进行仿真推演;5)指标和报表显示模块显示输出仿真推演结果;6)仿真系统平台将仿真推演结果传输给贸易管理平台;由贸易管理平台发送给各接收站和中转站的GMS终端,以生成本站的调度计划。

    承载LNG储罐的混凝土沉箱
    5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711138B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310704716.5

    申请日:2013-12-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承载LNG储罐的混凝土沉箱。所述混凝土沉箱包括箱筒基础和设置于所述箱筒基础之上的沉箱结构;所述箱筒基础为由顶板和裙板围成的一端开口的空腔结构;所述沉箱结构包括沉箱底板、沉箱侧壁和沉箱顶板,所述沉箱底板、所述沉箱侧壁和所述沉箱顶板相连接形成一腔体,所述腔体用于承载所述LNG储罐;所述沉箱底板设于所述顶板之上。本发明采用的中空容纳LNG储罐的沉箱方案,适宜的水深在10~30m,可以使LNG储罐建设在运输船能够直接进港的海域,节省疏浚航道的费用;罐体建造时无辅助工序,预制的罐体能直接下沉就位,能安全、经济、快捷地建造水下液化天然气储罐,节省了大量的建造费用,经济性好。

    应用于海上浮式LNG再气化装置的LNG阶梯式再气化系统及再气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315339B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410582621.5

    申请日:2014-10-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海上浮式LNG再气化装置的LNG阶梯式再气化系统及再气化方法。它包括液化天然气/天然气循环结构、中间介质回路结构和海水循环结构;液化天然气/天然气循环结构包括依次连通的液化天然气高压泵、第一级液化天然气换热器和第二级天然气加热器,第二级天然气加热器的气体出口与天然气外输计量装置相连通;中间介质回路包括依次连通的中间介质缓冲罐、中间介质循环泵、中间介质加热器和第一级液化天然气换热器;海水循环结构包括2条循环管路,一条循环管路进行海水与第二级天然气加热器之间的热交换,另一条循环管路进行海水与中间介质加热器之间的热交换。本发明对海域运动的敏感度低,操作性能好,维护少,中间介质的可控性高,实现中国南方水域进行稳定生产,连续安全供气。

    串并联可切换的气液传质塔器中试实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537173B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310551578.1

    申请日:2013-11-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串并联可切换的气液传质塔器中试实验装置。它包括吸收塔Ⅰ和吸收塔Ⅱ;吸收塔Ⅰ的气体入口与原料气入口管道相连接,原料气入口管道还与管道Ⅰ相连通,管道Ⅰ的另一端与吸收塔Ⅱ的气体入口相连通;吸收塔Ⅰ顶部的气体出口与管道Ⅱ相连通,管道Ⅱ的另一端与管道Ⅰ相连通;管道Ⅱ还与净化气出口管道相连通;吸收塔Ⅰ底部的吸收剂出口与富液出口管道相连通;吸收塔Ⅱ顶部的气体出口与净化气出口管道相连通;吸收塔Ⅱ底部的吸收剂出口分别与管道Ⅲ和管道Ⅳ相连通;管道Ⅴ的两端分别与吸收塔Ⅰ和所述吸收塔Ⅱ的上部的吸收剂入口相连通。在不同工艺中气体净化工艺中试实验研究中,可通过调节本发明的阀门的启闭调节吸收塔的串并联关系,从而进行不同的塔器连接方式下的气体净化效果和工艺操作参数确定等问题的研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