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风下列车气动性能与动力学性能协同测试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701986B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110980725.1

    申请日:2021-08-2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侧风下列车气动性能与动力学性能协同测试方法及系统,通过将待测试的列车表面划分为多个矩形单元;获取所述多个矩形单元实际的压力方向以及压差;对于任一个矩形单元A,所述矩阵单元A的压差是指与其在列车的横向或垂向相对的矩形单元B之间的压差;并根据所述多个矩形单元实际的压力方向以及压差计算所述列车的气动荷载,进而修正现有的气动荷载测量方法未考虑矩形单元实际方向带来的误差,提高气动荷载测量的准确性;此外,本发明创新性地提出侧风下列车气动性能与动力学性能协同测试方法及系统,该系统结合气动性能测试结果、车辆横向加速度进行动力学性能测试,无需测力轮对测定轮轨间作用力,从而增大动力学性能测试的适用范围、缩短测试准备周期、降低测试成本。

    模拟铁路接触网的异物运动轨迹的计算方法及计算机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048650A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2111323231.2

    申请日:2021-11-0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铁路接触网的异物运动轨迹的计算方法及计算机系统,该计算方法包括:将铁路接触网所在的地形环境和异物样式结合实际情况建模,其中计算域中异物周围地形环境的空气流场区域做为背景区域,包裹着异物体的小部分空气体的异物流场区域做为重叠区域;将二者进行耦合以及空间离散;采用基于剪切应力运输湍流模型的延迟分离涡模拟方法对流场的结果进行求解;结合动态流体固体相互作用模型,对空气流场区域和异物流场区域之间动态相互作用进行仿真;得到并记录异物的运动轨迹以及运动过程中的相关参数。本发明准确直观地模拟了典型异物在大风条件下的运动过程,对改善铁路异物侵限和接触网运行安全具有工程指导意义。

    用于对高速列车转向架导流减阻的排障器

    公开(公告)号:CN221757515U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323562675.9

    申请日:2023-12-26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高速列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对高速列车转向架导流减阻的排障器,该排障器用于设置在高速列车的车头的前端底部,排障器包括排障器本体,排障器本体的底面沿车头长度方向的截面呈波浪形。该排障器通过将排障器本体的底部设置为波浪形外形轮廓,对剪切层增加扰动,改善流经车底的气流情况,降低了气流对转向架轮底以及转向架舱后端的直接冲击,并且减少了转向架轮底两侧的气流分离,减小高速列车运行时产生的气动阻力,从而提高高速列车的运行效率。该申请可在现有设计改动较小的情况下实现减阻效果。

    一种带穿孔护罩的圆柱体减阻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21800266U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20426045.4

    申请日:2024-03-0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穿孔护罩的圆柱体减阻结构,包括圆柱体和穿孔护罩,所述穿孔护罩套设在所述圆柱体的外部,所述穿孔护罩与所述圆柱体共心设置,所述穿孔护罩相对于所述圆柱体全包覆,所述穿孔护罩与所述圆柱体之间保持固定,所述穿孔护罩上开设有穿孔,所述穿孔为均匀分布。本实用新型区别于传统的圆柱体被动流动控制方法,在圆柱外面套设一层穿孔护罩,内部的圆柱体与外部的穿孔护罩形成一个有机体,对来流进行减阻,与光滑圆柱相比,两者的总阻力降低,振动减小,且相对于改变圆柱本身形态的方案来说,穿孔护罩易制造、易获取、易安装,具有较高的工程可行性。

    模拟列车相对运动的挡风墙及含有该挡风墙的实验台

    公开(公告)号:CN215164841U

    公开(公告)日:2021-12-14

    申请号:CN202121131211.0

    申请日:2021-05-2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拟列车相对运动的挡风墙及含有该挡风墙的实验台,包括挡风墙主体、所述挡风墙主体一侧开设有开口槽,所述开口槽内安设有用于模拟与列车相对运动的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安装于开口槽内与列车同速且反向的移动体、用于将动力传递的传动件及安设于挡风墙主体外用于给移动体移动提供动力的动力件。本实用新型将传统的固定不动的挡风墙模型更改为靠近列车模型的侧面可以与列车发生相对运动,使实验数据更接近实车试验。同时,利用传动轴和支撑杆可以伸缩的特性,更改挡风墙模型在实验台上方的高度,以模拟现实列车运行的各种情况,实验结果更具备普适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