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605490B
公开(公告)日:2018-11-09
申请号:CN201710748122.2
申请日:2017-08-28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E21D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洞大断面隧道双侧壁施工转换工艺,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双侧壁隧道左侧中隔墙向左移动、临时仰拱逐渐向下移动与CRD的中隔墙、临时仰拱重合;第二步:双侧壁左右两侧导坑上台阶、下台阶和中部上台阶开挖支护,预留中部下台阶核心土;第三步:小断面台阶法上台阶、下台阶开挖支护;第四步:中断面CRD左右两侧上台阶,右侧下台阶开挖支护;第五步:双侧壁中部下台阶开挖支护,CRD右侧下台阶开挖支护。本发明采用双侧壁导坑法中隔墙移动和预留核心土相结合进行施工,保证施工安全方便,降低造价,加快施工进度,施工方案调整灵活性大,且围岩变形几乎不发展,能够满足对变形要求严格的项目施工。
-
公开(公告)号:CN107605490A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710748122.2
申请日:2017-08-28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E21D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洞大断面隧道双侧壁施工转换工艺,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双侧壁隧道左侧中隔墙向左移动、临时仰拱逐渐向下移动与CRD的中隔墙、临时仰拱重合;第二步:双侧壁左右两侧导坑上台阶、下台阶和中部上台阶开挖支护,预留中部下台阶核心土;第三步:小断面台阶法上台阶、下台阶开挖支护;第四步:中断面CRD左右两侧上台阶,右侧下台阶开挖支护;第五步:双侧壁中部下台阶开挖支护,CRD右侧下台阶开挖支护。本发明采用双侧壁导坑法中隔墙移动和预留核心土相结合进行施工,保证施工安全方便,降低造价,加快施工进度,施工方案调整灵活性大,且围岩变形几乎不发展,能够满足对变形要求严格的项目施工。
-
公开(公告)号:CN105545323B
公开(公告)日:2017-11-17
申请号:CN201510896333.1
申请日:2015-12-07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E21D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明洞衬砌的施工方法,包括:S1、施工基坑的围护结构和混凝土支撑;S2、开挖基坑,并在基坑内架设一道钢支撑,随后在基坑底浇筑仰拱和填充;S3、在所述冠梁上植筋并施工接高混凝土柱,沿冠梁纵向两侧每8m竖直设置一道所述接高混凝土柱,待接高混凝土柱的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吊装钢桁架,进行钢桁架与两侧接高混凝土柱的连接固定;S4、一次性拆除纵向12m内的混凝土支撑与钢支撑后,二衬台车就位,在所述仰拱的基础上一次性将明洞衬砌浇筑成型。本发明可以一次性拆除多道支撑,采用整体式台车实现明洞衬砌一次性浇筑成型,避免分次浇筑产生施工缝。
-
公开(公告)号:CN106906815A
公开(公告)日:2017-06-30
申请号:CN201710135854.4
申请日:2017-03-08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武汉智行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IPC: E02D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1/0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基承载力及侧摩阻力测量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测量装置包括:壳体,其为内部中空的圆柱体形,壳体的底部敞开,壳体的侧壁的底部具有锥面;承压板,其为圆台形,承压板设置在壳体的底部,承压板的底部的直径等于壳体的外径,承压板与壳体同轴设置,承压板的侧壁与锥面不接触,且承压板的顶部的高度高于锥面的底部的高度;传力杆,其底部与承压板的顶部的中央固定连接;压力检测仪,其设置在壳体的顶部和传力杆之间,且分别与壳体的顶部和传力杆固定连接;应力检测仪,其固设在壳体的顶部,并位于壳体的上方;传力柱,其沿竖直方向设置在应力检测仪的顶部。本发明能得到与实际地基情况吻合性较好的地基极限承载力及侧摩阻力值。
-
公开(公告)号:CN106545007A
公开(公告)日:2017-03-29
申请号:CN201610880173.6
申请日:2016-10-09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下部为硬质岩层的地层中成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用旋挖钻机钻孔,当旋挖钻机到达硬质岩层时停止钻孔施工;采用水磨钻机继续钻孔至设计标高;以及将孔底清理干净,向钻孔内下放钢筋笼,随后灌注桩体混凝土。本发明避免了硬岩冲击、爆破产生的震动和噪音污染,也省去了终孔之后的二次清孔环节,解决了孔底淤泥和松土不易清理的问题,充分发挥了旋挖钻机和人工挖孔桩的各自优势,能够有效节约施工工期,降低施工费用,保证施工质量,且不受周围环境限制,满足安全文明及绿色施工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218373948U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222828627.9
申请日:2022-10-26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nventor: 陈培帅 , 于锦 , 毛永强 , 王琳 , 熊齐欢 , 杨钊 , 姬付全 , 樊孝富 , 曹军龙 , 袁青 , 张子平 , 陈世豪 , 杨林 , 江鸿 , 李德杰 , 梁晓腾 , 王伟 , 唐湘隆 , 李傲赢 , 肖靖 , 曹昂 , 冯德定 , 唐祖阳 , 黄威 , 杨睿 , 李雪松 , 任梦 , 曾德星 , 罗会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边坡加固及排水的桩结构,包括钢管,钢管内设置有井点管,井点管顶端设置有管盖,井点管底端连接滤水管,钢管与井点管之间设置多根支撑杆,钢管与井点管之间的空隙填充砂石材料,钢管设置于边坡上的钻孔内;本实用新型桩结构具备边坡加固及排水的双重功能,本实用新型综合利用钢管、支撑杆的抗弯折特性,钢管、支撑杆及填充细石共同构成抗滑阻力结构,减小了坡体扰动,防止滑坡,还可通过井点管及滤管收集地下水,并通过抽水设备抽出井点管内汇集的地下水,达到了抗滑与降水的双重功效。
-
公开(公告)号:CN215633042U
公开(公告)日:2022-01-25
申请号:CN202121833145.1
申请日:2021-08-06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建敦 , 杨钊 , 陈培帅 , 吴忠仕 , 杨林 , 江鸿 , 袁青 , 梁晓腾 , 王伟 , 姬付全 , 冯德定 , 罗俊伟 , 张明华 , 连其龙 , 江栋材 , 肖靖 , 熊齐欢 , 张子平 , 陈世豪 , 褚存 , 唐湘隆 , 李傲赢 , 邱敏 , 黄威 , 罗会武 , 李德杰 , 杨睿
IPC: E21D11/4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隧道分部台阶法施工用拱架拼装抓手,包括:连接件,其与挖机铰接;钢板组,其通过一侧面连接至所述连接件上;连接板,其固定连接至所述钢板组的另一侧面;伸缩油缸,其缸体铰接于一对连接板的水平板上;上抓指,其具有向下握裹的抓指,所述上抓指与所述伸缩油缸铰接,所述上抓指侧面铰接于所述连接板的水平板上;下抓指,其具有向上握裹的抓指,所述下抓指与上抓指的抓指恰好上下相对设置,所述下抓指侧面铰接于所述连接板的竖板上;连杆,其竖向位于一对连接板的竖板之间,所述连杆的上下两端分别铰接于所述上抓指和下抓指侧面延伸端上。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重量轻、装拆快速及适用性强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15256237U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申请号:CN202121480423.X
申请日:2021-06-30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nventor: 毛永强 , 杨钊 , 陈培帅 , 杨林 , 袁青 , 江鸿 , 梁晓腾 , 王伟 , 王琳 , 姬付全 , 冯德定 , 肖靖 , 熊齐欢 , 张子平 , 陈世豪 , 褚存 , 唐湘隆 , 李傲赢 , 邱敏 , 黄威 , 杨睿 , 李雪松 , 任梦 , 罗会武 , 李德杰 , 杨本亮 , 李勇智
IPC: E21D11/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隧道拱架安装用可伸缩式临时快速支撑结构,包括:卡槽、支撑杆和支撑底架;所述卡槽为U型结构,其截面形状与隧道拱架相配合;所述支撑杆为伸缩杆,所述卡槽与所述支撑杆的活动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固定端与所述支撑底架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组装快速,可重复利用性强,适用于城市地铁钻爆法开挖隧道、山岭隧道等拱架安装时的临时快速支撑和固定。
-
公开(公告)号:CN212454445U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2021366550.2
申请日:2020-07-13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nventor: 陈培帅 , 黄威 , 江鸿 , 杨睿 , 李雪松 , 任梦 , 许超 , 李德杰 , 罗会武 , 袁青 , 刘文 , 冯德定 , 高如超 , 蔡超君 , 熊栋栋 , 邱敏 , 杨林 , 贺祖浩 , 饶为胜 , 梁晓腾 , 贺创波 , 陈祥龙 , 钟涵 , 王伟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矿山法连拱隧道中隔墙的预制结构,包括多个预制中隔墙节段,任一预制中隔墙节段包括,节段本体,其顶部高度低于现浇中隔墙的顶部高度,节段本体的底部沿其长度方向设有至少一个滑槽,节段本体上设有贯穿其前后侧面设置的至少一个先序张拉孔和至少一个后序张拉孔,节段本体的前后侧面设有多个支撑钢架安装槽;至少两块钢模板,其分别设于节段本体的顶部两侧,钢模板的底部与节段本体的顶部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解决施工空间小、模板架设困难、施工质量难以保障的问题,提高中隔墙的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工期与成本,实现矿山法连拱隧道中隔墙快速装配化施工。(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0835226U
公开(公告)日:2020-06-23
申请号:CN201921472568.8
申请日:2019-09-05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nventor: 江鸿 , 陈培帅 , 吴忠仕 , 翟世鸿 , 冯德定 , 何志军 , 周华阳 , 刘毅 , 刘鑫 , 袁远 , 唐湘隆 , 杨林 , 袁青 , 梁晓腾 , 王伟 , 闫鑫雨 , 黄威 , 杨擎 , 蒋道东 , 孔茜 , 许超 , 邱敏 , 贺创波 , 方俊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移动式毫米波雷达隧道变形监测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其为上下敞口的中空长方体结构,外壳的内壁顶部四周设有凹槽;安装板,其水平设于外壳的内部并与其内壁固定连接,安装板的上表面中部设有方形凹槽;多个把手,其分别设于外壳的外壁上部;多个弹簧,其竖直设于安装板的下方并与安装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楔形块,其卡设在方形凹槽内,且楔形块的倾斜面朝上;毫米波雷达传感器,其固设在楔形块的倾斜面上;盖板,其边缘与凹槽卡接,盖板的上表面中部设置有把手。本实用新型可减小隧道施工扰动对毫米波雷达传感器测量精度的影响,同时保护其在恶劣工况下不受损伤。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