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901102B
公开(公告)日:2014-12-17
申请号:CN201210279186.X
申请日:2012-08-0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20/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城市生活垃圾制取生物油及热能综合利用方法。该方法为:经初步分选、破碎后的城市生活垃圾送入流化床热解炉中发生快速热解反应,热解产物依次经旋风除尘、换热降温和过滤除尘后,得到比较洁净的热解气和粉末状热解残炭,其中,热解气进入冷凝器,冷凝器下部回收生物油,排出不凝结气体与热解残炭一起进入流化床焚烧炉内燃烧,垃圾热解所需的热量由流化床焚烧炉提供,以惰性颗粒床料为热载体在流化床热解炉和流化床焚烧炉之间循环,流化床焚烧炉产生的烟气进入余热锅炉进行热交换,产生的过热蒸汽可用于汽轮发电机组发电或作为工业热源使用。本发明符合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原则,可严格控制二次污染物。
-
公开(公告)号:CN101851520A
公开(公告)日:2010-10-06
申请号:CN201010159908.9
申请日:2010-04-29
Applicant: 江苏中容电气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4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污泥热解气分级冷凝回收生物油方法,污泥热解产物首先经陶瓷过滤器去除固体残炭后进入第一级冷凝器(1),温度降低到300~400℃,其中的重组分物质被冷凝分离出来进入重质油储罐(6),未凝结气体进入第二级冷凝器(2);在第二级冷凝器(2)中未凝结气体被两级喷淋冷却,温度降低到40~70℃,其中的轻组分物质液化进入轻质油储罐(5),获得的轻质油经换热冷却后一部分作为成品油从底部出口流出,另一部分在循环泵(4)的作用下经控制阀(3)返回第二级冷凝器(2)中的两级喷淋嘴。本发明能够保证污泥热解气的充分冷凝,实现重组分和轻组分的分离,不仅可以提高热解油的产率和品质,同时降低了后期热解油提质分离的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1496485B
公开(公告)日:2010-09-01
申请号:CN200910025967.4
申请日:2009-03-1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213 , Y02E50/343 , Y02W30/4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蚕桑副产品蚕沙发酵废弃物在食用菌培养中的应用,将蚕沙用作沼气发酵原料,沼气发酵后的沼液和沼渣进一步资源化利用:沼液处理后可作覆土栽培食用菌的液体肥料;沼渣处理后可作为食用菌培养料,节约食用菌培养成本,而蚕桑的另外一种副产品桑枝条整理后粉碎、灭菌、接种制成待发菌菌棒生产食用菌。该发明可提高桑蚕副产品的综合化利用,降低环境污染,并实现食用菌的循环生产,降低食用菌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1618892A
公开(公告)日:2010-01-06
申请号:CN200910183816.1
申请日:2009-07-3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C01G37/033 , C01G49/14 , C02F1/52 , C02F11/00
Abstract: 不锈钢酸洗废水污泥中重金属的回收及综合利用方法公布了一种在不锈钢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中镍、铬回收循环利用的方法。将酸洗过程的废液直接用于浸取污泥中的金属离子,节约了试剂的用量。通过设置多个反应池,在每个反应池中加入一定量的酸或碱,控制pH值,根据无机化合物的不同溶解度来有效分离各物质,研究开发不锈钢产业污泥中重金属的回收利用技术,重金属铬、镍,回收效率高,并将回收的重金属用于不锈钢的冶炼中,回收的铁用于高效絮凝剂的制备,并将絮凝剂用于污水处理中,实现污水回用,节约处理成本。本工艺设备简单,操作容易,具有一定得推广应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0417421C
公开(公告)日:2008-09-10
申请号:CN200610096423.3
申请日:2006-09-2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肿瘤的硼中子俘获治疗(BNCT)的核心问题是硼携带剂的靶向转运与释放问题。本发明涉及基于磁性纳米材料的有机金属碳硼烷靶向制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制成的靶向制剂。本发明将表面修饰和功能化的磁性纳米颗粒Fe3O4与单/双金属中心碳硼烷通过自组装而制成有机金属碳硼烷靶向制剂。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通过纳米颗粒的磁性导航,靶向制剂能够“宏观”定向移动到肿瘤部位。进一步将Fe3O4磁性纳米颗粒与聚乳酸纳米纤维自组装成纳米复合材料后,制成的靶向制剂可以实现硼携带剂在肿瘤部位“靶向控释”,向肿瘤细胞“微观”转运与释放足够剂量的硼,实现了硼携带剂在靶向器官和细胞水平上的精确定位,有效地实现BNCT治疗。
-
公开(公告)号:CN1970087A
公开(公告)日:2007-05-30
申请号:CN200610096423.3
申请日:2006-09-2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肿瘤的硼中子俘获治疗(BNCT)的核心问题是硼携带剂的靶向转运与释放问题。本发明涉及基于磁性纳米材料的有机金属碳硼烷靶向制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制成的靶向制剂。本发明将表面修饰和功能化的磁性纳米颗粒Fe3O4与单/双金属中心碳硼烷通过自组装而制成有机金属碳硼烷靶向制剂。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通过纳米颗粒的磁性导航,靶向制剂能够“宏观”定向移动到肿瘤部位。进一步将Fe3O4磁性纳米颗粒与聚乳酸纳米纤维自组装成纳米复合材料后,制成的靶向制剂可以实现硼携带剂在肿瘤部位“靶向控释”,向肿瘤细胞“微观”转运与释放足够剂量的硼,实现了硼携带剂在靶向器官和细胞水平上的精确定位,有效地实现BNCT治疗。
-
公开(公告)号:CN119430706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436286.8
申请日:2024-10-1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成型的膨润土基阻控材料及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原料制成:膨润土、粉煤灰、高炉矿渣和激发剂,其中,膨润土与粉煤灰的质量比为1:0.2‑0.4,以膨润土与粉煤灰的质量总和为基础,高炉矿渣的添加量为10‑20%,激发剂的添加量为13.33‑16.69%。由水玻璃和氢氧化钠溶于水后加入改性剂制得激发剂,将激发剂加入到粉煤灰与高炉矿渣混合的干粉样中搅拌,闷料,加入膨润土搅拌成型即可。本发明以水玻璃、磷酸盐等为激发剂,以工业固废作为补充所需钙、硅、铝等元素的掺合料,得到的阻控材料抗压强度好,具有良好的化学相容性,可实现快速阻控功能,养护7d渗透性能较国标要求低两个数量级。
-
公开(公告)号:CN116177992B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211716669.1
申请日:2022-12-2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C04B33/135 , C04B33/132 , C04B33/24 , C04B33/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协同粉煤灰制备陶粒的高温烧结方法,步骤包括以污染土和粉煤灰作为制备陶粒的原料,污染土经预处理后,掺入一定量的粉煤灰并加碱水陈化,之后用设计的模具进行造粒,造粒完成后进行干燥以脱除水分。最后进行高温烧结处理,冷却之后得到陶粒成品。本发明采用了高温固化/稳定化技术,提高了重金属的固化效率。且设计的模具有助于保证陶粒成品大小基本一致,提高产品强度。粉煤灰的加入可适当降低煅烧过程中的烧结温度,有利于减少能耗,以碱水代替纯水可以降低污染土中重金属的活性和煅烧过程中重金属的挥发量。两种固废协同处置转变为陶粒产品,既减轻了环境负担,也实现了资源化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527187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460609.0
申请日:2024-04-1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模拟土体三维孔隙结构的微流控芯片及其应用,通过应用显微CT技术对原状土壤样品进行图像扫描并建立三维孔隙结构数字模型,以水溶性支撑材料(如聚乙烯醇)作为3D打印原材料,并利用3D打印技术完成微流控通道阳模的加工,向微流控通道阳模浇注PDMS材料,待其固化后浸水脱模,得到具有真实土体三维孔隙结构通道的微流控芯片。本发明提出的微流控芯片可模拟真实土体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并可实现三维孔隙通道中多相流体迁移过程的可视化,突破了二维孔隙通道观测的局限性,对于分析微观尺度下的多孔介质多相流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6062955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211684469.2
申请日:2022-12-2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C02F11/00 , C02F11/121 , C02F11/06 , C02F11/122 , C02F11/147 , C02F11/145 , C02F11/14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类芬顿耦合煤泥的调理剂及污泥脱水方法,在污泥的原始pH条件下,通过添加调理剂使污泥发生类芬顿氧化反应并促进水分释放,最终经压滤获得脱水后污泥,调理剂以硫酸亚铁和过氧化钙作为支撑试剂,以煤泥作为助滤剂。包括:将待处理的污泥筛去大颗粒和毛发,经重力沉降得初始含固率为1.5%‑3%的污泥;将预处理后的污泥于常温常压下搅拌使其充分分散均匀,先加入硫酸亚铁,搅拌使其充分溶解,再加入过氧化钙,并继续搅拌;投加一定量的煤泥,使煤泥和污泥充分混合,促进自由基进一步对内部胞外聚合物的氧化;压滤成泥饼。本申请解决了常规芬顿氧化调理技术存在反应条件有限、污泥泥饼的可压缩性有限的技术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