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977859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1696122.X
申请日:2022-12-28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涉及海洋探测器和新能源领域的适用于海洋探测器的可变形振荡浮子波浪能发电装置,包括储气舱、捕能发电舱、主控舱、动力舱、前导流罩以及后导流罩,探测器共有水下航行探测和海面捕能发电两种工作模式。探测模式下,可变形浮子折叠,探测器执行海洋探测任务;探测器供电不足时,上浮至海面,可变形浮子展开,探测器由水平姿态自动转变为竖直姿态,实现航行到发电的模式切换;发电模式下,扁平的变形浮子与细长的探测器本体形成振荡双浮子。本发明利用可变形浮子实现了海洋探测器的波浪自供能,在提高探测器供电水平和续航能力的同时不影响其航行机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704421A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210302202.6
申请日:2022-03-25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F03B13/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涉及波浪能发电领域的波浪能陀螺发电装置,包括装置框架、发电轴系模块以及传动模块,发电轴系模块与传动模块安装在装置框架上;装置框架包括外框架和内框架,内框架连接于外框架内壁上,内框架相对外框架转动,发电轴系模块连接于内框架上,传动模块一端连接发电轴系模块的侧边,传动模块另一端连接外框架;外框架在波浪激励下进行周期运动,发电轴系模块提供转动初速度,内框架受到进动力矩带动传动模块转动,从而实现电量回收。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海洋波浪能采集的陀螺发电装置,可用于吸收海洋中的波浪能,具有装置结构紧凑、整体便于安装、发电效率高、变波况适应能力强的特点,本发明解决了船舶等浮动平台不便于利用波浪能发电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028018B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110389878.9
申请日:2021-04-12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F16H2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力传动技术领域内的一种传动装置,包括轴套、单向轴承、传动轴和齿轮;轴套包括第一轴套和第二轴套,单向轴承包括四个单向轴承,传动轴包括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第一传动轴的内径大于第二传动轴的外径,第二传动轴以同轴方式穿过第一传动轴的腔体且两端延伸至第一传动轴的端部之外,第一单向轴承与第四单向轴承分别套接于第二传动轴的两端且转向相反,第二单向轴承与第三单向轴承分别套接于第一传动轴的两端且转向相反;第一单向轴承和第二单向轴承转向相反地套接于第一轴套内并随其转动,第三单向轴承和内齿轮套接于第二轴套内并带动第二轴套转动,齿轮与第四单向轴承套接。本发明结构紧凑,有效提高传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183512A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111307150.3
申请日:2021-11-05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涉及机械传动领域的具有单自由度的往复摆动变单向转动的传动机构,包括两组换向机构和一组丝杆机构,换向机构由转动模块、联轴器、齿轮箱、单向联轴器、滑动模块、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组成,往复摆动运动通过转动模块和滑动模块输入,依靠第一单向轴承和第二单向轴承,转换为单向转动运动并由第一传动轴输出;滑动模块在丝杆机构的驱动下,可沿第二传动轴作直线运动,主动调整与转动模块间的距离。本发明具有承载能力强、维护便捷、适用性好等特点,可作为水下机器人随体波浪能发电装置的换向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14104337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543483.6
申请日:2021-12-16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B64G1/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航空技术领域内的一种双层可展单元,包括上平台框架、下平台框架、中间平台以及拉锁组件;上平台框架、下平台框架分别通过连杆与中间平台铰接,上平台框架和下平台框架位于中间平台的相对两侧,上平台框架与下平台框架上均安装有拉锁组件;中间平台为动平台,驱动中间平台呈螺旋式旋转,上平台框架与下平台框架通过连杆的两端绕铰接点的转动实现折叠或展开,上平台框架与下平台框架展开时,拉锁组件用于锁定连杆和中间平台的连接。本发明的可展单元采用双层结构,在保证折展率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可展单元和伸展臂的刚度,提高展开精度,解决展开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拉索缠绕问题,可用于空间望远镜、太阳能帆板等航天器。
-
公开(公告)号:CN114084323A
公开(公告)日:2022-02-25
申请号:CN202111545530.0
申请日:2021-12-16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B63C11/5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折展微型水下机器人及其工作方法,包括可折展水翼模块、控制模块、浮力调节模块、储能驱动模块以及水下机器人壳体;储能驱动模块包括电机组、转动连接块以及蓄电池;可折展水翼模块通过转动连接块安装在水下机器人壳体两侧,可折展水翼模块与电机组电连接;控制模块、浮力调节模块以及蓄电池安装在水下机器人壳体上。本发明提供的微型水下机器人集波浪能发电和扑翼驱动功能于一体,具有体积小、续航能力强、隐蔽性高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910829A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111391933.4
申请日:2021-11-1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B60B1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变形轮及可移动设备,所述可变形轮包括车轮盘、变形盘以及多个变形轮辐部;所述可变形轮辐部与所述车轮盘可转动连接,且与所述变形盘活动连接;所述变形驱动电机能够带动变形盘旋转;所述可变形轮具有轮式形态与轮辐形态,当变形驱动电机带动变形盘旋转时,所述变形盘相对车轮盘旋转,并且通过带动所述可变形轮辐部运动,以使变形轮辐在轮式形态与轮辐形态切换。本发明通过变形驱动电机驱动,实现可变形轮在轮式形态与轮辐形态间相互转换,其中,轮式形态能够有效适应平坦或具有一定坡度的路面地形;轮辐形态则能够有效适应一定高度的台阶、障碍物等特殊地形,这两种形态的结合使得应用可变形轮的机动性能和越障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3548165A
公开(公告)日:2021-10-26
申请号:CN202111013996.6
申请日:2021-08-31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下航行器的折展式波浪能捕获机构,包括水下航行器本体和波浪能捕获装置本体,波浪能捕获装置本体包括水翼组件和横摆组件,水翼组件的第一状态为折叠状态,第二状态为展开状态,横摆组件的第一状态为折叠状态,第二状态为展开状态;波浪能捕获装置本体还包括用于将水翼组件和横摆组件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相互切换的主动组件以及用于将水翼组件捕获的波浪能储存的储存组件。在水翼组件和横摆组件展开时,水翼组件有助于增大波浪能捕获的有效面积,横摆组件有助于调整水下航行器的迎浪姿态,增大了波浪能捕获机构的发电效率;在水翼组件收拢时,降低了水下航行器的运动阻力,提高了水下航行器的运动灵活性和续航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2373634A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2011256539.5
申请日:2020-11-11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波浪滑翔器的波浪能发电装置,包括水面浮体以及水下滑翔器,所述水面浮体上设置有驱动组件以及发电组件,所述水下滑翔器通过缆绳连接所述驱动组件,在波浪的驱使下,所述水下滑翔器通过缆绳使所述驱动组件能够驱使所述发电组件发电,本发明将该波浪能发电装置应用到波浪滑翔器上,实现波浪、光伏混合发电,扩大了电能来源,提高了波浪滑翔器负载能力,有效避免了在遇到持续阴天时电子器件失去供电能力的风险,本发明中波浪滑翔器的波浪能发电装置,可以利用波浪能发电,以便实现波浪能和太阳能的综合利用,提高能源供应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703562A
公开(公告)日:2020-09-25
申请号:CN202010501739.6
申请日:2020-06-04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折展波浪能自给水下航行器,包括:航行器本体(1)、十字方向舵(2)、螺旋桨(3)、连接部件以及折展机构(5);所述十字方向舵(2)、螺旋桨(3)设置于航行器本体(1)上;所述折展机构(5)通过连接部件与航行器本体(1)相连接;所述折展机构(5)采用以下任一种状态:-折起状态;-展开状态;所述螺旋桨(3)能够提供推进力。本发明所提供的可折展波浪能自给水下航行器,可通过波浪能发电为航行器提供能源,而且可以改变形态减小航行阻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