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四脊喇叭天线加工方法
    5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484084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245472.9

    申请日:2023-09-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四脊喇叭天线加工方法,包括:采用铣削加工形成喇叭主体;采用电火花加工在所述喇叭主体的内壁形成两个第一脊片;在所述腔体的左右两端分别形成等高的左堵头和右堵头;采用铣削加工形成上盖板和下盖板,采用线切割工艺在上盖板的下表面和下盖板的上表面分别加工成型第二脊片;在腔体与上盖板、腔体与下盖板之间分别预置箔状钎料,利用销钉装配腔体、箔状钎料、上盖板和下盖板形成工件,将工件放入真空钎焊炉中进行真空钎焊;采用铣削加工对焊后的工件进行外形精加工,加工成型四脊喇叭天线。本发明能够实现喇叭天线产品高尺寸精度、低成本、高效率、高成品率的批量化生产。

    一种基于多相滤波的宽带信号抽取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478155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359216.2

    申请日:2023-10-19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多相滤波的宽带信号抽取方法及系统。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该方法包括:将中频信号进行模数转换以及混频得到2N路第一基带信号;复制2N路第一基带信号,得到2N路第二基带信号;分别对2N路第一基带信号以及2N路第二基带信号进行相位变换或反序操作后,再进行多相滤波,对滤波后的各相位数据求和,将求和结果合并得到N倍抽取结果。该实施方式通过操作模块对2N路第一基带信号以及2N路第二基带信号进行相应的相位变换或反序操作,通过多相滤波模块进行抽取、滤波以及求和,最后通过合并模块将第一滤波结果以及第二滤波结果合并,实现了2N路并行输出信号的N倍抽取。

    一种射频开关装置
    5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458100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350336.6

    申请日:2023-10-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射频开关装置,涉及射频开关技术领域。上述装置包括:射频放大器、多路射频开关、控制器和壳体;射频放大器、多路射频开关和控制器固定设置在壳体中;壳体侧壁设置有射频输入端、第一射频连接端子、第二射频连接端子、第三射频连接端子和第四射频连接端子。本发明提供的射频开关装置通过设置多个射频连接端子和射频放大器的不同连接方式,实现射频信号经过射频放大器增益补偿和不经过射频放大器射频信号无增益补偿两种工作状态灵活切换,操作简单,安装方便。

    一种基于滤波器组的运动杂波自适应抑制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420522A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311166105.X

    申请日:2023-09-11

    Inventor: 刘美琪 郭相雷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基于滤波器组的运动杂波自适应抑制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设计凹口在零频的动目标显示滤波器,并得到动目标显示滤波器的权系数矢量;将动目标显示滤波器在频率轴上进行平移,得到滤波器组和滤波器组的权系数矩阵;根据权系数矩阵求解最优滤波器的权系数矢量;利用最优滤波器对包含杂波信号和噪声信号的输入信号进行对消处理;对对消处理后的信号进行第一非相参积累处理,并对输入信号进行第二非相参积累处理;利用杂波轮廓图或目标检测判别所述第一非相参积累处理的结果和所述第二非相参积累处理的结果是否输出。本实施例有效对杂波进行抑制和提取目标信号,可以进一步提高雷达在复杂多变环境中的检测性能。

    一种收发器芯片通道间同步校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240394B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311526198.2

    申请日:2023-11-16

    Inventor: 王驰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收发器芯片通道间同步校准装置,包括:脉冲压缩信号生成模块、发射模块、耦合模块、第一和第二接收模块、第一和第二脉冲压缩信号峰值检测模块、系统时钟模块、脉冲压缩信号峰值比较模块以及系统时钟延时模块,第一接收模块和第一脉冲压缩信号峰值检测模块产生第一脉冲压缩信号,第二接收模块和第二脉冲压缩信号峰值检测模块利用延时后的系统时钟产生第二脉冲压缩信号,脉冲压缩信号峰值比较模块比较第一脉冲压缩信号与第二脉冲压缩信号的峰值,并将它们的差值作为延时数据输出至系统时钟延时模块,系统时钟延时模块根据所述延时数据产生延时后的系统时钟。本发明能够低成本、高效率地实现收发器芯片内不同通道间的时钟同步校准。

    一种矢量喷管
    56.
    发明公开
    一种矢量喷管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7404204A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11450830.X

    申请日:2023-11-02

    Inventor: 王朝阳 路懿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矢量喷管,包括喷管主体;喷管主体包括柱状部和位于柱状部底部的外表呈凸球面的球头部;球头部凸球面的球心与柱状部轴心重合;可移动的安装在球头部上的环套;可移动的安装在环套外侧的锥套;与环套铰接联接的调节板;锥套与环套之间通过直线移动副联接,以使锥套可在直线移动副运动行程内相对于环套往复运动,以使锥套驱动调节板绕铰接轴转动;还包括拉瓦尔喷管;调节板末端与拉瓦尔喷管管口的侧壁铰接;调节板被配置为在锥套的驱动下带动拉瓦尔喷管管口偏转角度变化由此改变拉瓦尔喷管管口面积。该方案中,矢量喷管调节板可获得更大的调节范围,气流推力大小的控制范围更大,实现气流加速。

    一种防静电宽带低噪声放大电路和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7353670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215640.X

    申请日:2023-09-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低噪声放大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静电宽带低噪声放大电路和电子设备,包括单电压输入偏置网络,以及依次连接的输入匹配网络、第一级放大器、第一级间匹配网络、第二级放大器、第二级间匹配网络、第三级放大器和输出匹配网络;单电压输入偏置网络分别连接输入匹配网络、第一级间匹配网络、第二级间匹配网络和输出匹配网络,本发明的一种防静电宽带低噪声放大电路可以有效防止静电、雷电、电磁脉冲等瞬间低频过冲对器件的损伤,同时,采用电流复用技术,显著降低电路的直流功耗;具有防静电、高增益、宽频带、低噪声、高动态范围、低功耗等优点。

    一种数据管理的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7270786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329539.7

    申请日:2023-10-13

    Inventor: 谭智元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据管理的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提高效率。本申请实施例方法包括:获取数据接入规则并根据所述数据接入规则获取原始数据;根据所述原始数据生成对应的第一元数据,所述第一元数据包括所述原始数据基本的数据描述信息;分别对所述原始数据与所述第一元数据进行存储;生成所述原始数据的第一存储信息;根据所述第一存储信息生成第二元数据;将所述第二元数据进行存储。

    一种雷达前视无网格重构SAR成像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990817B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252594.0

    申请日:2023-09-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雷达前视无网格重构SAR成像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得SAR回波数据,通过对SAR回波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沿航向‑距离向分辨单元数据;沿方位向将所述沿航向‑距离向分辨单元数据进行堆栈叠加,得到稀疏采样数据矩阵;将稀疏采样数据矩阵的协方差矩阵结合最优协方差拟合准则并展开,得到无网格重构框架,并得到第一加权项和第二加权项;利用半正定托普利兹矩阵的性质对第二加权项进行重写,代入到无网格重构框架中,得到最优无网格重构框架;利用基于二维交替方向乘子法的快速执行算法,求解所述最优无网格重构框架,获得最优解;根据最优解,基于范德蒙德分解求解散射体的位置和散射系数。本发明能够提高运算求解速度同时获得高质量的SAR图像。

    一种可实现快速拆装的跨接线适应性定位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310104B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111640669.3

    申请日:2021-12-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实现快速拆装的跨接线适应性定位装置,包括上盖、印制板装配框、上定位组件、下定位组件以及锁紧机构,锁紧机构安装在上盖或印制板装配框上,并用于当上盖压放到印制板装配框上时将上盖与印制板装配框锁紧;上定位组件安装在上盖的下侧面上,下定位组件安装在印制板装配框的上侧面上,下定位组件上设有下定位槽,上定位组件与下定位组件的下定位槽对应布置,并用于对下定位槽内的跨接线压紧定位。通过上定位组件与下定位槽对应布置来对下定位槽内的跨接线进行压紧定位,并通过锁紧机构来对上盖和印制板装配框进行锁紧,从而实现对跨接线的定位锁紧,可实现跨接线的快速拆装和适应性定位,解决了因跨接线自身弹性及表贴装配的无限位特性无法进行准确快速(56)对比文件李斌;杨金龙;唐黎明.挂舵臂的装配精度与焊接变形控制.中外船舶科技.2016,(01),23-25.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