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228946A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410254308.9
申请日:2014-06-10
Applicant: 铃木株式会社
IPC: B62D2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082 , B62D21/11 , B62D27/06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侧部结构,其能够在防止纵梁的变形的同时使用于将其它元件固定于纵梁的、诸如螺栓等的固定构件更加可靠地固定于纵梁。车辆侧部结构(100)包括:纵梁(102),其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且具有底面(114a)、外壁面(114b)、内壁面(114c)和上表面(114d),其中,底面越向后延伸越向下倾斜,外壁面和内壁面从底面向上延伸,上表面连接外壁面和内壁面;悬架框(104),其安装于纵梁的底部;第一支架(106),其安装在纵梁内且包括位于底面上方的安装座面(116);以及螺栓(108),其贯穿纵梁的底面且具有配置于悬架框侧的一个端部(108a)和固定于第一支架的安装座面的另一个端部(108b)。第一支架固定于纵梁的底面、外壁面、内壁面和上表面,安装座面作为与螺栓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水平面。
-
公开(公告)号:CN104176130A
公开(公告)日:2014-12-03
申请号:CN201410222470.2
申请日:2014-05-23
Applicant: 铃木株式会社
IPC: B62D25/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20 , B62D25/145
Abstract: 车辆的转向支撑构件的支撑结构。转向支撑构件(4)沿车辆宽度方向延伸并且布置在前围板的车辆后方侧(Rr)。支架(10)介于支撑构件(5)的下端部(5K)和地板通道(3)的上部之间。支架(10)具有上壁(11)、分别固定至地板通道(3)的(左右)一对侧壁(9)的上端部的(左右)一对侧壁(12)、纵壁(15)和固定至地板通道(3)的上表面的第一凸缘部(13)。支撑构件(5)的下端部(5K)固定至支架(10)的纵壁(15)的外侧面。
-
公开(公告)号:CN103863408A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1310632364.7
申请日:2013-12-02
Applicant: 铃木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088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体后部的悬架支撑结构,使得上冲载荷分散至整个车轮罩内板并吸收冲击。其中,后悬架的减振器上端支撑部形成于设置在车室内的地板面上的车轮罩内板处,车轮罩内板(1)设置成从车室内侧的内壁面延伸至地板面,纵梁(5)布置在该地板面的下侧,具有减振器上端支撑部的固定部的减振器上端支撑部增强构件(4)设置于车轮罩内板(1)的上部曲面,沿车体宽度方向延伸的侧壁部(41)设置于减振器上端支撑部增强构件(4)的减振器上端支撑部的固定部的车体前后方向两侧,由两侧壁部(41)的上表面部(41a)形成的第一山脊形状均形成为以减振器上端支撑部的固定部的附近为中心从减振器上端支撑部固定部的附近至少朝向车体宽度方向内侧和车体宽度方向外侧延伸。
-
公开(公告)号:CN103569209A
公开(公告)日:2014-02-12
申请号:CN201310272606.6
申请日:2013-07-01
Applicant: 铃木株式会社
IPC: B62D25/08
Abstract: 车身后部的结构。能够通过联接尾端梁来增加后门开口部的环形闭合截面结构的左右两侧的下侧角部的刚性、减小车身(在车身中,环形闭合截面结构的位于左右两侧的部分发生扭曲)的扭转变形、提高车辆的驾驶平稳性和乘坐舒适性。在车身后部(1)的结构中,在包括后灯壳板(4)和后板部(8)的车身后部(1)中设置有后门开口部(2),围绕后门开口部(2)设置有闭合截面结构,后门开口部(2)倾斜地配置成使得下部定位成比上部靠车辆后方。在车身后部(1)的结构中,沿着车辆宽度方向延伸的尾端梁(18)联接到闭合截面结构的位于后门开口部(2)的左右两侧的下侧角部(C),延伸到闭合截面结构的下侧角部(C)外侧的隆起部(19)设置于尾端梁(18)的左右两侧,并且隆起部(19)接合到后灯壳板(4)和后板部(8)。
-
公开(公告)号:CN103129617A
公开(公告)日:2013-06-05
申请号:CN201210500005.1
申请日:2012-11-29
Applicant: 铃木株式会社
IPC: B62D2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1/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悬挂车架的周边构造。该悬挂车架的周边构造能够高效地承受住对车体施加的载荷和振动,且能够提高车体刚性。该悬挂车架的周边构造包括:悬挂车架(4),其连接在配置在驱动机构的车辆宽度方向两侧的侧车架(2)之间,且按一定的间隔配置在相对于驱动机构在前后方向上;和扭力杆(5),其用于连结驱动机构和悬挂车架(4)。悬挂车架(4)包括自中央连结体(9)的车辆宽度方向两端向外侧延伸的前侧臂(10)和后侧臂(11)。扭力杆(5)的一端部安装于悬挂车架(4)的中央连结体(9)。位于扭力杆(5)在前后方向的相反侧的前侧臂(10)或者后侧臂(11)形成为俯视时为以中央连结体(9)为顶点突出的圆弧形状。
-
公开(公告)号:CN103043112A
公开(公告)日:2013-04-17
申请号:CN201210367708.1
申请日:2012-09-28
Applicant: 铃木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1/00 , B62D25/087 , B62D25/20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高效率地吸收弹簧用支架受到的载荷并抑制纵梁以及地板面板变形的纵梁用隔板结构。本发明是在与纵梁(4)内侧的弹簧用支架(7)对应的位置与隔板(8)接合的纵梁用隔板结构。隔板(8)具备第1板部件(81)和从第1板部件(81)延伸至纵梁(4)的底部(41)的2个第2板部件(82、83),第1板部件(81)具备第1凸缘(81a)和第2凸缘(81b)。将纵梁4的侧壁部(42)、地板面板(2)、第1凸缘(81a)接合在一起,并且将纵梁(4)的侧壁部(43)、盖板(3)、第2凸缘(81b)接合在一起,第2板部件(82、83)分别接合在纵梁(4)的内侧。
-
公开(公告)号:CN102381361A
公开(公告)日:2012-03-21
申请号:CN201110249477.X
申请日:2011-08-25
Applicant: 铃木株式会社
IPC: B62D25/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14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转向支撑构件的结构。转向支撑构件(1)由平行配置的第一支撑构件和第二支撑构件构成;第一支撑构件(9)横跨整个车辆宽度配置,第二支撑构件(10)配置在与驾驶员座椅侧的前方位置对应的区域;第一支撑构件(9)和第二支撑构件(10)与转向支架(11)连接;第二支撑构件(10)的车体侧端部与第一支撑构件(9)一起经由端部连接支架(8)安装到车体,第二支撑构件(10)的车体侧的相反侧的端部经由中间连接支架(12)安装到第一支撑构件(9);中间连接支架(12)经由第一支撑件(13)连接到地板(5),并且经由第二支撑件(14)连接到车颈上板(2)。
-
公开(公告)号:CN106467143B
公开(公告)日:2019-07-16
申请号:CN201610686301.3
申请日:2016-08-18
Applicant: 铃木株式会社
Inventor: 望月晋荣
IPC: B62D25/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088
Abstract: 本发明的车辆侧部结构抑制重量增大,使来自悬挂部件等的输入载荷有效地分散,谋求车身的扭转刚性及悬挂部件安装面的振动性能的提高。设有配置于车底板(3)的侧部的车轮罩内板(5)、安装于车轮罩内板(5)的悬挂部件(7)以及纵梁(8),车轮罩内板(5)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包括前部内板(51)、中部内板(52)以及后部内板(53),中部内板(5)具有悬挂部件(7)的安装面,中部内板(5)的下端部接合于车底板(3)和纵梁(8),前后部内板(51、53)具有朝向中部内板(52)侧的延伸部,通过分别将延伸部与中部内板(52)之间的重叠部接合,从而形成有沿车辆上下方向延伸的前侧闭合截面部(11)及后侧闭合截面部(12)。
-
公开(公告)号:CN106184412B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610365822.9
申请日:2016-05-27
Applicant: 铃木株式会社
Inventor: 望月晋荣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侧部构造。该车辆侧部构造除了能够提高车辆侧面的车门开口的下部后侧的角的刚性之外,还能够提高绕沿着车宽方向延伸的轴的车身扭曲刚性。车辆侧部构造(100)包括:下边梁(112),其在车辆侧面(104)的车门开口(106)的下部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以及拱状的后车轮罩(114),其结合于下边梁的后端(120),用于收容车辆的后轮,在下边梁上形成有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较长的且1条以上的第1棱线(128),并且下边梁的截面积越靠近下边梁的后端则越大,在后车轮罩上形成有拱状的且1条以上的第2棱线(134),各个第2棱线形成为与各个第1棱线具有相同的山形折叠形状或者谷形折叠形状,使得各个第1棱线与各个第2棱线连续。
-
公开(公告)号:CN104228958B
公开(公告)日:2017-04-12
申请号:CN201410255042.X
申请日:2014-06-10
Applicant: 铃木株式会社
IPC: B62D25/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04 , B62D25/087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后柱结构,其能够确保后门撞销增强件、后座撞销增强件以及安装有后门撞销增强件和后座撞销增强件的后柱的高刚性,并能够实现这些构件的轻量化,进而实现车辆的轻量化。根据本发明的后柱结构的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后门撞销增强件(130)和后座撞销增强件(140),后门撞销增强件包括朝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并设置为垂直状的基面(132)以及从基面的上端和下端向后方延伸的顶面(134)和底面(136),后座撞销增强件布置在由后门撞销增强件的基面、顶面和底面包围的区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