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电动车轮毂电机的测试台架

    公开(公告)号:CN104865527A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申请号:CN201510314128.X

    申请日:2015-06-09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微型电动车轮毂电机的测试台架,它包括有底座、在该底座上用于安装待测微型电动车轮毂电机的电机支承轴以及内装扭矩传感器的传感器安装座。本发明中,待测微型电动车轮毂电机是在组装上了轮胎后进行测试的。在轮胎下部紧贴有一对模拟硬质路面的滚筒,还有与这对滚筒同轴的模拟微型电动车行驶时的转动惯量的飞轮,还安装有也这对滚筒同轴的模拟行驶时的各种阻力之和的负载电机。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能够节省了大量的公路行驶试验的时间和次数。

    带蜗轮蜗杆调节轴距的电动代步车后悬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1407238B

    公开(公告)日:2010-07-14

    申请号:CN200810232842.4

    申请日:2008-10-10

    Abstract: 带蜗轮蜗杆调节轴距的电动代步车后悬架系统。该系统内蜗轮蜗杆机构中的蜗轮两端均有相互分开的与该蜗轮同轴且由该蜗轮带动的输出轴,伸出蜗轮蜗杆机构壳体两端端盖的输出轴各与一个摆臂固联,电动代步车的两个后轮分别安装在对应摆臂远离该输出轴的一端。每一根输出轴上分别固定套装有位于蜗轮两端的从动盘,该蜗轮通过两端的各四~六根柱状的压缩弹簧以能驱动从动盘的状态与该从动盘连接。该机构中还安装有摩擦盘、惯性盘和成油隙垫片,成油隙垫片带来了其内填装有粘性油的油隙缝。本发明不但调节前后轮轴距,而且有较好的减振性能,使用寿命长,乘坐者、特别是老年人或残疾人士,在乘坐时感到特别的舒适。

    带蜗轮蜗杆调节轴距的电动代步车后悬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1407238A

    公开(公告)日:2009-04-15

    申请号:CN200810232842.4

    申请日:2008-10-10

    Abstract: 带蜗轮蜗杆调节轴距的电动代步车后悬架系统。该系统内蜗轮蜗杆机构中的蜗轮两端均有相互分开的与该蜗轮同轴且由该蜗轮带动的输出轴,伸出蜗轮蜗杆机构壳体两端端盖的输出轴各与一个摆臂固联,电动代步车的两个后轮分别安装在对应摆臂远离该输出轴的一端。每一根输出轴上分别固定套装有位于蜗轮两端的从动盘,该蜗轮通过两端的各四~六根柱状的压缩弹簧以能驱动从动盘的状态与该从动盘连接。该机构中还安装有摩擦盘、惯性盘和成油隙垫片,成油隙垫片带来了其内填装有粘性油的油隙缝。本发明不但调节前后轮轴距,而且有较好的减振性能。使用寿命长,乘坐者、特别是老年人或残疾人士,在乘坐时感到特别的舒适。

    带常开型搭铁开关的万向轮组件及在电动代步车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1380872A

    公开(公告)日:2009-03-11

    申请号:CN200810232841.X

    申请日:2008-10-1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nventor: 舒红宇

    Abstract: 带常开型搭铁开关的万向轮组件及在电动代步车中的应用。该万向轮组件有一根可以在固定于车架上的心轴套中上下滑移的心轴。在该心轴套上有与车架绝缘、而与行走车控制电路中的一个悬空电极电联通的悬空电极触头;心轴上固定有位于该悬空电极触头上方的导电的搭铁开关动触头。该搭铁开关动触头随着心轴的相对上移或下移,而与悬空电极触头分离或把该悬空电极触头与车架电联通。电动代步车的两个后轮是分别由相互独立的驱动电机所带动的驱动轮,前轮是与该带常开型搭铁开关的万向轮组件一并应用的万向轮。该万向轮组件能够为行走车提供防止倾翻的安全保护。该电动代步车能够很好地避免与防止在上坡或加速时的后仰倾翻。

    一种电动代步车转向操作盘的支承立轴

    公开(公告)号:CN101306709A

    公开(公告)日:2008-11-19

    申请号:CN200810069980.5

    申请日:2008-07-15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nventor: 舒红宇

    Abstract: 一种电动代步车转向操作盘的支承立轴。它垂直地连接在一个被支承在车架前部的左右支承板上的转轴中部,在它与左右支承板之间,分别安装有一对同轴地套在转轴外的离合器。离合器中有作用在其动半部侧面的复位弹簧和与该复位弹簧的作用力相反的钢球,这些钢球通过带有对应凹坑的离合操纵管的转动来进行操作。该支承立轴是由上半立轴套住下半立轴的组合轴,由弹性爪夹紧螺母机构锁紧。当需要调节转向操作盘与驾乘者之间的距离时,转动离合操纵管以让离合器分离;当需要转向操作盘的高矮时,松动夹紧螺母以让弹性爪张开。调节完后还原。本发明具有调节方便、结果准确、稳定可靠以及刚性较好的优点。

    动态测量血液密度的装置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9889C

    公开(公告)日:2003-05-28

    申请号:CN99114657.3

    申请日:1999-01-29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动态测量血液密度的装置和方法,属于医用测量设备和方法,它解决了微量血液密度的高精度动态测量问题,它由测量电路和血液流动回路两部分组成,采用了超声波液体密度传感器作为血液密度测量的敏感元件,待测血液容量小,采用了调制解调技术,拓宽了血液密度测量范围,采用了相位差检测技术,测量的分辨率高,整个测量过程由计算机控制,测量效率高,该装置和方法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和生物医学基础研究中。

    动态测量血液密度的装置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233751A

    公开(公告)日:1999-11-03

    申请号:CN99114657.3

    申请日:1999-01-29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动态测量血液密度的装置和方法,属于医用测量设备和方法,它解决了微量血液密度的高精度动态测量问题,它由测量电路和血液流动回路两部分组成,采用了超声波液体密度传感器作为血液密度测量的敏感元件,待测血液容量小,采用了调制解调技术,拓宽了血液密度测量范围,采用了相位差检测技术,测量的分辨率高,整个测量过程由计算机控制,测量效率高,该装置和方法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和生物医学基础研究中。

    基于杠杆原理的F形弹性体力传感器

    公开(公告)号:CN110987243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257827.X

    申请日:2019-12-1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nventor: 舒红宇 舒然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杠杆原理的F形弹性体力传感器,包括杠杆臂、连接于杠杆臂上的两个支臂以及贴于两个支臂的应变片,所述杠杆臂与支臂构成近似F形。该传感器可应用于扭矩传感器或拉压力传感器,此时杠杆臂端部与两个支臂的端部其中一端作为主动端连接于主动件,另一端作为被动端连接于被动件。本发明的基于杠杆作用原理,两个支臂产生与杠杆臂端部作用力或力矩成比例的且简单均匀的拉或压两种应变,可增加传感器的灵敏度而又保证整体刚度,以协调灵敏度和刚度的矛盾,提高精度和分辨率,且加工方便,通过组合可适用于多种场合下的力学测量。

    机械与电控转向、集中与独立电驱动组合型车辆底盘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7878170B

    公开(公告)日:2019-09-17

    申请号:CN201711085266.0

    申请日:2017-11-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械与电控转向、集中与独立电驱动组合型车辆底盘结构,包括前驱动桥、中间驱动桥和后驱动桥;所述前驱动桥的两个驱动轮和后驱动桥的两个驱动轮均通过机械式差速器接受来自驱动电机的动力;所述中间驱动桥的驱动轮通过与其一一对应的轮毂电机或轮边驱动电机进行分布式驱动;所述前后驱动桥的驱动电机与中间驱动桥的轮毂电机或轮边驱动电机的高效转速区不同,所述前驱动桥的两个驱动轮通过机械式转向系统进行转向;所述中间驱动桥的驱动轮通过电子差速转向系统进行转向;所述后驱动桥的两个驱动轮通过电控转向系统进行转向;本底盘结构可实现原地转向,具有可靠性高,机动性好,控制灵活,宽域高效等优点。

    多子电机耦合行星牵引传动轴承型减速驱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624679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811407559.0

    申请日:2018-11-23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nventor: 舒红宇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1/02 B60K17/0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子电机耦合行星牵引传动轴承型减速驱动系统,包括左、右部行星牵引传动轴承型减速器、一、二、三、四和五号电机;减速器中的太阳轮、行星架、外圈三者的任意顺序组合分别对应于减速器中的动力输入端、动力输出端和中间传动部件,三号电机用于提供动力,一号电机和四号电机用于速度耦合,所述二号、号电机用于力矩耦合;本发明可以通过五个电机协同工作,既可以速度耦合以满足车辆高速行驶时的车轮高转速需求或转弯时两驱动轮的差速需求,无需配备差速器结构,简化了驱动系统结构,使得结构紧凑,并降低了驱动系统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