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218497A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申请号:CN202011079353.7
申请日:2020-10-10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H05K7/20
Abstract: 一种两相散热回路主动控制系统与方法,包括蒸发器,蒸发器包括毛细芯,毛细芯上方设置有补偿腔,毛细芯底面上开设有蒸汽槽道并与发热芯片直接相连,蒸汽槽道与和汽体管路相连,汽体管路与冷凝器入口相连,冷凝器和微泵与补偿腔相连,微泵与补偿腔之间设置有第一电磁阀,补偿腔与微泵的入口相连,补偿腔与主储液器之间设置有第二电磁阀;芯片外露面上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补偿腔中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蒸汽槽道出口处设置有第二压力传感器;传感器和电磁阀均与PI控制系统相连。本发明中PI控制系统根据反馈的压力和温度信号,判断蒸发器的沸腾模式,形成脉冲电信号控制两个电磁阀的开度,使蒸发室处于高效薄膜蒸发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0320230B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1910584315.8
申请日:2019-07-01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1N25/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重力流动沸腾临界热流密度的地面模拟实验装置及方法,包括测试管,流量调节阀,流量计,泵,冷凝器,预热器,缓冲罐,转速调节器,稳压装置,温度控制器,加热面,电源和温度采集器。模拟实验方法为微重力条件下流动沸腾传热临界热流密度可以通过用常重力条件下对应实验条件下θ=315°与θ=135°时测得临界热流密度区间内来代替。本发明的微重力流动沸腾临界热流密度的地面模拟实验装置及方法与直接进行微重力实验和传统的地面模拟方法相比,装置结构十分简单,操作十分便捷,经济性好,可以满足不同实验工况的实验测试;且可以精确、方便且经济地在地面上模拟微重力条件下的临界热流密度,应用范围相比于传统的模拟方法得到明显拓展。
-
公开(公告)号:CN110650614A
公开(公告)日:2020-01-03
申请号:CN201910854964.5
申请日:2019-09-10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H05K7/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薄膜蒸发的电子芯片散热实验装置,冷却工质储存在储液罐中,通过压电微泵进入薄膜蒸发发生器的液体入口,经过液体供应通道到达薄膜蒸发芯片处。薄膜蒸发芯片处多余的冷却工质经过薄膜蒸发发生器的液体排出通道到达液体出口,离开薄膜蒸发发生器,最终通过管道到达储液罐。薄膜蒸发芯片处由于薄膜蒸发直接产生的气体经过气体出口到达温控装置的换热器中,被冷凝到液态,最后到达储液罐。薄膜蒸发发生器中多余的液体工质和产生的气体工质最终都以液体状态回到了储液罐中,完成一个循环。本发明具有占地面积小、低功耗、散热能力大的优点,可满足热流密度超过1kW/cm2的散热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0595241A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910854200.6
申请日:2019-09-10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深圳研究院
IPC: F28D15/04 , H01L23/4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区块式强化沸腾换热微结构及其制造方法,包括散热板,散热板上设置有若干圆形的区块单元,每个区块单元由若干圈微柱组成,所述区块单元呈阵列分布在散热板上。一方面,本发明可限制高热流密度时气柱的间距及气柱的半径,阻碍气柱间合并,显著地强化了高热流密度区的沸腾换热性能,大大地提高芯片沸腾换热的临界热流密度。另一方面本发明的每个区块单元呈同心圆布置的圆形微柱,从内圈到外圈微柱间的间距依次增大,可以减小流体从光滑区域定向输送至微结构区域的流动阻力,在高热流密度下将新鲜液体及时供给到汽泡中心底部,从而维持汽泡蒸发,从而进一步提高临界热流密度。
-
公开(公告)号:CN108878388B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810644668.8
申请日:2018-06-21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H01L23/367 , H01L23/473 , H01L23/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强化沸腾表面气泡快速脱离的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包括基台,基台的中部设有强化沸腾换热结构,基台的外沿通过若干调距螺柱连接有冷凝器,且冷凝器位于强化沸腾换热结构的正上方,冷凝器的上表面设置有若干贯通的气路通道,冷凝器的下表面设置有气泡辅助脱离结构,冷凝器的侧面设置有若干贯通的冷却工质通道,所述冷凝器和气泡辅助脱离结构的外表面为疏水表面,气路通道的内壁为亲水表面。本发明能够降低气泡脱离尺寸,驱动气泡快速脱离以避免气泡的聚集,同时增强补液能力,可以显著提高沸腾传热系数与临界热流密度。
-
公开(公告)号:CN103033535A
公开(公告)日:2013-04-10
申请号:CN201310011110.3
申请日:2013-01-11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1N25/20
Abstract: 一种复合式电子芯片冷却沸腾强化换热实验装置,包括旋涡泵,旋涡泵的出口与总流量计入口相连,总流量计出口分成两路,一路经喷射支路后进入复合沸腾实验箱流动喷射段,另一路再次分为两路,其中一路经横流支路后进入复合沸腾实验箱流动喷射段,复合沸腾实验箱流动喷射段出口与复合沸腾实验箱池沸腾段相连,另一路直接进入复合沸腾实验箱池沸腾段,复合沸腾实验箱池沸腾段出口与换热器入口与相连,换热器出口与旋涡泵相连,完成一个循环。本发明综合了池沸腾、纯流动沸腾、纯射流冲击沸腾和流动喷射复合式沸腾换热的优势,具有操作灵活,控制简单,占地面积小,实验周期短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640719B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410697575.7
申请日:2024-05-31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 超聚变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路热管散热装置,包括:蒸发器、冷凝器、蒸汽管路和液体管路,蒸发器包括底板、吸液芯结构、盖板和密封结构,盖板设置于底板上,底板和盖板形成有真空腔,吸液芯结构设置于真空腔内,吸液芯结构用于储存液态的传热工质,吸液芯结构用于与盖板相配合,以将真空腔分隔为间隔设置的补偿腔和蒸发室,密封结构设置于盖板靠近底板的一端,且密封结构的位置和吸液芯结构的位置相对应,密封结构远离盖板的一端用于与吸液芯结构相抵接,以实现补偿腔和蒸发室的隔离。本申请的散热装置提高了蒸发器内的气液隔绝性能,解决了蒸发室向补偿腔的漏气、漏热问题,进而提高了散热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565973B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211213728.3
申请日:2022-09-30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H01L23/427 , H01L23/47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微通道相变散热器包括上盖、第一毛细芯、第二毛细芯及下盖,第一毛细芯遮盖住上盖的液腔,第一毛细芯远离上盖的一端具有间隔设置的多个多孔微柱,第二毛细芯与多孔微柱连接,多个多孔微柱之间的间隙形成容汽空间,容汽空间与上盖的汽腔连通,下盖盖设于液腔和汽腔,下盖远离上盖的一端用于贴合芯片,下盖由导热材质制成,液腔用于容置液体工质,本申请通过第一毛细芯遮盖住液腔,从而将液腔与汽腔隔开,使得液腔内的液体工质不会流入汽腔内,汽腔内的蒸汽也无法穿过第一毛细芯进入液腔内,从而本申请实现了相变散热过程的汽液分离,消除了汽液两相流不稳定现象,提高了微通道相变散热器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718028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951225.5
申请日:2024-12-27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薄膜蒸发的负压两相液冷系统属于两相液冷技术领域,包括密闭负压散热模块、冷凝过滤模块、储液供液模块、监测模块、真空泵以及控制器,用于对整个回路制造真空环境;密闭负压散热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冷凝过滤模块的输入端,冷凝过滤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储液供液模块的输入端,储液供液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有三通球阀的一端,三通球阀的另外两个接口分别连接真空泵和密闭负压散热模块的输入端。本发明解决了目前常用的冷板液冷技术存在的临界热流密度不够高,满足不了服务器芯片高热流密度的散热需求以及冷却工质在高热流密度下沸腾气泡无序生长导致的系统压力和冷却工质的流量波动进而使系统的可靠性降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042546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137530.0
申请日:2024-08-19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F17D5/06 , F17D5/02 , G01M3/02 , G01N33/00 , G06F30/28 , G06F30/27 , G06F30/10 , G06N3/0442 , G06F17/11 , G06F113/14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综合管廊内掺氢天然气管道泄漏检测方法,该方法通过构建包含掺氢天然气管道的综合管廊的CFD仿真模型‑进行数据预处理‑构造基于多任务学习的神经网络预模型‑预测掺氢天然气管道的泄漏结果以实现综合管廊内掺氢天然气管道的泄漏检测。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综合管廊内掺氢天然气管道泄漏检测系统。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相比于现有技术,本申请的更易于实施,应用到实际的综合管廊中时,一旦掺氢天然气管道发生泄漏,能够迅速、准确地分析得到泄漏位置和泄漏速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