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元件
    4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132045B

    公开(公告)日:2010-10-20

    申请号:CN200710146678.0

    申请日:2007-08-24

    Inventor: 楚树成 菅博文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33/34 H01L33/025 H01L33/34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半导体元件,其具备:第1导电型的硅基板(2a),具有第1面(S1a)和第2面(S2a);第2导电型的硅层(4a),设置在硅基板(2a)的第1面(S1a)上,并具有位于和硅基板(2a)相接合的面的相对侧的第3面(S3a);第1电极(12a),设置在第2面(S2a)上;第2电极(14a),设置在第3面(S3a)上;氩添加区域(6a),形成在由硅基板(2a)以及硅层(4a)构成的半导体区域中;其中,氩添加区域(6a)包括氩浓度显示为1×1018cm-3以上、2×1020cm-3以下的区域。

    硅元件的制造方法
    4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132046A

    公开(公告)日:2008-02-27

    申请号:CN200710146680.8

    申请日:2007-08-24

    Inventor: 楚树成 菅博文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33/005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硅元件的制造方法,其具有:在显示第1导电型的硅基板(2a)的第1面(S1a)上形成显示第2导电型的硅层(4a)的工序,和在该工序后,使硅层(4a)的第3面(S3a)在30分钟以上6小时以内的时间段,露出于被调整为400℃以上900℃以下的温度及4MPa以上200MPa以下的压力的包含氩气的气氛中的工序。

    发光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4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679175A

    公开(公告)日:2005-10-05

    申请号:CN03820182.8

    申请日:2003-08-28

    Inventor: 楚树成 菅博文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33/0004 H01L33/40

    Abstract: 发光元件(10)具有:设在Si基板(1)的表面上的β-FeSi2膜(2),设在Si基板(1)的背面侧的第一电极(3),和设在β-FeSi2膜(2)的表面侧的第二电极(4)。β-FeSi2膜(2)具有与Si基板(1)不同的导电类型。在Si基板(1)与β-FeSi2膜(2)之间形成pn结。β-FeSi2膜(2)作为发光层发挥功能。其发光特性不受基板的种类或纯度的影响。

    半导体光电阴极
    4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481569A

    公开(公告)日:2004-03-10

    申请号:CN01820827.4

    申请日:2001-12-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1/34 H01J2201/3423

    Abstract: 在光吸收层2厚时,将发生时间分辨率降低的现象,如果限制光吸收层2的厚度,则1个电子群中电子浓度低的部分将被切断,所以,相邻的电子浓度分布重叠的区域减少,由于缩短了电子通过所需要的移动时间,可以抑制通过扩散而相互重叠的区域,此外,由于还提高了电场强度,所以,通过它们的相互协同的作用,可以显著地提高红外线的时间分辨率。光吸收层的厚度为红外线的波长量级,厚度为1.3μm时,时间分辨率为40ps,厚度为0.19μm时,时间分辨率为7.5ps。

    电子倍增器与装有它的电子管

    公开(公告)号:CN1182279A

    公开(公告)日:1998-05-20

    申请号:CN97122417.X

    申请日:1997-11-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43/045 H01J1/32 H01J43/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到传输式电子倍增器与其配套的电子管。该传输式电子倍增器具有高的二次电子产生率和一种容许被检测光入射检测位置的结构。电子管包括:封闭容器;放置在封闭容器中的电子源,向封闭容器中发射电子;面对电子源的阳极;安置在电子源和阳极之间的传输式电子倍增器。该传输式电子倍增器包含有用金刚石或用以金刚石为主要成分的材料作成的薄膜,和用来加固薄膜的加固部件,加固部件还有显露一部分薄膜的孔。

    半导体激光装置
    5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104948B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580013164.0

    申请日:2015-03-03

    Inventor: 郑宇进 菅博文

    Abstract: 本发明所涉及的半导体激光装置具备:半导体激光阵列,出射慢轴方向的发散角为θs(>4°)的激光的活性层沿着慢轴方向被并列设置而成;第1光学元件,在第1反射面上反射向慢轴方向的一方侧行进的第1部分光并使之返回到活性层;第2光学元件,在第2反射面上反射向慢轴方向的另一方侧行进的第2部分光的多个模式光中的一部分的模式光并使之返回到活性层;第1光学元件以第1反射面相对于与活性层的光轴方向相垂直的面成2°以上且小于(θs/2)的角度的形式进行配置,第2光学元件以第2反射面相对于与活性层的光轴方向相垂直的面成大于(‑θs/2)且‑2°以下的角度的形式进行配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