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阴极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071704A

    公开(公告)日:2007-11-14

    申请号:CN200710126489.7

    申请日:2003-11-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1/34 H01J2201/3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个具有这样一种结构的光电阴极,它能够使低温时辐射灵敏度的下降得到抑制,从而改善信噪比。在该光电阴极中,一个光吸收层形成在衬底的上层。一个电子发射层形成在该光吸收层的上层。一个条纹状的接触层形成在该电子发射层的上层。由金属组成的一个表面电极形成在该接触层的表面。该接触层里的栅栏间距被调整为等于或大于0.2μm,且等于或小于2μm。

    电子倍增器与装有它的电子管

    公开(公告)号:CN1182279A

    公开(公告)日:1998-05-20

    申请号:CN97122417.X

    申请日:1997-11-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43/045 H01J1/32 H01J43/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到传输式电子倍增器与其配套的电子管。该传输式电子倍增器具有高的二次电子产生率和一种容许被检测光入射检测位置的结构。电子管包括:封闭容器;放置在封闭容器中的电子源,向封闭容器中发射电子;面对电子源的阳极;安置在电子源和阳极之间的传输式电子倍增器。该传输式电子倍增器包含有用金刚石或用以金刚石为主要成分的材料作成的薄膜,和用来加固薄膜的加固部件,加固部件还有显露一部分薄膜的孔。

    光电阴极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347801C

    公开(公告)日:2007-11-07

    申请号:CN200310116390.0

    申请日:2003-11-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1/34 H01J2201/3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个具有这样一种结构的光电阴极,它能够使低温时辐射灵敏度的下降得到抑制,从而改善信噪比。在该光电阴极中,一个光吸收层形成在衬底的上层。一个电子发射层形成在该光吸收层的上层。一个条纹状的接触层形成在该电子发射层的上层。由金属组成的一个表面电极形成在该接触层的表面。该接触层里的栅栏间距被调整为等于或大于0.2μm,且等于或小于2μm。

    光电阴极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501424A

    公开(公告)日:2004-06-02

    申请号:CN200310116390.0

    申请日:2003-11-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1/34 H01J2201/3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个具有这样一种结构的光电阴极,它能够使低温时辐射灵敏度的下降得到抑制,从而改善信噪比。在该光电阴极中,一个光吸收层形成在衬底的上层。一个电子发射层形成在该光吸收层的上层。一个条纹状的接触层形成在该电子发射层的上层。由金属组成的一个表面电极形成在该接触层的表面。该接触层里的栅栏间距被调整为等于或大于0.2μm,且等于或小于2μm。

    电子倍增器与装有它的电子管

    公开(公告)号:CN1134044C

    公开(公告)日:2004-01-07

    申请号:CN97122417.X

    申请日:1997-11-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43/045 H01J1/32 H01J43/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到传输式电子倍增器与其配套的电子管。该传输式电子倍增器具有高的二次电子产生率和一种容许被检测光入射检测位置的结构。电子管包括:封闭容器;放置在封闭容器中的电子源,向封闭容器中发射电子;面对电子源的阳极;安置在电子源和阳极之间的传输式电子倍增器。该传输式电子倍增器包含有用金刚石或用以金刚石为主要成分的材料作成的薄膜,和用来加固薄膜的加固部件,加固部件还有显露一部分薄膜的孔。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