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海藻酸钠修饰的有机太阳电池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585656A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811314232.9

    申请日:2018-11-06

    Abstract: 一种基于海藻酸钠修饰的有机太阳电池及制备方法,所述的有机太阳电池由衬底、透明导电薄膜、电子传输层、界面修饰层、光活性层、空穴传输层以及高功函数阳极依次层叠组成,所述的界面修饰层为海藻酸钠膜;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在透明导电薄膜衬底上制备电子传输层;(b)在电子传输层上,旋涂制备将海藻酸钠修饰层;(c)在修饰层上依次制备活性层、空穴传输层、阳极,得到所述太阳电池;它采用价格低廉、安全无毒的海藻酸钠作为界面修饰层,用于提高有机聚合物太阳电池中电子传输层与活性层材料之间的界面接触质量,具有结构简单,能显著提升电池性能等特点。

    一种通过气水交替驱油提高采收率的实验方法及实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266164A

    公开(公告)日:2018-07-10

    申请号:CN201711343561.1

    申请日:2017-12-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通过气水交替驱油提高采收率的实验方法及实验装置,所述实验装置包括三轴应力岩心夹持器、地层环境模拟系统、流体采集计量系统、流体注入系统、抽真空系统和微量气体控制模拟系统。本发明通过在岩样中注入地层水驱替岩样中的原油,并通过往岩样注入微量的气体,再通过往岩样中注入地层水以驱替岩样中的原油,通过多次注入微量的气体,反复的通过地层水驱替岩样中的原油以提高岩样中原油的采收率,并记录注入地层水的驱替压力、气体的注入量对岩样中原油的采收率的影响。

    一种基于ZnMgO纳米柱薄膜作为电子传输层的有机太阳能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08172689A

    公开(公告)日:2018-06-15

    申请号:CN201711345788.X

    申请日:2017-12-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ZnMgO纳米柱薄膜作为电子传输层的有机太阳能电池。该太阳能电池包括ZnO薄膜、位于ZnO薄膜上部的ZnMgO纳米柱薄膜、位于ZnMgO纳米柱薄膜上部的AZO薄膜、位于AZO薄膜上部的聚合物活性层和位于聚合物活性层上部的空穴传输层和位于空穴传输层上部的电极层;在ZnO薄膜上生长镁掺杂氧化锌纳米柱来提高其对光的散射,并在纳米柱上生长AZO薄膜优化纳米柱表面形貌,进而提高电池内部的光转化效率。本发明太阳能电池具有较高的光吸收率。

    一种三重陷光结构透明导电薄膜及其制备

    公开(公告)号:CN108091415A

    公开(公告)日:2018-05-29

    申请号:CN201711327969.X

    申请日:2017-12-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B5/14 B82Y30/00 H01B1/02 H01B1/08 H01B1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重陷光结构透明导电薄膜及其制备,本发明所述三重陷光结构透明导电薄膜制备方法,在玻璃基底上引入银纳米线层,并用氧化锌薄膜覆盖于其上,之后制备银纳米颗粒夹杂氧化锌镁纳米柱,之后再其上制备氧化锌镁保护层,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通过简单的方法将银纳米线负载在玻璃之上,实现高电导率和高透过率的透明导电薄膜;原料来源丰富且操作简单,不需要高温,真空等严苛条件,透明导电薄膜具有成本低等优点;2)利用银纳米线的表面等离子体激源效应和对光的宽光谱散射能够实现第一次对光的散射;利用氧化锌镁纳米柱结构能够实现对光的第二次有效散射,而氧化锌镁纳米柱中夹杂的银纳米颗粒能够实现对光的第三次散射。

    一种银纳米线复合透明导电薄膜及其制备

    公开(公告)号:CN108091414A

    公开(公告)日:2018-05-29

    申请号:CN201711327934.6

    申请日:2017-12-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玻璃基板上银纳米线与超声喷雾氧化锌复合透明导电薄膜及其制备方法,该透明导电薄膜包括透明玻璃,层叠在玻璃之上的第一层银纳米线导电层,覆盖于银纳米线之上采用超声喷雾方法制备得到的氧化锌保护层。本发明具备以下优势:1)降低生长温度为200-260℃;2)降低反应腔室生长压力为10-500pa;3)采用惰性气体作为载气降低反应腔室中氧气比例,从而改善了氧化锌生长过程中加热温度下氧气对银纳米线的腐蚀作用。本发明制备得到的复合薄膜工艺简单,氧化锌薄膜生长过程即结晶过程,无需额外退火过程,改善银纳米线与玻璃之间的附着力,导电性能及银纳米线寿命,易于实现大面积制备及工业化生产。

    一种基于多重陷光结构的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946467A

    公开(公告)日:2018-04-20

    申请号:CN201711327941.6

    申请日:2017-12-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多重陷光结构的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在衬底上引入银纳米线薄膜层,并用氧化锌薄膜覆盖于其上,之后制备银纳米颗粒夹杂氧化锌纳米柱,之后在其上制备聚合物太阳电池活性层、空穴传输层及顶电极层,形成完整的聚合物太阳电池结构。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通过简单的非真空方法将银纳米线负载在玻璃之上,采用溶剂方法和水热法在其上制备氧化锌薄膜和银纳米颗粒夹杂氧化锌纳米柱,银纳米颗粒的等离子体激源效应改善透明导电薄膜的电学性能。本方法制备多层薄膜具有原料来源丰富且操作简单,不需要高温,真空等严苛条件,薄膜具有成本低等优点;2)在上述薄膜之上制备聚合物太阳电池,利用上述结构的三重光散射,提高聚合物太阳电池的光吸收能力以提高太阳电池效率。

    一种高强度超轻镁锂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779708A

    公开(公告)日:2018-03-09

    申请号:CN201711295213.1

    申请日:2017-12-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强度超轻镁锂合金及其制备方法,该镁锂合金的组成成分及其质量百分含量为:Li:5-9wt.%、Nd:4-6wt.%、Ni:2-4wt.%、Mn:1-2wt.%,余量为Mg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其制备方法主要包括铸造和轧制,轧制的道次数n≥2,压下量为50%-90%。本发明通过向镁锂合金中加入特定比例的合金化元素Nd、Ni和Mn,再通过真空铸造和多道次轧制加工,在镁锂合金中形成了一种新型强化相Mg12Nd1Ni1,并得到了均匀细小的晶粒组织。通过这两方面的共同作用,获得一种密度为1.2-1.5g/cm3、抗拉强度为270-310MPa、延伸率为16%-23%的高强度超轻镁锂合金。

    一种硅太阳电池的镓掺杂氧化锌减反射薄膜及其镀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653873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1190667.8

    申请日:2016-12-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31/02168 H01L31/18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电池领域,公开了一种硅太阳电池的镓掺杂氧化锌减反射薄膜及其镀膜方法。该反射薄膜制备方法为:将硝酸锌,乙酰丙酮锌、硝酸镓和乙醇在20‑80℃下混合反应,陈化后形成镓掺杂氧化锌溶胶,然后将镓掺杂氧化锌溶胶涂覆在硅片表面形成连续薄膜。本发明的镓掺杂氧化锌减反射薄膜中掺杂有镓元素,进一步提高薄膜的透射率,并且其制备方法简单快捷、易控制,可操作性强,在镀膜时,无需大型真空设备,无需高高温退火,可在较低温度下、空气中大面积制备,能够降低对硅太阳能电池的热损坏程度,制备成本低廉。并且制得的镓掺杂氧化锌减反射薄膜同时兼具光透过率高、电阻率较低、防污性能好的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