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441297B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1910805118.4
申请日:2019-08-29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21/76 , G01N27/327 , G01N27/30 , G01N33/5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四苯乙烯纳米簇的电化学发光猝灭型传感器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电化学发光检测技术领域。开发并首次验证了四苯乙烯纳米簇与二硫化锡/二氧化锡复合纳米晶能量转移对在低电位下可达到的高效电化学发光猝灭的行为,一方面解决了发光材料在电极上的固定问题,另一方面解决了有效调节发光强度的问题。根据对不同浓度的原降钙素响应的电化学发光信号强度不同,实现对原降钙素的检测。通过采用F检验、T检验展示本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测试结果均小于理论值,说明该方法准确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2683968A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2011571558.7
申请日:2020-12-27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27/26 , G01N27/30 , G01N27/327 , G01N21/76 , G01N33/53 , G01N33/531 , G01N33/543 , B82Y1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唾液酸化糖链抗原KL‑6铱纳米点电化学发光传感器的制备及应用,其特征在于,制备一种水溶性好、生物相容性好、电化学发光效率高的铱纳米点,以抗体标记的铱纳米点溶液作为信号探针,研制一种无标记型电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用于间质性肺疾病标志物唾液酸化糖链抗原KL‑6的快速、灵敏检测,检出限为45 fg/mL,线性范围为100 fg/mL‑50 ng/mL,具有特异性强、重现性好、信号稳定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569882A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2011215238.8
申请日:2020-11-04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控合成Ag@ZIF‑8纳米复合材料的微流控芯片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微流控芯片设置有ZIF‑8微液滴形成区,ZIF‑8多面体混合反应区,Ag@ZIF‑8微液滴形成区,Ag@ZIF‑8纳米复合材料混合反应区,实现了微流控芯片对纳米复合材料合成的有效控制。合成反应在微流控通道内多级分步进行,首先,ZIF‑8多面体在室温条件下于微流控通道内制备;然后,在紫外光照条件下,将Ag纳米颗粒负载于ZIF‑8多面体表面。本发明设计的微流控芯片结构优化,操作方便,实现了多级分步进料,能够合成分散性好,尺寸大小均匀的纳米复合材料。另外,通过改变反应溶液的浓度、微流控管道的内径尺寸、反应溶液在微流控管道内的流速、紫外灯波长和紫外灯光照时间实现对Ag@ZIF‑8纳米复合材料形貌尺寸的调控。
-
公开(公告)号:CN112147193A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2010854185.8
申请日:2020-08-24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27/30 , G01N27/327 , G01N27/48 , G01N21/76 , G01N33/574 , G01N33/54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簇修饰铜钴材料检测CYFRA21‑1的电化学发光传感器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以电沉积铂纳米粒子作为基底材料,金簇修饰铜钴材料Cu2O@CuCo2O4作为二抗标记物,并且Cu2O@CuCo2O4作为共反应促进剂,采用共反应促进剂型信号放大策略,构建了信号增强型ECL传感器,实现了在2 fg/mL~50 ng/mL线性范围内对CYFRA21‑1的灵敏检测,检测限为0.67 fg/mL。
-
公开(公告)号:CN112114014A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2010768268.5
申请日:2020-08-03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27/30 , G01N27/36 , G01N27/327 , G01N27/38 , G01N33/57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In2O3/In2S3/CdIn2S4异质结构的自供能光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发明一方面利用In2O3/In2S3/CdIn2S4异质结构为光电阳极基底材料提供稳定的光电流,In2O3、In2S3和CdIn2S4匹配的能带结构以及独特的空心多孔结构使得In2O3/In2S3/CdIn2S4异质结构具有良好的光电响应。另一方面,利用具有优异导电性的聚多巴胺/碳纳米管复合材料为生物阴极,多巴胺与生物分子之间很容易发生Michael加成反应,为无机半导体纳米材料与生物分子的连接提供了基础,提高了传感器的稳定性和灵敏度。本发明构建的自供能光电化学自供能传感器具有较宽的检测范围,较高的灵敏度和较低的检出限,对非小细胞肺癌标志物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 21‑1的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1830101A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2010578469.9
申请日:2020-06-23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掺杂二茂铁甲酸的ZIF-8猝灭RuSi纳米微粒检测降钙素原的电化学发光传感器。在本发明中,作为发光体并掺杂Ru(bpy)32+的SiO2纳米粒子掺杂了共反应剂N-丁基二乙醇胺然后直接负载在g-C3N4表面,形成RuSiNPS@g-C3N4纳米复合材料。二茂铁甲酸掺杂在ZIF-8中作为猝灭剂,不同浓度的降钙素原可结合不同量的二抗标记物修饰的ZIF-8,从而引起传感器发光强度变化,实现对降钙素原的灵敏检测。本发明构建的电化学发光传感器具有较宽的检测范围,较高的灵敏度和较低的检出限,对降钙素原的检测具有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1751435A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2010571726.6
申请日:2020-06-22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27/48 , G01N27/327 , G01N27/30 , G01N21/76 , G01N33/543
Abstract: 一种基于去铁铁蛋白封装四苯乙烯免疫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纳米材料领域与生物传感领域;基于去铁铁蛋白(apoferritin)形貌均一、耐水热、可控组装的结构特性与四苯乙烯(TPE)优异的聚集诱导电致化学发光AIECL性能,本发明首次提出一种热诱导法在apoferritin内部实现大量TPE分子的高效、快速封装,成功制得一种具有优异生物相容性与高AIECL效率的复合物TPE@apoferritin,此方法简单高效,可避免传统封装方法苛刻的酸碱度要求与复杂的材料合成步骤,创新性明显;在TPE@apoferritin表面修饰抗体分子,研制一种无标记型的电致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检测以非小细胞肺癌疾病标志物CYFRA 21-1,检出限低至15 pg/mL,线性范围50 pg/mL-50 ng/mL,在同类检测方法中具有明显的潜在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1721824A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2010418188.7
申请日:2020-05-18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新型自发光纳米多孔材料Au@Tb-MOFs的信号增强型电致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电化学发光传感器领域,首次以自发光纳米多孔材料Au@Tb-MOFs为电化学发光信号源,利用纳米花聚苯胺-夹层氧化钒PVO较传统二维片状材料拥有大的比表面积、暴露更多的活性位点增加抗体的固载量,根据不同浓度抗原引起的电化学发光信号强度的不同,实现对人体血清中Aβ的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0927226A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2010012011.7
申请日:2020-01-07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27/26 , G01N27/30 , G01N27/3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二氧化铈和纳米铂双增强鲁米诺发光的电化学发光传感器的构建方法。在本发明中,采用鲁米诺luminol为发光体,双氧水H2O2为共反应剂,二氧化铈CeO2和铂纳米粒子PtNPs作为增强剂催化共反应剂H2O2产生更多的活性氧O2•-,达到双增强鲁米诺发光的效果。将luminol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包覆的金纳米星Au star@BSA进行复合,形成鲁米诺-金纳米星杂化的二抗Ab2标记物luminol-Au star@BSA-Ab2。不同浓度的降钙素原PCT可以结合不同量的luminol-Au star@BSA-Ab2,引起传感器发光强度的变化,从而实现对PCT的高灵敏检测。本发明对PCT检测的线性范围为50 fg/mL-100 ng/mL,检测限为18 fg/mL。
-
公开(公告)号:CN110456071A
公开(公告)日:2019-11-15
申请号:CN201910706333.9
申请日:2019-08-01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33/68 , G01N27/48 , G01N27/327 , G01N27/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量子点功能化金属有机框架结构检测N-端脑钠肽前体的电化学发光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属于电化学发光传感器领域。本发明以锰掺杂的锌银铟硫量子点作为电化学发光体,以具有较大孔径的UiO-66-NH2作为量子点的载体,以雪花状硫化亚铜-二硫化钼作为共反应剂过硫酸钾的共反应促进剂,采用共反应促进剂型信号放大策略,构建了信号增强型ECL传感器,实现了在1 fg·mL-1~100 ng·mL-1线性范围内对N-端脑钠肽前体的灵敏检测,检测限为0.41 fg·mL-1。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