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442671B
公开(公告)日:2017-12-12
申请号:CN201610816921.4
申请日:2016-09-12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27/327 , G01N33/7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BiOBr/Ag2S复合材料无标记胰岛素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属于新型功能纳米复合材料和生物传感器检测技术领域。基于微米花状BiOBr材料比表面积大和性能稳定的特点,在用巯基乙酸修饰BiOBr材料后,通过交替吸附AgNO3和Na2S,在BiOBr材料表面原位生长Ag2S纳米材料,得到了光电化学性能优异的BiOBr/Ag2S复合材料,通过层层自组装方法,将胰岛素抗体、牛血清白蛋白和胰岛素组装到BiOBr/Ag2S复合材料上,利用BiOBr/Ag2S优异的光电活性以及胰岛素抗体和胰岛素之间的特异性结合机理,实现了胰岛素的超灵敏检测,对胰岛素的分析检测具有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6053789A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610342904.1
申请日:2016-05-23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33/543 , G01N27/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54366 , G01N27/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石墨炔甲苯胺蓝复合材料的真菌毒素免疫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新型生物传感检测技术领域。石墨炔的sp杂化结构,使其具有无顺反异构体和高共轭等优点。同时利用甲苯胺蓝与石墨炔良好的π‑π共轭作用,实现了信号分子的牢固固定,减少了因结合不稳定造成的信号误差。因此,基于石墨炔甲苯胺蓝复合材料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实现了对真菌毒素的灵敏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5807046A
公开(公告)日:2016-07-27
申请号:CN201610148514.0
申请日:2016-03-16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33/543 , G01N21/76 , G01N27/30 , G01N27/3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54306 , G01N21/76 , G01N27/305 , G01N27/327 , G01N33/5438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功能纳米材料构建的具备电致化学发光和光电化学双重信号发达策略的生物免疫传感器的制备方法,所制备的传感器操作简单、携带方便、检测快、成本低,可用于日常生产、生活等领域的对雌二醇的快速、灵敏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5699368A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610148502.8
申请日:2016-03-16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二维复合材料构建的具备双功能无酶过氧化氢传感器的制备方法,所制备的传感器操作简单、携带方便、检测快、成本低,可用于日常生产、生活等领域的对过氧化氢的快速、灵敏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5688772A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610103138.3
申请日:2016-02-25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B01J1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19/0093 , B01J2219/0079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纳材料微反应器芯片及其在单分散纳米材料制备中的应用。所述的微反应器芯片包括外管,内管,外管进样头和内管进样头;所述的外管贯穿于整个微反应器中,尺寸一致;所述的内管深入外管内部,一端为样品进样口,另一端为内管进样头;所述的内管进样头出口在轴线中心处;所述的外管进样头嵌合在外管一头的管壁上。本发明设计的微纳材料微反应器芯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具备各项均一性,制备出的纳米粒子粒径一致,分散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04289199A
公开(公告)日:2015-01-21
申请号:CN201410574931.2
申请日:2014-10-25
Applicant: 济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0/24 , B01J20/0229 , B01J20/041 , B01J20/20 , B01J20/22 , B01J20/28009 , B01J2220/46 , B01J2220/4806 , B01J2220/4812 , B01J2220/4825 , C02F1/281 , C02F1/283 , C02F1/286 , C02F210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重金属去除的磁性HPCS/GO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特征是:将0.3~0.5g羟丙基壳聚糖加入含有20mL水和4~6mL冰醋酸的溶液中,室温下超声2~5h,加入0.05~0.15g磁性SrFe12O19搅拌1~2h,缓慢搅拌下加入3mL液体石蜡,继续搅拌0.5h,加入3mL、25%戊二醛以交联羟丙基壳聚糖,并加入0.1~0.3g氧化石墨烯,在50oC下反应1~2h,用2mol/LNaOH调整pH在9~10,80℃下保持1h,得到的产物依次用石油醚、乙醇、去离子水洗涤至pH为7.0,制得一种用于重金属去除的磁性HPCS/GO吸附剂。该吸附剂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吸附重金属的吸附容量高,易分离,可重复利用,吸附过程无二次污染,用于废水中重金属处理效果优良。
-
公开(公告)号:CN109799229B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1811578269.2
申请日:2018-12-24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21/76 , G01N33/531 , G01N27/30 , G01N27/3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新型纳米多孔材料Ru(bpy)32+/Au@NiFe MOFs的竞争型电致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属于电化学发光传感器领域,首次以纳米复合材料Ru(bpy)32+/Au@NiFe MOFs为电化学发光信号源,利用氨基功能化的介孔二氧化硅MSN优良的生物兼容性和大的比表面积增加抗体的固载量,根据不同浓度抗原引起的电化学发光信号强度的不同,实现对β‑淀粉样蛋白的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9521006B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1811578328.6
申请日:2018-12-24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21/76 , G01N27/30 , G01N27/327 , G01N33/5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新型纳米材料Au@NiFe MOFs的双重猝灭竞争型型电致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电化学发光传感器领域,首次以纳米多孔Au@NiFe MOFs作为双重猝灭标记物标记抗原,利用Ru(bpy)32+/Zr‑MOFs作为发光体构建双重猝灭竞争型传感器。鉴于纳米多孔Au@NiFe MOFs材料的双重猝灭效果,传感器的灵敏度将被大大提升。根据不同浓度标准溶液引起的电化学发光信号强度的不同,实现对雌激素己烯雌酚的超灵敏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0586211A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910893247.3
申请日:2019-09-20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B01L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控气阀调节通道内压力的微流控芯片。其能够精确控制芯片内通道压力,具有响应快速,可连续调节等特点。该芯片主要部件包括:气动电磁阀;微流控通道;注射泵;连接导管;聚二甲基硅氧烷薄膜;气体通道;控制器;电磁阀驱动板;驱动电源;控制程序。该芯片在微流控通道下方集成多个气动阀,通过控制各气动阀的开关时序对通道内流体压力进行快速调节。本发明通过个人计算机作为上位机发出控制指令,控制器将指令转换为电平信号发送至电磁阀驱动板,驱动板根据电平信号将驱动电压输送至电磁阀,电磁阀通过连接导管与芯片相连,从而控制芯片中气动阀的开关时序。该技术有望在材料合成及分析等领域的应用中发挥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9799229A
公开(公告)日:2019-05-24
申请号:CN201811578269.2
申请日:2018-12-24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21/76 , G01N33/531 , G01N27/30 , G01N27/3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新型纳米多孔材料Ru(bpy)32+/Au@NiFe MOFs的竞争型电致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电化学发光传感器领域,首次以纳米复合材料Ru(bpy)32+/Au@NiFe MOFs为电化学发光信号源,利用氨基功能化的介孔二氧化硅MSN优良的生物兼容性和大的比表面积增加抗体的固载量,根据不同浓度抗原引起的电化学发光信号强度的不同,实现对β-淀粉样蛋白的检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