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维纳米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145192B

    公开(公告)日:2017-08-04

    申请号:CN201610521339.5

    申请日:2016-07-05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贵金属掺杂、成本低、制备简单、光电活性高的二维纳米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在铜插层的二硫化钼纳米片上原位复合铜掺杂的二氧化钛纳米片材料,一锅法制备了铜掺杂二氧化钛纳米方块原位复合二硫化钼的二维纳米复合材料Cu‑TiO2/MoS2。所制备的Cu‑TiO2/MoS2可应用于太阳能光伏电池制备、光电化学传感器构建以及光催化水分解制氢、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等领域。本发明属于新型纳米功能材料与绿色能源技术领域。

    一种基于界面转化电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6932568A

    公开(公告)日:2017-07-07

    申请号:CN201710137381.1

    申请日:2017-03-09

    Applicant: 济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5438 G01N21/7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界面转化电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发明利用聚苯胺金纳米复合物为基底,结合载体聚多巴胺微球独特的吸附功能,将电化学发光半导体纳米材料固载到电极的界面,得到很好的发光信号。同时利用聚多巴胺微球和聚苯胺金纳米复合物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固定抗体,然后将ITO玻璃高温煅烧。此技术不仅操作简便,制得的传感器有较好的电化学发光性能,而且还实现了对不同生物标志物的检测信号进行长久保存,解决了纳米材料及生物分子缺乏简单而有效的电极固定方法等问题。该方法可以适用于多种生物标志物免疫传感器的制备,在科研和临床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种基于钴掺杂二维纳米光电材料的光电化学内吸磷传感器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198668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521786.0

    申请日:2016-07-05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电化学内吸磷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属于新型纳米功能材料与生物传感器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制备了一种新型二维纳米光电材料——钴掺杂二维纳米光电材料,即钴掺杂二氧化钛纳米方块原位复合二硫化钼的二维纳米复合材料Co-TiO2/MoS2,利用该材料的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大的比表面积,负载上内吸磷抗体、固定上碱性磷酸酶,在进行检测时,由于碱性磷酸酶可以催化L-抗坏血酸-2-磷酸三钠盐AAP原位产生L-抗坏血酸AA,并进而为光电检测提供电子供体,再利用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定量结合对电子传输能力的影响,使得光电流强度相应降低,最终实现了采用无标记的光电化学方法检测内吸磷的光电传感器的构建。

    一种基于二维纳米材料构建的对硫磷传感器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198657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521134.7

    申请日:2016-07-05

    Applicant: 济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7/26 G01N27/3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致化学发光对硫磷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属于新型纳米功能材料与生物传感器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制备了一种新型二维纳米复合材料——二氧化钛/二硫化钼复合材料,即钴掺杂二氧化钛纳米方块原位复合二硫化钼的二维纳米复合材料Co-TiO2/MoS2,利用该材料的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大的比表面积,负载上对硫磷抗体,在进行检测时,由于钴掺杂二氧化钛可以催化过氧化氢原位生成O2,并与底液中的K2S2O8进行电化学反应,产生电致化学发光信号,再利用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定量结合对电子传输能力的影响,使得电流强度降低,从而降低发光强度,最终实现了采用无标记的电致化学发光方法检测对硫磷的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器的构建。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