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145192B
公开(公告)日:2017-08-04
申请号:CN201610521339.5
申请日:2016-07-05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H01L31/02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贵金属掺杂、成本低、制备简单、光电活性高的二维纳米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在铜插层的二硫化钼纳米片上原位复合铜掺杂的二氧化钛纳米片材料,一锅法制备了铜掺杂二氧化钛纳米方块原位复合二硫化钼的二维纳米复合材料Cu‑TiO2/MoS2。所制备的Cu‑TiO2/MoS2可应用于太阳能光伏电池制备、光电化学传感器构建以及光催化水分解制氢、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等领域。本发明属于新型纳米功能材料与绿色能源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6932568A
公开(公告)日:2017-07-07
申请号:CN201710137381.1
申请日:2017-03-09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33/543 , G01N21/7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5438 , G01N21/7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界面转化电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发明利用聚苯胺金纳米复合物为基底,结合载体聚多巴胺微球独特的吸附功能,将电化学发光半导体纳米材料固载到电极的界面,得到很好的发光信号。同时利用聚多巴胺微球和聚苯胺金纳米复合物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固定抗体,然后将ITO玻璃高温煅烧。此技术不仅操作简便,制得的传感器有较好的电化学发光性能,而且还实现了对不同生物标志物的检测信号进行长久保存,解决了纳米材料及生物分子缺乏简单而有效的电极固定方法等问题。该方法可以适用于多种生物标志物免疫传感器的制备,在科研和临床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6404756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10802000.2
申请日:2016-09-05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21/76 , G01N33/574 , G01N33/54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76 , G01N33/5438 , G01N33/54386 , G01N33/5748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graphene/Fe3O4@Au/CeO2/TiO2的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电化学发光传感器领域,以CeO2/TiO2为电化学发光信号源,利用纳米多孔材料graphene/Fe3O4@Au优良的生物兼容性和大的比表面积增加抗体的固载量,根据电化学发光信号强度的不同,实现对肺癌标志物的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6198668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521786.0
申请日:2016-07-05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27/30 , G01N27/327 , G01N33/531 , G01N33/54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7/305 , G01N27/3278 , G01N33/531 , G01N33/54346 , G01N2496/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电化学内吸磷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属于新型纳米功能材料与生物传感器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制备了一种新型二维纳米光电材料——钴掺杂二维纳米光电材料,即钴掺杂二氧化钛纳米方块原位复合二硫化钼的二维纳米复合材料Co-TiO2/MoS2,利用该材料的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大的比表面积,负载上内吸磷抗体、固定上碱性磷酸酶,在进行检测时,由于碱性磷酸酶可以催化L-抗坏血酸-2-磷酸三钠盐AAP原位产生L-抗坏血酸AA,并进而为光电检测提供电子供体,再利用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定量结合对电子传输能力的影响,使得光电流强度相应降低,最终实现了采用无标记的光电化学方法检测内吸磷的光电传感器的构建。
-
公开(公告)号:CN106198657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521134.7
申请日:2016-07-05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27/26 , G01N27/3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7/26 , G01N27/3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致化学发光对硫磷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属于新型纳米功能材料与生物传感器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制备了一种新型二维纳米复合材料——二氧化钛/二硫化钼复合材料,即钴掺杂二氧化钛纳米方块原位复合二硫化钼的二维纳米复合材料Co-TiO2/MoS2,利用该材料的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大的比表面积,负载上对硫磷抗体,在进行检测时,由于钴掺杂二氧化钛可以催化过氧化氢原位生成O2,并与底液中的K2S2O8进行电化学反应,产生电致化学发光信号,再利用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定量结合对电子传输能力的影响,使得电流强度降低,从而降低发光强度,最终实现了采用无标记的电致化学发光方法检测对硫磷的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器的构建。
-
公开(公告)号:CN106145193A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610521362.4
申请日:2016-07-05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C01G39/06 , C01G23/053 , B82Y30/00 , H01L31/02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G39/06 , C01P2004/84 , C01P2006/40 , C01P2006/60 , H01L31/0224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贵金属掺杂、成本低、制备简单、高光电化学活性的双金属共掺杂二维纳米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在铁、锰共插层的二硫化钼纳米片上原位复合铁、锰共掺杂的二氧化钛纳米片材料,一锅法制备了铁、锰共掺杂二氧化钛纳米方块原位复合二硫化钼的二维纳米复合材料FeMn‑TiO2/MoS2。所制备的FeMn‑TiO2/MoS2可应用于太阳能光伏电池制备、光电化学传感器构建以及光催化水分解制氢、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等领域。本发明属于新型纳米功能材料与绿色能源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6145192A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610521339.5
申请日:2016-07-05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C01G39/06 , C01G23/053 , B82Y30/00 , H01L31/02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G39/06 , C01P2004/84 , C01P2006/40 , C01P2006/60 , H01L31/0224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贵金属掺杂、成本低、制备简单、光电活性高的二维纳米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在铜插层的二硫化钼纳米片上原位复合铜掺杂的二氧化钛纳米片材料,一锅法制备了铜掺杂二氧化钛纳米方块原位复合二硫化钼的二维纳米复合材料Cu‑TiO2/MoS2。所制备的Cu‑TiO2/MoS2可应用于太阳能光伏电池制备、光电化学传感器构建以及光催化水分解制氢、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等领域。本发明属于新型纳米功能材料与绿色能源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6053789A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610342904.1
申请日:2016-05-23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33/543 , G01N27/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54366 , G01N27/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石墨炔甲苯胺蓝复合材料的真菌毒素免疫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新型生物传感检测技术领域。石墨炔的sp杂化结构,使其具有无顺反异构体和高共轭等优点。同时利用甲苯胺蓝与石墨炔良好的π‑π共轭作用,实现了信号分子的牢固固定,减少了因结合不稳定造成的信号误差。因此,基于石墨炔甲苯胺蓝复合材料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实现了对真菌毒素的灵敏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5001852B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510304316.4
申请日:2015-06-08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三价铁离子的磁性芘丁酸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新型功能材料及分析化学技术领域。四氧化三铁具有较好的磁性,1‑芘丁酸具有较好的荧光性能,将两者复合,既能保持四氧化三铁的磁性,又能保持1‑芘丁酸的荧光性能,从而实现对三价铁离子的检测和分离,用于分析三价铁离子的检测限为0.01 mmol/L,线性范围0.5~300 mmol/L。
-
公开(公告)号:CN105807046A
公开(公告)日:2016-07-27
申请号:CN201610148514.0
申请日:2016-03-16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33/543 , G01N21/76 , G01N27/30 , G01N27/3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54306 , G01N21/76 , G01N27/305 , G01N27/327 , G01N33/5438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功能纳米材料构建的具备电致化学发光和光电化学双重信号发达策略的生物免疫传感器的制备方法,所制备的传感器操作简单、携带方便、检测快、成本低,可用于日常生产、生活等领域的对雌二醇的快速、灵敏检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