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测黄曲霉毒素的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器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198501B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610521138.5

    申请日:2016-07-05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致化学发光黄曲霉毒素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属于新型纳米功能材料与生物传感器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制备了一种新型二维纳米复合材料,即锰掺杂二氧化钛纳米方块原位复合二硫化钼的二维纳米复合材料Mn‑TiO2/MoS2,利用该材料的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大的比表面积,负载上黄曲霉毒素抗体,在进行检测时,由于锰掺杂二氧化钛可以催化过氧化氢原位生成O2,并与底液中的K2S2O8进行电化学反应,产生电致化学发光信号,再利用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定量结合对电子传输能力的影响,使得电流强度降低,从而降低发光强度,最终实现了采用无标记的电致化学发光方法检测黄曲霉毒素的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器的构建。

    一种双金属共掺杂二维纳米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145193B

    公开(公告)日:2017-06-30

    申请号:CN201610521362.4

    申请日:2016-07-05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贵金属掺杂、成本低、制备简单、高光电化学活性的双金属共掺杂二维纳米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在铁、锰共插层的二硫化钼纳米片上原位复合铁、锰共掺杂的二氧化钛纳米片材料,一锅法制备了铁、锰共掺杂二氧化钛纳米方块原位复合二硫化钼的二维纳米复合材料FeMn‑TiO2/MoS2。所制备的FeMn‑TiO2/MoS2可应用于太阳能光伏电池制备、光电化学传感器构建以及光催化水分解制氢、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等领域。本发明属于新型纳米功能材料与绿色能源技术领域。

    一种检测黄曲霉毒素的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器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198501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521138.5

    申请日:2016-07-05

    Applicant: 济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76 G01N27/3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致化学发光黄曲霉毒素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属于新型纳米功能材料与生物传感器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制备了一种新型二维纳米复合材料,即锰掺杂二氧化钛纳米方块原位复合二硫化钼的二维纳米复合材料Mn-TiO2/MoS2,利用该材料的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大的比表面积,负载上黄曲霉毒素抗体,在进行检测时,由于锰掺杂二氧化钛可以催化过氧化氢原位生成O2,并与底液中的K2S2O8进行电化学反应,产生电致化学发光信号,再利用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定量结合对电子传输能力的影响,使得电流强度降低,从而降低发光强度,最终实现了采用无标记的电致化学发光方法检测黄曲霉毒素的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器的构建。

    一种二维纳米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145192B

    公开(公告)日:2017-08-04

    申请号:CN201610521339.5

    申请日:2016-07-05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贵金属掺杂、成本低、制备简单、光电活性高的二维纳米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在铜插层的二硫化钼纳米片上原位复合铜掺杂的二氧化钛纳米片材料,一锅法制备了铜掺杂二氧化钛纳米方块原位复合二硫化钼的二维纳米复合材料Cu‑TiO2/MoS2。所制备的Cu‑TiO2/MoS2可应用于太阳能光伏电池制备、光电化学传感器构建以及光催化水分解制氢、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等领域。本发明属于新型纳米功能材料与绿色能源技术领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