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电类产品的可靠性度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22603A

    公开(公告)日:2012-10-10

    申请号:CN201210142227.0

    申请日:2012-04-28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机电类产品的可靠性度量方法,涉及专门适用于特定应用的数字计算的方法,是基于云理论的机电类产品可靠性度量方法,步骤是:获取机电类产品的广义应力数据和广义强度数据,并评估其可信性;建立机电类产品广义应力和广义强度的分布函数,并评估其可信性;建立机电类产品可靠度的可信性曲线;建立机电类产品可靠度的可信性云分布;显示输出机电类产品的可靠性度量结果。本发明无需区分随机变量和模糊变量,可在随机应力、随机强度、模糊应力、模糊强度的任意组合下使用,可靠度的可信性云分布蕴涵更多信息,多种不确定性给产品可靠性带来的影响由云的数字特征(Ex,En,He)体现,弥补了现有方法不能处理不完全可信性的不足。

    一种移动线材感应加热控制器

    公开(公告)号:CN101977456B

    公开(公告)日:2012-08-01

    申请号:CN201010272911.1

    申请日:2010-0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移动线材感应加热控制器,其包括CPU系统控制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数据适配模块、起动控制模块、脉冲形成模块和人机对话模块,CPU系统控制模块由INTEL80X86处理器、INTEL80X87浮点协处理器、DISKONCHIP电子盘和动态存储器构成;数据采集模块包括模拟量输入单元,开关量输入输出单元和计数器触发单元;数据适配模块由直流电压采集单元,模拟量采集适配单元,开关量输入输出适配单元和同步信号转换单元组成;起动控制模块包括起动控制逻辑单元和预磁化触发单元;数字脉冲形成模块包括同步信号整形,触发角计算,触发脉冲形成及功率放大单元;人机对话模块包括液晶显示和串行通讯单元。

    一种移动线材感应加热控制器

    公开(公告)号:CN101977456A

    公开(公告)日:2011-02-16

    申请号:CN201010272911.1

    申请日:2010-0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移动线材感应加热控制器,其包括CPU系统控制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数据适配模块、起动控制模块、脉冲形成模块和人机对话模块,CPU系统控制模块由INTEL80X86处理器、INTEL80X87浮点协处理器、DISKONCHIP电子盘和动态存储器构成;数据采集模块包括模拟量输入单元,开关量输入输出单元和计数器触发单元;数据适配模块由直流电压采集单元,模拟量采集适配单元,开关量输入输出适配单元和同步信号转换单元组成;起动控制模块包括起动控制逻辑单元和预磁化触发单元;数字脉冲形成模块包括同步信号整形,触发角计算,触发脉冲形成及功率放大单元;人机对话模块包括液晶显示和串行通讯单元。

    漏电保护器可靠性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645159A

    公开(公告)日:2005-07-27

    申请号:CN200410094145.9

    申请日:2004-12-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漏电保护器可靠性试验装置,由试验控制柜,试品柜,带有移出式操作机构的调温调湿箱组成;试验控制柜包括工业控制用计算机和触头状态检测电路以及漏电电流调节电路;试品柜包括漏电保护器试品、试品手柄操作机构和手柄合/分闸驱动电路;本装置利用工业控制用计算机、触头状态检测电路和数据采集电路等模块化电路对漏电保护器的手柄操作、操作机构操作及触头接触可靠性以及漏电保护可靠性进行自动操作与测试。本发明解决了如何用工控机控制漏电保护器的合/分闸操作,以及准确判断在合/分闸操作过程中,漏电保护器内部操作机构及电气连接的真实的可靠性水平等问题。

    漏电突变动作无死区断路器及其运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604419A

    公开(公告)日:2005-04-06

    申请号:CN200410072623.6

    申请日:2004-1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漏电突变动作无死区断路器及其运行方法,包括单片机、零序电流互感器、漏电信号放大电路、电源、漏电脱扣器和空气断路器,其中单片机的操作程序为:(1)初始化,(2)测剩余电流的幅值和相角,(3)判断剩余电流是否大于动作值,大于时发出漏电脱扣指令,(4)计算突变漏电电流值,(5)判断突变漏电电流值是否大于动作值,大于时发出漏电脱扣指令。该指令使漏电脱扣器动作,带动空气断路器切断故障电路,得到漏电突变动作无死区保护。本发明还可添加漏电模拟发生电路和/或漏电电流显示电路辅助组成部分,还可以对漏电电流进行三相分解,并通过数码管分别显示出各相漏电电流,方便了对各相漏电情况的分析与判断,找出最大漏电相线。

    漏电自动跟踪保护器及其运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604418A

    公开(公告)日:2005-04-06

    申请号:CN200410072622.1

    申请日:2004-1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漏电自动跟踪保护器及其运行方法,它包括空气断路器或继电器、单片机、零序电流互感器、漏电信号放大电路和电源组成部分,其中单片机具有以下的操作程序:(1)初始化;(2)测漏电电流的幅值和相角;(3)计算漏电电流的变化值;(4)判断漏电电流变化值是否大于10%的漏电动作阈值;(5)判断小于10%的漏电动作阈值的持续时间;(6)改变动作阈值。在漏电电流达到或超过漏电动作电流阈值时,单片机发出漏电脱扣命令,触发可控硅使空气断路器或继电器动作,空气断路器或继电器切断故障电路,故障漏电得到保护。本发明也可以添加漏电模拟发生器、和/或漏电电流显示电路、和/或频率检测电路辅助组成部分。

    触点动态接触电阻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269C

    公开(公告)日:2004-12-15

    申请号:CN02148635.2

    申请日:2002-11-14

    Abstract: 触点动态接触电阻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属于低压电器产品触点的动态接触电阻测试装置和测试方法。本发明解决了动态接触电阻的精确测试问题,它包括触点动态接触电阻测试电路、试品驱动控制电路、调温调湿箱和工业控制用计算机,其连接方式是:工业控制用计算机分别与触点动态接触电阻测试电路、试品驱动控制电路相连,触点动态接触电阻测试电路与试品触点相连,试品驱动控制电路与试品线圈相连。该装置采用蓄电池降低电压波动,测试时触点上施加较大短时脉冲电流,解决了精确测试问题。该装置操作简便,实现了自动测试。可用于各接触器、继电器厂,提高生产产品的可靠性,并使应用这些产品的控制系统少出故障,从而带来重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带有视频监测功能的IGBT模块结构可靠性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324468B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1610815514.1

    申请日:2016-09-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有视频监测功能的IGBT模块结构可靠性试验装置,其技术特点是:包括电源模块、伸缩模块、智能控制模块、滑动模块、转动模块和采集模块;所述电源模块与其他模块相连接提供电能,所述智能控制模块与伸缩模块、滑动模块、转动模块和采集模块相连接实现试验控制功能。本发明设计合理,其采用视觉传感器来采集IGBT模块内部芯片、焊料层及铜层在试验过程中的不断变化,确定哪些部位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发现IGBT内部结构的逐步变化,并能够在IGBT失效后,明确确定引起其失效的部位。

    一种电动汽车用IGBT模块累积损伤度计算以及寿命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528987B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610954754.X

    申请日:2016-11-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用IGBT模块累积损伤度计算以及寿命预测方法,其技术特点包括以下步骤:设定整车参数、IGBT模块相关参数、路面滚动摩擦系数和风阻系数;拟合速度‑结温均值关系曲线和速度‑结温波动幅值关系曲线;实时获取电动汽车行驶速度‑时间数据和路面坡度数据;判定车辆行驶速度变化情况及爬坡状况,分别按二种模式计算IGBT累积损伤度进而得到IGBT模块总累积损伤度;预测IGBT模块的寿命时间和寿命里程。本发明可在电动汽车的运行情况与IGBT模块的工作状态之间建立直接的联系,直接计算出IGBT模块的结温数据和IGBT模块累积损伤度,可用于研究环境温度、路面坡度、行驶加速度等因素对电动汽车用IGBT模块使用寿命的影响,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一种相互联动的追踪式光伏发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452321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0959298.8

    申请日:2016-10-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S20/32 F24S50/20 H02S40/20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相互联动的追踪式光伏发电装置,该装置包括主动式光伏电池板角度调整模块、从动式光伏电池板角度调整模块、太阳位置检测模块、反向机械联动模块、同向机械联动模块、可拆卸式连接模块和支撑模块;每一个主动式光伏电池板角度调整模块、从动式光伏电池板角度调整模块、太阳位置检测模块的底部都分别与一个支撑模块相连;太阳位置检测模块、1-3个从动式光伏电池板角度调整模块与主动式光伏电池板角度调整模块相连。本发明中既能保持光伏电池板姿态的稳定,又能根据太阳位置检测模块所检测到的太阳位置对光伏电池板朝向的角度进行快速和准确地调整,增加了本发明工作状态时的稳定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