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任务切换方法、计算机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09257432B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申请号:CN201811191051.1

    申请日:2018-10-12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物联网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任务切换方法、计算机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动态终端当前的位置信息;根据动态终端当前的位置信息和当前的资源状态,接收并执行动态终端上传的待执行任务;当判定动态终端当前的位置满足预设的切换条件时,判断待执行任务是否已完成;若否,则根据预设的基于贪婪算法的计算切换策略将未完成的待执行任务切换至另一边缘服务器继续执行,直至待执行任务完成将任务执行结果返回动态终端;若是,则将任务执行结果返回给动态终端。本发明方法可在动态环境下,合理有效地利用边缘的空闲资源执行动态终端上传的任务,并确保在任务完成的同时,可综合降低任务完成所需的时间、能耗和成本。

    一种聚乙二醇/羟丙基纤维素碳纳米管复合固-固相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804301A

    公开(公告)日:2020-02-18

    申请号:CN201911262973.1

    申请日:2019-12-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乙二醇/羟丙基纤维素碳纳米管复合固-固相变材料,由聚乙二醇(PEG)、异氰酸酯(MDI)、羟丙基纤维素(HPC)通过化学接枝反应制得,相变材料在80-120℃条件下,发生相变,保温1-2小时仍然保持稳定的固态,且没有小分子泄露;相变材料的相变过程为固-固相变,相变温度为32-54℃,相变焓值为99.5-130.8 J/g,导热率为0.2494-0.5239 W/m.K。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NCO-PEG预聚物的制备;2)交联聚合物的制备;3)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解决相变过程中的泄漏问题;2、合成路线简单、无污染;3、具有良好的热储能特性和热稳定性;4、有效的改善了相变材料的导热率,导热率从0.2494 W/m.K提升到了0.5239 W/m.K,提高热量的利用率。

    一种预防电动自行车进入机动车道行驶的组合提醒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363064A

    公开(公告)日:2018-08-03

    申请号:CN201810163124.X

    申请日:2018-02-26

    Inventor: 王涛 彭琼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防电动自行车进入机动车道行驶的组合提醒装置,包括单片机、超声波发射电路、超声波接收电路、震动器、扬声器、指示灯、电源;所述单片机、超声波发射电路、超声波接收电路、扬声器和电源安装在电动自行车前端;所述指示灯为黄色灯,设置在电动自行车后侧,所诉振动器安装在右侧手柄中,起到提醒驾驶人员的辅助作用;其中所述单片机分别与超声波发射电路、超声波接收电路、震动器、扬声器、指示灯、电源连接,单片机与扬声器之间还设有语言芯片。该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便于实施,从技术上解决看在不影响正常行驶车辆通过的同时,提醒电动自行车驾驶人员不要进入机动车道这一管理难题。

    一种城市道路车辆换道意图识别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669775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626861.0

    申请日:2024-11-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智慧交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城市道路车辆换道意图识别系统及方法,包括数据采集与处理模块、特征提取模块和意图识别模块,通过三个模块的协同工作进行换道意图识别,具体为数据采集与处理模块收集来自多种传感器的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并用Savitzky‑Golay滤波器对传感器数据进行平滑处理。特征提取模块针对目标特征提取不充分的问题,使用Transformer编码器捕捉输入数据中不同特征之间的关系,提取与换道意图相关的重要特征。意图识别模块使用结合注意力机制的BiGRU模型对重要特征进行权重匹配最后利用Softmax函数计算出目标车辆的驾驶意图;各模块的处理过程形成了换道意图识别方法。本发明提升了换道意图的识别准确性和实时性。

    一种V2X环境下无信控交叉口机动车-行人碰撞风险多融合预警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600841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795413.3

    申请日:2024-12-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V2X环境下无信控交叉口机动车‑行人碰撞风险多融合预警方法,本发明聚焦于无信号交叉口场景下车辆与行人之间的潜碰撞预警问题,引入多融合预警,增强对行人轨迹的预测效能和鲁棒性,从而在无信号交叉口环境中显著提升检测与预警的准确性:本发明融合了蒙特卡洛算法、Social GAN、Attention机制和椭圆缓冲域的多维度预警框架,显著提高了潜在碰撞的检测能力。针对行人运动轨迹的不确定性,采用Multi‑HeadAttention机制对Social GAN模型进行优化,强化时序预测能力,并解决梯度部分消失问题,使得行人轨迹预测更为精准。并为解决预警算法复杂度和精确度之间的平衡问题,利用动态调整缓冲区域的K值,实现算法功能的双重性,降低了计算冗余,确保了碰撞点的精确识别。

    一种基于交叉口全息数据的单点交通信号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691167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253243.7

    申请日:2022-10-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交通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交叉口全息数据的单点交通信号控制方法,构建包含多个智能体的深度强化学习模型,再使用MARDDPG算法进行神经网络训练,最后使用训练完成的神经网络进行信号控制,区别于传统的交通检测技术,本发明充分利用交叉口全息数据能够将交通需求完全表达出来,同时采用MARDDPG算法的深度强化学习,每个智能体单独控制每个相位,单个智能体之间进行协同优化,更容易达到交叉口控制效率最优,进一步的,由于智能体单独控制每个相位,每个智能体的状态空间较小,结果收敛较快,能有效以及更精确地控制交通信号。

    基于GNSS智能化深水高墩处桥梁检测与病害治理装置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467230A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11299218.2

    申请日:2022-10-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GNSS智能化深水高墩处桥梁检测与病害治理装置与方法,该装置通过上支座固定台、下支座工作台及GNSS系统三区域组成,上支座固定台与下支座工作台之间通过活动式云梯相连,GNSS接收机分别与第一控制器、第二控制器连接,动态测量上支座固定台、下支座工作台对应固定部位的三维坐标,以确认病害的里程桩号及部位,上支座固定台通过液压支撑器固定在桥面上,设备前后移动过程中当桥面厚度变化时,通过控制下支座工作台整体升降液压机来调节中轴距离,以适应不同桥面厚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施工覆盖率,GNSS接收机可动态测出检测部位的三维坐标,及时确定病害部位。该设备具有工作效率高、操作便捷、工作覆盖面广、智能高效的优点。

    一种基于原位制备Bi-Mo-CNTs的镁基复合制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353884B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110812958.0

    申请日:2021-07-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Bi‑Mo‑CNTs镁基复合制氢材料,由Mg粉和Bi2MoO6/CNTs混合球磨制得,所述Bi2MoO6/CNTs由可溶性Bi盐、可溶性Mo酸盐水热法制备Bi2MoO6负载在CNTs上制得;Bi2MoO6/CNTs的微观形貌为微米级微球,微球由絮状物负载纳米级晶体组成,其中,Bi2MoO6/CNTs的尺寸为10‑30μm的微球,Bi2MoO6尺寸为100‑200nm的纳米级晶体。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Bi2MoO6/CNTs的制备;2)Bi‑Mo‑CNTs镁基复合制氢材料的制备。作为水解制氢材料的应用,Bi‑Mo‑CNTs镁基复合制氢材料与3.5%NaCl溶液反应产氢量为826.7‑860.9 mLg‑1,产氢率可达95.3‑99.2%,表观活化能为23‑24 KJ·mol‑1。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