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265492C
公开(公告)日:2006-07-19
申请号:CN03145063.6
申请日:2003-07-02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6 , H01M8/02 , H01M8/0258 , H01M8/0265 , H01M8/241 , H01M8/2457 , H01M8/2483 , H01M2008/1095 , Y02P70/5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分子电解质型燃料电池及其隔板的制造方法,不会发生在隔板的多支管孔的开口边缘部上产生毛刺,阻碍气体流路和多支管孔之间气体的流通,使电池特性降低的不良情况。在隔板的各多支管孔的气体流路一侧的开口边缘部上设置深度与上述气体流路相同或比其深的台阶部。上述台阶部具有在多支管孔一侧深度变深的锥部。
-
公开(公告)号:CN1519969A
公开(公告)日:2004-08-11
申请号:CN200410002914.8
申请日:2004-01-20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M8/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179 , H01M8/0258 , H01M8/0263 , H01M8/0267 , H01M8/04298 , H01M8/04746 , H01M8/241 , H01M8/2457 , H01M8/2483 , H01M8/2484 , H01M2008/1095
Abstract: 一种包括单元电池组的燃料电池,每个单元电池包括:氢离子导电聚合物电解质膜;中间插入所述聚合物电解质膜的阳极和阴极;具有气体流路的阳极侧导电隔板,所述气体流路用于输入燃料气体到所述阳极并从其中排出;及具有气体流路的阴极侧导电隔板,所述气体流路用于输入氧化剂气体到所述阴极并从其中排出。其中所述阳极侧隔板和阴极侧隔板中的至少一个在其一个面上具有多个独立气体流道,所述气体流道构成所述气体流路。当所述燃料电池在低负载下操作时,所述燃料气体或氧化剂气体被输入所述多个独立气体流道中的一个或多个,从而所述燃料电池能获得足够的气体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460305A
公开(公告)日:2003-12-03
申请号:CN02800991.6
申请日:2002-04-02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67 , H01M8/0247 , H01M8/0263 , H01M8/04007 , H01M8/04029 , H01M8/04126 , H01M8/04156 , H01M8/04358 , H01M8/04365 , H01M8/04559 , H01M8/04761 , H01M8/04768 , H01M8/241 , H01M8/2457 , H01M8/2465 , H01M8/2483 , H01M8/2484 , H01M2008/1095 , H01M2300/0082
Abstract: 由于从端板散热,在端板的原电池和其他部分的原电池的温度上产生差异,有可能产生输出降低。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不对其他原电池的输出电压产生影响地避免最靠近端板处的原电池的电压降低的高分子电解质型燃料电池。本发明的高分子电解质型燃料电池具备经由导电性隔板将由高分子电解质膜和隔着上述电解质膜的阳极和阴极构成的单位原电池叠层而成的原电池叠层体,夹持上述原电池叠层体的一组集电板和一组端板,以及设置在上述导电性隔板的内部、冷却单位原电池的冷却剂流路;在至少一方的端板和位于最靠近该端板处的单位原电池之间的导电性隔板在内部不具有冷却剂流路。
-
公开(公告)号:CN1405916A
公开(公告)日:2003-03-26
申请号:CN02131538.8
申请日:2002-09-1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26 , H01M8/0221 , H01M8/0247 , H01M8/0267 , H01M8/0276 , H01M8/04029 , H01M8/04126 , H01M8/241 , H01M8/2457 , H01M8/248 , H01M8/2483 , H01M8/2485 , H01M2300/0082
Abstract: 作为固体高分子型燃料电池的构成要素的端板,由于通过金属板的切削加工制作时难以降低成本,重量大,且在端板的歧管内表面与气体和冷却水夹接触,从耐腐蚀性的角度出发对燃料电池的实用化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在本发明中,通过采用利用树脂中心材料的端板,特别是注射模塑成形体制作的端板,可以降低成本并且轻量化,进而,通过将集电板插入端板内成形,使树脂包围集电板的歧管侧的内表面,可以大幅度地改善耐腐蚀性。
-
公开(公告)号:CN1388998A
公开(公告)日:2003-01-01
申请号:CN01802453.X
申请日:2001-08-10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28 , H01M4/9083 , H01M8/0204 , H01M8/0206 , H01M8/0213 , H01M8/0247 , H01M8/0254 , H01M8/0256 , H01M8/0263 , H01M8/0267 , H01M8/0269 , H01M8/0273 , H01M8/04029 , H01M8/04552 , H01M8/242 , H01M8/2457 , H01M8/2483 , H01M2300/0082
Abstract: 一种高分子电解质型燃料电池,它具有:氢离子传导性高分子电解质膜、夹住上述氢离子传导性高分子电解质膜的阳极和阴极、具有向上述阳极提供燃料气体的气体流路的阳极侧导电性隔板、以及具有向上述阴极提供氧化剂气体的气体流路的阴极侧导电性隔板。上述阳极侧以及阴极侧导电性隔板,是长方形,分别在其一方的长边侧设置入口侧的氧化剂气体用集流孔、在另一方的长边侧设置出口侧的氧化剂气体用集流孔,燃料气体用集流孔以及冷却水用集流孔的入口侧以及出口侧分别设置在不同的短边侧,燃料气体用集流孔以及冷却水用集流孔相向设置,并且,氧化剂气体用集流孔、燃料气体用集流孔以及冷却水用集流孔,它们的开口形状相互不同。
-
公开(公告)号:CN102150311B
公开(公告)日:2014-10-29
申请号:CN200980135738.6
申请日:2009-09-1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65 , H01M8/026 , H01M8/0263 , H01M8/0267 , H01M8/241 , H01M2008/1095
Abstract: 本发明的高分子电解质型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具备膜电极组件(5)和第一隔板(6a)和第二隔板(6b),膜电极组件(5)具有夹持高分子电解质膜(1)的比周边部位于内侧的部分的一对电极(4a,4b),在第一隔板(6a)的一个主面上形成有第一反应气体通道(8),在第二隔板(6b)的一个主面上以具有第二肋部(12)的形式形成有第二反应气体通道(9),第一反应气体通道(8)被形成为,其上游部(18b)上的第一反应气体通道宽度相对于第二肋部(12)的比例大于其下游部(18c)上的第一反应气体通道宽度相对于第二肋部(12)的比例,并且,其上游部(18b)上的第一反应气体通道宽度相对于第二肋部(12)的比例成为规定比例。
-
公开(公告)号:CN102007634B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0980113801.6
申请日:2009-05-18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6 , H01M8/0263 , H01M8/0265 , H01M2008/109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用隔板及具备该隔板的燃料电池。本发明的燃料电池用隔板为板状,具有反应气体供给用歧管孔(21)、反应气体排出用歧管孔(22)、沟槽状的第1反应气体流路(131)、一条以上的沟槽状的第2反应气体流路(132,133);第1反应气体流路(131)具有第1部分(41)和位于该第1部分(41)的下游侧的第2部分(51);第1反应气体流路(131)的至少包含所述第1部分的连续的第1特定部分(81)的截面积以及/或者第1反应气体流路(131)的至少从下游端连续的第2特定部分(82)的截面积被形成为比第2反应气体流路(132,133)的截面积小。
-
公开(公告)号:CN101636867B
公开(公告)日:2012-08-29
申请号:CN200880008521.4
申请日:2008-03-17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65 , H01M8/0258 , H01M8/026 , H01M8/0263 , H01M8/0267 , H01M8/04291 , H01M8/1007 , H01M8/241 , H01M8/2457 , H01M2008/109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分子电解质型燃料电池及具备它的燃料电池堆,该高分子电解质型燃料电池具备:膜-电极接合体(10),其具有高分子电解质膜(1)和夹着该高分子电解质膜(1)的周缘部的更内侧的部分的一对电极(4、8);导电性的第一分隔件(30),其以与膜-电极接合体(10)接触的方式设置,并形成为在一个主面上槽状的第一反应气体通路(37)弯曲;导电性的第二分隔件(20),其以与膜-电极接合体(10)接触的方式设置,并形成为在一个主面上槽状的第二反应气体通路(27)弯曲,第一反应气体通路(27)形成为:至少在从其上游端最先与电极(8)接触的部分、和从第二反应气体通路(27)的上游端最先与电极(4)接触的部分之间(下面,称为第一分隔件(30)的最上游部(8C))形成的通路的宽度比在该第一分隔件(30)的最上游部(8C)以外形成的通路的宽度小。
-
公开(公告)号:CN102341945A
公开(公告)日:2012-02-01
申请号:CN201080010443.9
申请日:2010-02-26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47 , H01M8/0258 , H01M8/0263 , H01M8/0267 , H01M8/04119 , H01M2008/1095
Abstract: 本发明的燃料电池用隔板为板状,且具备在厚度方向上贯通并提供反应气体的第1气体歧管孔(51)、在厚度方向上贯通并排出反应气体的第2气体歧管孔(52)、形成于一个主面且一端被连接于第1气体歧管孔(51)、另一端被连接于第2气体歧管孔(52)的1个以上的沟槽状的第1主气体流路(18)、形成于一个主面且其一端被连接于第1气体歧管孔(51)以及第2气体歧管孔(52)中的至少一者的沟槽状的第1辅助气体流路(28)、形成于一个主面且一端从第1辅助气体流路(28)进行分支、另一端被封闭的沟槽状的第2辅助气体流路(38)。
-
公开(公告)号:CN102017253A
公开(公告)日:2011-04-13
申请号:CN200980113861.8
申请日:2009-05-18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63 , H01M8/0258 , H01M8/026 , H01M8/0265 , H01M8/241 , H01M8/2457 , H01M8/2483 , H01M2008/109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用隔板,为板状的燃料电池用隔板,具备反应气体供给用歧管孔(21)、反应气体排出用歧管孔(22)、沟槽状的第1反应气体流路(131)、一条以上的沟槽状的第2反应气体流路(132,133);第1反应气体流路(131)具有第1部分(41)和位于该第1部分(41)的上游侧的第2部分(51),从第1反应气体流路(131)的上游端连续的部分以及/或者从第1反应气体流路(131)的至少第1部分(41)开始下游侧的部分的截面积被形成为比第2反应气体流路(132,133)的截面积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