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元翼型非线性颤振时域模型的建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837677A

    公开(公告)日:2020-02-25

    申请号:CN201911087072.3

    申请日:2019-11-08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元翼型非线性颤振时域模型的建模方法,以一个舵叶连接一个扭簧的系统为对象,对系统进行简化,基于MSTMM推导弯扭耦合梁传递矩阵;确定各元件传递矩阵,拼装成总传递矩阵,建立系统整体动力学模型;令传递矩阵中刚心与质心重合,求解动力学模型,得到二元颤振模型的关键参数,即舵叶纯弯、纯扭频率;取3/4叶片展长处的截面,建立两元翼型非线性颤振模型;求解二元翼型非线性颤振模型,求得其时域响应;本发明采用MSTMM计算出二元颤振模型所需的关键动力学参数,即舵系统纯弯、纯扭频率,提出考虑间隙非线性和几何非线性的二元翼型颤振模型的建模思路,为舵系统非线性水弹性研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技术途径。

    基于加权交叠的可快速计算湍流功率谱密度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308341A

    公开(公告)日:2019-02-05

    申请号:CN201811099199.2

    申请日:2018-09-20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加权交叠的可快速计算湍流功率谱密度的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1)设定热线风速仪采样频率,采集测点的脉动风速,测得有限长度的湍流功率谱密度信号;2)定义测量信号中相邻两点采样的时间间隔T,所需分析信号频带宽度表示为ω至Nmaxω,3)对测量信号进行加矩形窗分段处理,处理后的数据段记为u(t),每个数据段中采样个数为N,N=1/(nωT)且取整,4)求出最新时刻湍流功率谱密度信号中频率为nω的余弦和正弦的幅值,再求出此时频率为nω的幅值、功率和功率谱密度,5)将各数据段平均后得到频率为nω的功率谱密度;6)依次计算出各频率下的整个数据段的功率谱密度并作图。该方法可减少计算步骤,同时兼顾降低噪声,改善方差特性。

    一种吸气式直流低速风洞降噪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40412B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010473052.6

    申请日:2020-05-29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气式直流低速风洞降噪处理方法,借鉴风洞设计理论经验、空气动力学、气动声学的基础,在原有的吸气式低速直流风洞基础上,风机管道内来流方向加装消声器,消声器和风洞原有管道采用密封橡胶圈结合卡套连接的方式软连接,风洞利用两支撑架固定后,施工时仅需将原试验段后移,并将卡件固定在定位槽中,高效率的完成风洞扩散段与收缩段拆卸,避免了大范围的移动性施工。同时通过软连接及加装阻尼减振器,进一步减小振动噪声。利用本发明方法,风洞改造的整体工作量减轻,且施工时的所需工具较少,难度较低,同时较低的改造成本及较少的基建面积对低速风洞设计及推广使用,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和实际意义。

    一种仿海豹胡须的风力机塔柱及其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989893B

    公开(公告)日:2023-05-19

    申请号:CN201910404364.9

    申请日:2019-05-15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仿海豹胡须的风力机塔柱及其设计方法,塔柱轴线垂直于地面,在风力机塔柱的高度方向交替设有倾斜于水平面的椭圆一和椭圆二,相邻椭圆一与椭圆二中心点之间的距离相等,风力机塔柱半高处的中心位置为椭圆一,风力机塔柱半高处上方的各椭圆相对于相邻的下一个椭圆以风力机塔柱轴线为中心依次逆时针旋转角度λ;风力机塔柱半高处下方的各椭圆相对于相邻的上一个椭圆以风力机塔柱轴线为中心依次顺时针旋转角度λ,相邻椭圆一与椭圆二对应的相位点通过光滑弧面依次相连构成风力机塔柱的外表弧面。各椭圆旋转角度λ=2°~5°。本发明的风力机塔柱可减轻旋转叶片的尾流与塔柱之间产生的非定常流动干涉,降低低频气动噪声,提高输出功率。

    带聚能的费马螺旋桨叶海流能发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352458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210092935.1

    申请日:2022-01-26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新能源发电领域内的一种带聚能的费马螺旋桨叶海流能发电装置,包括聚能机构和发电机构,聚能机构设置在发电机构旁,聚能机构为前端加工成喇叭形的圆筒,圆筒内沿轴向设置有多个导流板,发电机构包括可转动的套设在立柱外周的套筒,套筒上安装有多个费马螺旋桨叶,桨叶根据费马螺线方式沿轴向扭转拉伸形成,桨叶为中部宽两侧窄的片状结构,桨叶的根部经下连接座与套筒固定连接,桨叶的上部经上连接座与套筒固定连接,支柱的底部安装在底座上,底座上安装发电机,发电机套设在套筒下端,套筒的转动带动发电机发电,本发明启动简单,提高发电功率,噪声低,转速较低,减小了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

    一种塔筒尾涡能量捕获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217264A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110591194.7

    申请日:2021-05-28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塔筒尾涡能量捕获装置,包括水下塔筒和液压马达发电机组件,所述水下塔筒上轴向设有可周向转动的上摆臂组件和下摆臂组件;所述上摆臂组件与所述下摆臂组件之间设有可俯仰运动的振荡水翼系统;所述塔筒内设有至少两组摆动液压结构,两所述摆动液压机构上分别啮合连接有上摆臂组件和下摆臂组件;且两摆动液压机构与所述液压马达发电机组件电连接,上摆臂组件和所述下摆臂组件分别包括螺接在塔筒上的上摆臂前套筒、上摆臂后套筒、下摆臂前套筒以及下摆臂后套筒。解决了传统的潮能捕获装置基本上都需要独立的支撑结构固定于海底,安装、维护成本较高,且由于靠近海底,潮流流速较慢,限制了其能量捕获性能的发挥的问题。

    一种超大型风力机的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75413A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2110411563.X

    申请日:2021-04-16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大型风力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实现风力机从迎风状态调整到背风状态的迎背风切换控制策略。迎背风切换策略通过对风力机偏航运动和变桨运动的控制可以实现风力机从迎风状态切换到背风状态。从而允许风力机以背风状态运行,增大叶片与塔筒间隙,提高运行的工作区间,在大风下实现卸载,适应极端气候。因此,风力机可以采用更轻、更柔的叶片,降低了风轮及整机质量,降低了度电成本。

    一种带整流通气板的电风扇
    5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412155A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2010294633.3

    申请日:2020-04-15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整流通气板的电风扇,包括电风扇本体、扇叶、整流网罩、整流通气板,所述扇叶转动连接安装于所述电风扇本体上,所述整流网罩固定安装于所述电风扇本体上,所述整流通气板位于扇叶的下风向,所述整流网罩位于整流通气板的下风向,所述整流网罩上设置有若干透气网孔,所述整流通气板上设置有若干整流通道,所述整流通道贯穿所述整流通气板,气流经过扇叶后,通过整流通气板,再流过整流网罩后吹出。该电风扇在扇叶的下游安装有整流装置,能够降低电风扇的出风紊流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有扇叶的电风扇出风品质低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