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026148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0917856.9
申请日:2024-07-10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21/60 , G06F11/14 , G06N3/0464 , G06N3/09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信息管理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方法包括,通过延迟优化算法中的拥塞控制算法进行信息的高效传输,构建信息传输单元;应用HDFS分布存储技术对信息传输单元传输的各类信息进行存储,构建信息存储单元;应用深度学习网络中的DPTCN模型执行信息处理任务中关键的特征提取和信息转换,构建信息处理单元;通过应用信息挖掘和强化学习技术,识别出充电资源信息中的模式和关联,构建信息分析单元;通过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模型进行信息安全防护构建信息安全单元,基于阿里云备份服务进行信息的备份与恢复构建信息备份恢复单元。本发明解决已有充电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升充电资源信息传输和处理效率、安全性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783476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739564.0
申请日:2024-06-07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充电站充电调控方法及系统,涉及充电基础设施管理技术领域,包括通过充电站充电调控架构云平台对各个充电站的调控关系进行分析,并形成架构连接树模型;根据调度需求指令生成调度需求标签和调度清单,随机优化一组调度时间集合;对需求时间进行时间区间的对应映射,生成区间充电站集合,验证随机优化满足条件并生成随机优化样本调度清单集合;根据随机优化样本清单集合,输出随机优化波动值最小时的调度时间集合。本发明提供的基于人工智能的充电站充电调控方法提高了调度方案的精确性和可靠性,优化充电站的资源分配,提高整体调度效率,本发明在灵活性、充电站效率和负荷波动方面都取得更加良好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586193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739565.5
申请日:2024-06-07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0 , G06Q50/06 , G06F17/18 , G06F111/06 , G06F111/04 , G06F113/04 , G06F11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模拟退火粒子群算法的电车充放电调控方法及系统,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包括分析电网运行的安全稳定性和充放电过程中的电池老化成本及充电成本;结合分析点构建目标函数,并进行条件约束;通过模拟退火粒子群算法对充放电调控进行寻优。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模拟退火粒子群算法的电车充放电调控方法通过需求分析,提升了电网稳定性、降低电池老化成本和优化充电成本,减少了电网运行的不稳定性,提高了电网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通过构建目标函数,提升了电网负荷管理和用户经济效益,通过模拟退火粒子群算法,提高了调控策略的有效性和稳定性,本发明在稳定性、经济效益和有效性方面都取得更加良好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137467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162539.0
申请日:2024-02-05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电动汽车换电站电池充放电规律的调控方法及系统,涉及电动汽车能源管理技术领域,包括构建电动汽车充放电负荷模型,构建电动汽车电池充放电负荷误差目标函数;基于蒙特卡洛法,构建电动汽车电池充电模型;对电动汽车换电站电池的充放电负荷进行预测和分析优化,输出最优电动汽车换电站电池充放电规律的调控方案。本发明所述方法构建电动汽车充放电负荷模型,使得电动汽车充电策略符合实际出行和使用模式,构建电动汽车电池充电模型,提供一种有效的充电需求预测工具,模型的高适应性降低能源浪费,最优电动汽车换电站电池充放电规律的调控方案,通过精确的数据分析,调整充电站运营,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电动汽车使用模式。
-
公开(公告)号:CN116945925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720659.3
申请日:2023-06-16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Inventor: 吴晓锐 , 李小飞 , 周柯 , 肖静 , 李志恒 , 韩帅 , 林锐 , 卓浩泽 , 龚文兰 , 莫宇鸿 , 陈卫东 , 吴剑豪 , 侯莉婕 , 吴宁 , 陈绍南 , 郭敏 , 张龙飞 , 郭小璇 , 卢健斌
IPC: B60L53/124 , H02J50/90 , H02J50/60 , H02J50/12 , G01B21/00 , G01V9/00 , G01M17/0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的位置偏移与金属异物检测系统,地面端和车载端之间配置有双向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在地面端线圈上还配置有阵列式异物检测线圈,在执行金属异物检测时,分别采集每个异物检测子线圈的检测电压,并以原点中心对称位置上的两个异物检测子线圈的检测电压之和后作为一组参考电压,通过分析8组参考电压的变化情况实现金属异物检测,在4个顶角处的异物检测子线圈上还分别叠合有偏移检测子线圈,在执行车载端线圈偏移检测时,采集任一偏移检测子线圈的电压实现车载端线圈偏移检测。其效果是:结构简单,控制方便,既能够高效低成本的实现车载端偏移检测,又能够方便的实现金属异物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6834568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664425.1
申请日:2023-06-06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IPC: B60L53/126 , H02J50/40 , H02J50/12 , H01F38/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线充电技术,具体为一种用于电动汽车无线充电自适应耦合机构及控制方法,耦合机构中的发射线圈包括第一子线圈、第二子线圈、第三子线圈和第四子线圈,所述第一子线圈和第二子线圈并排在第一行,第三子线圈和第四子线圈并排在第二行,四个线圈均为平面线圈且在同一平面上形成2×2的阵列形式,每个子线圈的两端均设有换向开关;其效果是:本发明通过改变发射线圈中各个子线线圈的接入方式来改变线圈中电流的方向,使其可以适应不同类型接收线圈的无线充电需求,满足公共无线充电桩的设计需要,提升系统的自适应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6729147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699283.2
申请日:2023-06-13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Inventor: 肖静 , 周柯 , 李小飞 , 陈丰伟 , 吴晓锐 , 龚文兰 , 卓浩泽 , 韩帅 , 林锐 , 陈卫东 , 吴剑豪 , 吴宁 , 陈绍南 , 莫宇鸿 , 张龙飞 , 郭敏 , 侯莉婕 , 郭小璇 , 卢健斌 , 阎浩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PDM特征波进行ID认证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当电动汽车停靠在充电区域后,该系统通过控制充电端逆变开关的脉冲密度,发射带有充电端ID信息的电能信号到电动汽车,电动汽车识别此ID信号并与其进行连接后返还电动汽车自身ID信号,实现电动汽车与充电端充电前的身份认证和通信连接。本发明通过开关切换的频率(即脉冲密度)定义不同充电端的身份ID,不同切换频率对应不同的ID信息,具有准确度高、检测简单等优点;基于无线电能传输的方法,开关切换频率对应不同的传输电能值,将充电端的ID信息以电能的方式传输给电动汽车,在进行身份认证过程中无需其他额外设备,结构简单,节约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4156919A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11422228.6
申请日:2021-11-26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储能系统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用于储能系统控制策略的在线测试方法。本发明简单易用,该方法解决储能系统控制策略的系统适应性,发现储能系统控制策略的准确性,通过模拟运行分析获取需求阈值,用于指导储能系统控制策略的制定,具有很强的适用性和灵活性,在线测试方法指导储能系统削峰填谷+需量管理,而需量管理收益体现在降低用户基本电费,用户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同时控制策略协助储能系统能够通过低储高发直接获利,在提髙电力设备利用率、降低供电成本、促进新能源利用等方面的同时,自身获得经济收益,达到一举多得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675052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670449.9
申请日:2024-11-21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惯量支撑功能的火电储能联合深度调峰方法。该方法的步骤包括:首先,收集火电机组和储能的相关系统参数,分别针对储能系统与火电机组提供惯量资源的特性建立对应模型;其次,收集系统的频率参数和可再生能源的输出数据,建立系统参与深度调峰和进行惯量响应的模型;然后,将上述储能与火电机组的惯量备用模型以及系统的深度调峰与惯量响应模型整合进系统调度中,形成一个整合有深度调峰及惯量响应的含储能电力系统调度模型;最后,基于系统参数,对该调度模型进行求解,以获取优化的系统调度策略。本发明可以更准确地考虑含储能电力系统在深度调峰和惯量响应中的表现,从而得出更加符合实际情况的最佳调度决策。
-
公开(公告)号:CN119417082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265791.0
申请日:2024-09-10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631 , G06Q10/04 , G06Q50/06 , G06F18/23 , G06F18/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集成聚类的电动汽车充电聚合与调节预测方法及系统,涉及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技术领域,包括:采集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数据,并进行分类和聚类,将不同类别的簇进行整合;分析充电需求数据并筛选离群样本;建立电动汽车充电负荷特征指标模型,预测电动汽车的充电负荷曲线;评估电动汽车参与需求响应的理论潜力;基于电动汽车充电负荷特征指标与需求响应的理论潜力,优化接入电网的方式。本发明综合多个聚类算法的优点,提高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通过集成不同聚类算法,可以互补各自的不足,从而提升聚类精度,确保对电动汽车用户行为和充电模式的有效识别,提高整体聚类结果的稳定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