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焊接的金属氢化物储氢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182073B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310190309.0

    申请日:2023-0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氢能领域的储氢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无焊接的金属氢化物储氢装置及其制作方法。该装置包括罐体、气体阀门、滤芯、罐体封头、多孔不锈钢导流材料、储氢模块及支撑结构,罐体包括管体,管体由铝棒在双金属复合触头墩压机剪切头上的机械手送至墩压成形系统进行两道墩压,第一道墩压将双金属线段保持同轴,第二道墩压成形使铝棒拉伸成一体成形的无盖圆筒;罐体顶部端采用正向旋轮热旋压收口工艺,获得半椭圆形封头,再对半椭圆形封头进行增厚旋压,最终进行圆孔成型旋压、表面平整旋压及螺纹加工,罐体封头采用螺纹连接头的形式与气体阀门连接。本发明装置结构简单、制作方便且传热传质效果好,适合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

    光能与氢能耦合供电系统
    4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5276098B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211005748.1

    申请日:2022-08-22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光能与氢能耦合供电系统,涉及氢能和光伏能耦合供电技术领域。光能与氢能耦合供电系统包括太阳能发电系统、锂电池储能系统、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电解水制氢系统、氢气存储系统、双向DC/AC变换器、第一DC/DC变换器、第二DC/DC变换器、第三DC/DC变换器和能量管理系统,能量管理系统能够利用氢气存储系统通过氢气储存能量,减少锂电池储能系统中锂电池在光伏系统中的用量,使锂电池的容量控制在合理的安全水平;能量管理系统能够根据各个部件的能量协调控制,保证锂电池充放电安全的情况下,省去锂电池本身的大功率充放电部件使用,降低系统的能量转换部件的数量,降低系统成本的同时提升产品的系统效率。

    一种固态储氢系统用的可控散热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066728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211708404.7

    申请日:2022-12-29

    Abstract: 一种固态储氢系统用的可控散热装置,包括热回收单元、开孔网板和精确吸热单元;热回收单元包括密封箱,密封箱内装有导热油,开孔网板位于密封箱的一侧,开孔网板与密封箱之间设有间隙,精确吸热单元安装于开孔网板的一侧,精确吸热单元包括风扇和伸缩管,伸缩管包括多节空心的套管结构,多节套管结构依次嵌套,风扇安装于伸缩管的一端,伸缩管的另一端朝向固态储氢系统。本发明通过改变精确吸热单元的各节套管结构之间的重叠面积,从而可以改变精确吸热单元的端部与储氢系统的发热处的位置距离,从而实现精确的吸热,通过给与风扇通电转动,从而产生空气流动,加快散热,属于散热设备领域。

    一种超低Pt负载量的Pt/C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732709A

    公开(公告)日:2023-03-03

    申请号:CN202211420435.2

    申请日:2022-11-14

    Abstract: 本发明属氢能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超低Pt负载量的Pt/C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Pt前驱体溶液加入到电解质溶液中得到混合溶液,向混合溶液中通入惰性气体,加入碳基载体,采用三电极体系对混合溶液进行双脉冲电化学沉积法处理,沉积完成后,将碳基载体取出,冲洗,干燥,得到超低Pt负载量的Pt/C催化剂;碳载体与工作电极相连,对电极为Pt片,参比电极为Ag/AgCl;所述Pt前驱体在混合溶液中的浓度为1~10mmol/L。本发明所制备的Pt纳米颗粒尺寸在1nm‑3nm之间,主要分布在石墨层边缘及石墨层上缺陷位,制备的催化剂具有高活性比表面积,是一种具有高活性的超低Pt负载量催化剂。

    基于固态储氢技术的燃料电池应急发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707909A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110824420.1

    申请日:2021-07-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固态储氢技术的燃料电池应急发电系统,包括:燃料电池、第一储氢装置、第二储氢装置以及供氢通道。其中燃料电池能够为系统以及外部其它设备供电;第一储氢装置能够实现在较低温度下释放氢气,一般指的是环境温度为零下15℃;第二储氢装置能够实现在常温下释放氢气,一般指的是环境温度为25℃;供氢通道能够将第一储氢装置和第二储氢装置释放的氢气输送给燃料电池。通过第一储氢装置和第二储氢装置供氢模式切换可以实现在较低温度和常温情况下对燃料电池供氢,确保燃料电池在不同温度下随时响应用电需求,立即进入工作状态,避免了现有的固态储氢装置加热升温的过程中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难以保证其快速向燃料电池供氢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