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材热处理实验装置
    4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906286U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720581732.3

    申请日:2017-05-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材热处理实验装置,包括炉体、水箱、储气罐、主冷却管道、外喷冷却装置、内喷冷却管道、夹具装置和加热系统,所述炉体的前后两侧各设置有炉门,所述炉门的上下位置各设置两个锁紧设施;所述炉体的左侧接入主冷却管道,所述主冷却管道一端分别与水箱和储气罐连接,另一端与外喷冷却装置连接;所述炉体的右侧接入内喷冷却管道,所述内喷冷却管道与水箱连接;所述炉体的上部安装有换气管道、真空差压阀和充气保护阀,下部安装有排水管道;所述夹具装置包括夹具座和可拆卸安装在夹具座上的试样夹具,夹具座固定在炉体内,试验夹具通过导电铜排与加热系统连接,该装置结构简单、占地小,可在一个炉体中加热、保温、冷却等工艺过程。(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多功能全尺寸油气管材复合加载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3259420U

    公开(公告)日:2013-10-30

    申请号:CN201320249606.X

    申请日:2013-05-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全尺寸油气管材复合加载试验装置,包括载荷框架、安装底座、载荷系统和采集控制系统;所述载荷框架是由承力梁、移动加载头、活动加载头、液压缸、传感器和固定加载头以刚性连接方式组成的一个整体,载荷框架固定在安装底座上;所述载荷系统设置在载荷框架上并与试样连接,载荷系统上连接有采集控制系统。其中载荷框架为试验主承力部件,并通过防失稳支架、液压缸支架将其连接固定于安装底座上。本实用新型专利不仅能完成现有国际标准要求的试验项目,而且还增加了油井管多接箍实物评价、油井管整管试样实物评价和输送管实物评价等试验功能,更加逼真地模拟了管材的实际服役工况,补充了现有试验装置的试验功能,满足了油气管材研发及性能测试评价的新需求。

    一种钢管辊道冷却调整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6083435U

    公开(公告)日:2017-04-12

    申请号:CN201621134167.8

    申请日:2016-10-1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管辊道冷却调整装置,该钢管辊道冷却调整装置包括辊道冷却装置、辊道角度调整机构;辊道冷却装置中辊道的托辊为空腔结构,辊道两侧的轴上分别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冷却水从进水口流入,通过托辊的空腔,从出水口流出;辊道冷却装置的进水管在与进水口的对应位置处设有接口,回水管在与出水口的对应位置处设有接口,进水管和回水管的接口分别与进水口和出水口通过软管连接,实现冷却水的循环;辊角调整机构通过转动机构上的手轮,拉动连杆,连杆带动辊道支座同步转动,实现角度调整的一致性,本实用新型辊道的托辊设计成有一定空腔的结构,使其有一定的冷却水流过,降低了托辊温度,保护辊道两端的轴承不受损坏。

    硫化氢尾气吸收反应槽

    公开(公告)号:CN202962258U

    公开(公告)日:2013-06-05

    申请号:CN201220707053.3

    申请日:2012-12-19

    Abstract: 一种硫化氢尾气吸收反应槽,包括槽体(1),所述槽体(1)的上端面上制有进气孔(2)、出气孔(3)、pH值测试孔(4)及加液口(5),所述槽体(1)的侧面底部制有排污口(6),进气管(7)排气端密封穿过进气孔(2)后位于槽体(1)内液面之下,排气管(8)的进气端密封穿过出气孔(3)后位于槽体(1)内液面之上;所述pH值测试孔(4)上设有小密封盖(9),所述加液口(5)上设有带观察窗的大密封盖(10),所述排污口(6)上密封连接有排污管(11)。本实用新型能有效保证通入的硫化氢尾气完全吸收中和且无泄露,排放安全,密封性能好,成本低廉。

    半自动连续油管疲劳试验机

    公开(公告)号:CN201159712Y

    公开(公告)日:2008-12-03

    申请号:CN200820028179.1

    申请日:2008-01-18

    Abstract: 一种半自动连续油管疲劳试验机,其底座(1)上固定有支架(14),支架(14)上垂直固定有面板(16),直模(7)和弯曲模(8)垂直固定在面板(16)上的下部,伺服液压缸(10)固定在面板(16)的上部,且位于直模(7)和弯曲模(8)的上方,直模(7)和弯曲模(8)的上方均设置有位移传感器(9),伺服液压缸(10)的活塞杆(19)上安装有两个滚轮(11)。本实用新型主要用来检测连续油管的抗低周疲劳指标和疲劳失效寿命,对连续油管试样是否合格作出判据,并进而给生产过程中相关工艺参数的调整和原料的选择提供参考,指导连续管的制造过程,生产出合格的产品。也可对连续油管的正确使用和寿命的预测提供依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