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975811A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810861753.X
申请日:2018-08-01
Applicant: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
IPC: C04B28/04 , C04B24/08 , C04B111/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防水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硬脂酸铯、氯化铯、柠檬酸钠、碳酸钙、碳酸钠、硅酸钠、碳酸铍、碳酸氢钠、偏铝酸钙和氯化钙混合,经烘干、过筛、焙烧和研磨后得到材料A;D-苹果酸、L-苹果酸、酒石酸铯、酒石酸、苹果酸钠和偏铝酸钙混合,经烘干、过筛、焙烧和研磨后得到材料B;将石脂、碳酸铯和盐酸溶液混合,经加热处理,研磨后得到材料C;将材料A、材料B和材料C混合后经焙烧和二次回火处理得到结晶复合材料;将硅酸盐水泥、结晶复合材料、硅酸钠、石英砂和水混合,得到混凝土防水材料。解决了传统的混凝土防水材料其抗渗能力和抗压强度不足,防水效果不佳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922720A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810934003.0
申请日:2018-08-16
Applicant: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C、Ho、Si、Cd和Fe进行混合,熔炼得到合金液体,经雾化处理得到材料A;将Pb、Sb、Cd、Fe、Si、Ho和Sn进混合,熔炼得到合金液体,经雾化处理得到材料B;将MgO、CaO、CdO、PbO2、Ho2O3、SiO2和Al2O3进行混合配料,处理后得到材料C;将PbO2、Mn2O3、Cr2O3、CdO、Nd2O3、ZnO、MgO、Ho2O3和Fe2O3进行混合配料,处理后得到材料D;将材料A和材料D混合,烧结,研磨后得到AD混合料;将材料B、材料C和AD混合料进行混合,并压实形成毛坯N,分别进行烧结处理和二次回火处理得到磁芯复合材料。解决了传统的磁芯复合材料还存在磁性能不足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7424712A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710844165.0
申请日:2017-09-15
Applicant: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F1/15325 , C21D6/04 , C22C38/002 , C22C38/004 , C22C38/005 , C22C38/02 , C22C38/12 , H01F1/153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软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软磁合金各原料组分及其质量百分含量为:Ru0.3-0.5%、V 0.2-0.8%、In0.2-0.8%、Ga 0.05-0.08%、C 0.002-0.004%、P 0.05-0.09%、Sm 0.2-0.6%、Au 0.003-0.008%、Si0.2-0.6%、B1-3%、余量为Fe,制备方法步骤包括混料、熔炼、电镀渗硅、热处理,该软磁合金具有热稳定性好,并具有良好的磁性能,软磁合金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适于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7424705A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710833973.7
申请日:2017-09-15
Applicant: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
IPC: H01F1/057 , H01F1/08 , C22C38/26 , C22C38/28 , C22C38/32 , C22C38/06 , C22C38/02 , C22C33/06 , B22F9/04 , B22F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F1/0577 , B22F1/0003 , B22F9/04 , C22C33/06 , C22C38/002 , C22C38/005 , C22C38/008 , C22C38/02 , C22C38/06 , C22C38/26 , C22C38/28 , C22C38/3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永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永磁合金由合金I、II、III以及无机复合材料IV组合,所述合金I、II、III以及无机复合材料IV的质量比为1:1-1.5:0.2-0.6:0.01,制备方法步骤包括配料、压制成型、烧结、热处理,本发明永磁合金具有热稳定性好,并具有良好的磁性能,永磁合金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适于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7377250A
公开(公告)日:2017-11-24
申请号:CN201710739732.6
申请日:2017-08-25
Applicant: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
IPC: B05B3/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5B3/04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圆台型雾化盘,包括雾化盘主体和设于雾化盘主体底部的注水腔,所述注水腔为圆台型注水腔,所述雾化盘主体包括第一盘体和设于第一盘体内的第二盘体,所述雾化盘还包括用于将注水腔内的水导向第一盘体内的分流导向机构。本发明通过圆台型注水腔剪切力和分水口以及小盘的共同作用下,将水流不断变成雾化水滴,形成较大范围的雾化区。雾化直径大于2m。
-
公开(公告)号:CN115000394B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210551266.X
申请日:2022-05-18
Applicant: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池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化学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电化学材料包括活性氧化铝、含钾氧化锰过滤物、钨酸钙和活性氧化锰沉淀物,所述活性氧化铝、含钾氧化锰过滤物、钨酸钙和活性氧化锰沉淀物的重量比为0.5‑1:5:0.5‑0.9:20。本发明中,活性氧化铝中铝离子和钨酸钙的钙离子、钨酸根离子嵌入到氧化锰的晶格中,增加了微观的晶格缺陷和宏观缺陷。具有非晶结构的含钾氧化锰和活性氧化锰复合,大大破坏了氧化锰的有序性,使氧化锰的晶格的畸变更加严重。这种晶格的畸变,不仅为离子的运动提供了良好的通道,也为粉碎后获得更大的氧化锰比表面积提供了结构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6914133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943031.X
申请日:2023-07-27
Applicant: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
Inventor: 赵浩峰
IPC: H01M4/58 , H01M4/36 , H01M4/62 , H01M10/054 , H01M10/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电极材料及制备方法,涉及电池领域,一种电池电极材料,电池电极材料原料由含氧化物的磷钨酸钠复合物粉、石墨粉、铜合金粉、水性环氧树脂和固化剂组成。本申请Zn、Cu表现出电化学活性,材料表现出较好的电化学性能,从成本和材料环境适应性角度考虑,铜组成廉价且无毒,可以稳定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电池氧化物正极材料的能量密度高,电化学性能高,电池综合性能高,制备方法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适于工业化生产,通过一体式混合搅拌设备进行搅拌混合时可进行来回翻转,一个设备完成多种功能,不需要使用不同的设备进行操作,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570644B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011448398.7
申请日:2020-12-09
Applicant: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
IPC: B22C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涂料及制备方法,所述涂料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含膨润土的(CTAB)3PW12O40改性的Al2O3复合粉体24‑28%,聚乙烯醇缩丁醛2‑5%,石墨粉5‑9%,Sb(BrO3)5膨润土复合材料26‑30%,ZrSiO412‑18%,其余为Na[AlSi3O8]粉体;其配方简单、与乙醇混合后具有良好的悬浮性,涂覆均匀,涂覆后无涂层缺陷,涂层整体强度得到保证,隔离效果较好。
-
公开(公告)号:CN114974910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635229.7
申请日:2022-06-06
Applicant: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极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电极用材料包括导电剂、粘接剂和氧化锌改性的二氧化锰基材料,所述导电剂、粘接剂和氧化锌改性的二氧化锰基材料的重量比为0.5:1:1.1‑1.3。本发明通过在电极材料中加入氧化锌改性的二氧化锰基材料,锌离子溶入MnO2晶格中造成了晶格严重畸变,增加了许多晶格缺陷和组织缺陷,形成了许多微孔、介孔通道,提高了内部表面积,也有利于电极材料和电解液充分接触。同时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存在加快了内部离子扩散速率和电化学反应速率,提高了比电容。
-
公开(公告)号:CN109133836B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1810934249.8
申请日:2018-08-16
Applicant: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
IPC: C04B28/26 , C04B22/12 , C04B111/27 , C04B103/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活性添加剂的混凝土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水铝英石、碳酸钾粉体和盐酸溶液混合,依次经第一次加热处理和第二次加热处理,研磨后得到材料A;将酒石酸、顺丁烯二酸、甲酸铵、偏铝酸钙、草酸、酒石酸钠和氯化钙混合,经烘干、过筛、焙烧和研磨后得到材料B;将硅酸钠、柠檬酸钠、甲酸锌、碳酸钙、碳酸钾、三水醋酸钠、甲酸钙、偏铝酸钙和氯化钙混合,经烘干、过筛、焙烧和研磨后得到材料C;将材料A、材料B和材料C混合后经焙烧和二次回火处理得到活性添加剂;将硅酸盐水泥、活性添加剂、硅酸钠、石英砂和水混合,得到混凝土材料。解决了传统的混凝土材料整体机械强度和抗渗能力不足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