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215671B
公开(公告)日:2023-02-14
申请号:CN202111374386.9
申请日:2021-11-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可变增压比增压式电控共轨燃油喷射系统,包括共轨管、增压器、喷油器,共轨管分别连接油泵和增压器的入口,油泵连接油箱,增压器的出口连接喷油器的油道,喷油器的回油口连接油箱,共轨管还通过限压阀连接油箱;所述增压器包括增压器体、两位三通阀、三位四通阀,增压器体设置外增压活塞和内增压活塞,外增压活塞位于内增压活塞上部的外部,外增压活塞、内增压活塞、增压器体之间形成外控制室,内增压活塞中部与增压器体之间形成内控制室,内增压活塞底部的增压器体为增压室。本发明通过双阀协同控制增压,实现多种增压比的灵活切换,为系统喷油规律的调节模式提供更多选择,满足了柴油机不同工况下的喷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4215671A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111374386.9
申请日:2021-11-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可变增压比增压式电控共轨燃油喷射系统,包括共轨管、增压器、喷油器,共轨管分别连接油泵和增压器的入口,油泵连接油箱,增压器的出口连接喷油器的油道,喷油器的回油口连接油箱,共轨管还通过限压阀连接油箱;所述增压器包括增压器体、两位三通阀、三位四通阀,增压器体设置外增压活塞和内增压活塞,外增压活塞位于内增压活塞上部的外部,外增压活塞、内增压活塞、增压器体之间形成外控制室,内增压活塞中部与增压器体之间形成内控制室,内增压活塞底部的增压器体为增压室。本发明通过双阀协同控制增压,实现多种增压比的灵活切换,为系统喷油规律的调节模式提供更多选择,满足了柴油机不同工况下的喷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3571797A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2110727470.8
申请日:2021-06-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H01M10/613 , H01M10/617 , H01M10/625 , H01M10/6551 , H01M10/6554 , H01M10/6569 , H01M10/6563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裹V形翅片的电池雾冷热管理系统,包括电池散热模块、雾化模块、送风模块、回收模块,电池散热模块包括Z形风箱、电池单体,电池单体之间通过连接排连接成电池模组放置于Z形风箱里,电池单体外部均设置V形翅片套;雾化模块包括储液罐、混合通道,储液罐的输出管路伸入至混合通道里,输出管路伸入混合通道里的部分设置雾化喷嘴;送风模块包括风机,风机连通混合通道;回收模块包括气液分离器、回收储液罐,回收储液罐的一端连接Z形风箱,另一端连接出口管路,出口管路分别连接气液分离器和储液罐,气液分离器连接Z形风箱。本发明冷却效率更高,在电池周围包裹V形翅片,增大了电池散热面积,提高了冷却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761838A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2110100024.4
申请日:2021-01-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喷油规律柔性可调的模块化柴油机双阀共轨系统,高压油泵分别连接油箱和共轨管,共轨管通过高压油管连接电控喷油器,电控喷油器通过回油管连接油箱;所述电控喷油器包括增压控制阀模块、增压模块、紧固模块、压电驱动模块、喷油控制模块、喷嘴模块,增压控制阀模块位于增压模块上方,增压模块、压电驱动模块安装在紧固模块里,紧固模块的下部位于喷嘴模块里,喷油控制模块位于喷嘴模块里。本发明的柱塞套在起到增压作用的同时,还起到了控制油路开闭的功能,降低了系统结构的复杂性。控制腔与共轨管保持常连通,使得系统具备实现先缓后急喷油规律形式的能力,有利于改善柴油机的整体工作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1319746A
公开(公告)日:2020-06-23
申请号:CN202010232868.X
申请日:2020-03-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B63H21/20 , B63H21/38 , B60L58/26 , B60L58/27 , B60L50/10 , B60L50/40 , H01M2/10 , H01M2/26 , H01M10/613 , H01M10/62 , H01M10/6551 , H01M10/6552 , H01M10/659 , H01M10/653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轴双电机船舶氨-电混合动力系统,包括氨燃料发动机、第一可逆电机、第二可逆电机、第三可逆电机、柴发机组、蓄电池、电容、螺旋桨、液氨存储供给装置、变电装置、船舶电网、船舶负载、整船冷却系统。本发明能够实现氨燃料发动机与双电机的混合推进双变桨距螺旋桨,螺旋桨冗余布置既可以共同驱动又可以单独驱动、电动机驱动螺旋桨时依靠电机调速螺旋桨定桨距,发动机驱动时,发动机定速螺旋桨变桨距。柴发机组与储能单元的协调供电,同时实现储能单元与发动机冷能的多级利用,减少了船舶能耗提高了整船效率,提高了系统的适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09878687A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910149974.9
申请日:2019-02-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复合储能的双机三浆式船舶混合动力系统,包括气体机、发电机、电动机、吊舱推进器、天然气存储供给装置。气体机输出端与齿轮箱输入端相连,发电机输入端与齿轮箱输出端相连,齿轮箱输出端与电动机相连,螺旋桨与电动机输出端相连,吊舱推进器与船舶电网相连,电力源为超级电容、燃料电池、发电机和蓄电池。本发明系统负载变化时能量可以迅速的储存或释放,防止能量变化过快对电网的冲击,提高了气体机、发电机及电动机的运行效率,提高了燃料的利用效率减少了排放,改善了船舶的动力响应,提高了系统的适用范围,并且燃料的利用率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9878679A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910149518.4
申请日:2019-02-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燃料电池的双机单桨式船舶混合动力动力系统,包括气体机、发电机、电动机、蓄电池、燃料电池、离合器、齿轮箱、螺旋桨、天然气存储供给装置、变电设备、岸电设备、船舶电网、船舶负载。气体机通过离合器与齿轮箱相连,电动机和发电机分别通过离合器与齿轮箱相连,电力源为蓄电池、发电机和燃料电池。本发明采用多样化的能量布置形式,具有多种工作模式,可以满足船舶在各种环境和工况下的需求,可以使气体机、电动机始终维持在高效率区,降低了气体机的燃料消耗和排放,同时改善了船舶的动力响应,并扩大了船舶的适航区域。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