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885042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0943704.2
申请日:2021-08-1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S17/894 , G01S17/58 , G01S7/495 , G01S7/484 , G01S7/4863 , G01S7/4865
Abstract: 一种1.55μm单光子相干激光雷达系统装置,涉及激光技术应用领域。对于现有的激光雷达来说,探测方式需要提高探测灵敏度,提升导引头探测距离能力,提高获取目标多维度信息能力,提升抗干扰和目标识别能力。本发明将GM‑APD焦平面探测应用到激光脉冲相干技术,采用基于Gm‑APD外差相干方案,并选用短波红外波长,该探测方案较比相干探测系统成像探测灵敏度高,可同时获取远距离目标三维距离值、平面轮廓强度值以及多普勒目标速度值,在空间立体角度下获得更加精确的目标信息差异性,为目标识别、跟踪等提供可靠的三维空间数据,在外差探测强抗干扰能力的基础上将探测灵敏度提高到单光子量级,适用于远程非合作目标弱光探测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0501687B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1910790771.8
申请日:2019-08-2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Gm‑APD激光雷达目标有效探测的自适应光学口径调控方法,属于雷达探测领域。采用二分法对有效接收口径粗调,实现了对目标有无的判断;基于Poisson触发概率模型获取最大目标触发概率,并以目标最大触发概率对应的激光雷达系统接收口径为最优接收口径;根据实际接收系统中孔径光阑与有效接收口径的关系函数、光阑电机步进次数与口径光阑半径的关系函数,实现最优孔径光阑半径及电机步进次数计算,上位机控制电机步进次数实现最优接收口径自适应调节,无需人为参与,可实现白昼高噪声背景条件下的目标探测概率最大化。
-
公开(公告)号:CN112051584A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2010811926.4
申请日:2020-08-1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机载双波长面阵成像激光雷达结构,包括吊舱、双波长激光探测系统、随动伺服系统、图像处理板、随动伺服系统控制板、电机驱动板和上位机,双波长激光探测系统、随动伺服系统、图像处理板、随动伺服系统控制板、电机驱动板均设置在吊舱内;随动伺服系统包括伺服框架、电机、陀螺、测角光栅和电机限位器,电机、陀螺、测角光栅和电机限位器电机安装在伺服框架上。本发明不仅可提高瞬时视场,而且可依赖随动伺服系统进一步提高探测视场。在结构空间上,进行了有效的小型化设计,使设备可挂载于直升机机腹进行对地探测。
-
公开(公告)号:CN111983590A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2010849071.4
申请日:2020-08-2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S7/4912 , G01S17/8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波长凝视型成像光学接收系统,属于激光成像雷达系统技术领域。所述系统包括:共口径接收光学系统、分光棱镜、1064nm光学接收支路和532nm光学接收支路,所述共口径接收光学系统、分光棱镜和1064nm光学接收支路同轴设置,所述532nm光学接收支路的接收端正对所述分光棱镜的反射光路。本发明设计的双波长凝视型成像光学接收系统,不仅可利用回波双光谱反射特性实现高可靠的目标识别及探测,而且系统体积小,视场大,实时性高,为小平台大视场激光成像应用提供有效的技术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09326616A
公开(公告)日:2019-02-12
申请号:CN201811073723.9
申请日:2018-09-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1L27/144 , H01L31/0216 , H01L31/0224 , H01L31/0352 , H01L31/109 , H01L31/1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低暗电流的大阵面铟砷化镓MSM结构光电混频探测器阵列及其制造方法,属于非扫描激光主动四维成像雷达技术领域。所述阵列包括焦平面面阵;所述MSM焦平面面阵一侧表面设有光敏面;所述光敏面上设有64×64个像元,所述MSM焦平面面阵另一侧表面与所述光敏面相对应的位置上依次覆盖有缓冲层、吸收层、缓变层和势垒增强层;沿所述势垒增强层的中心线位置上依次设有五对背靠背肖特基。所述光电混频探测器阵列及其制造方法能够有效降低大面阵探测器阵列的暗电流。
-
公开(公告)号:CN102340095A
公开(公告)日:2012-02-01
申请号:CN201110306088.6
申请日:2011-10-1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层密封射频激励“Z”折叠波导CO2激光器,壳体是长方箱体,其与上部壳盖构成内真空室,折叠波导放电系统置于壳体内,所述壳体外壁外侧分别相应设有凹槽,壳体外侧的各个相邻凹槽之间的槽壁上设有互相连通的串气孔,各凹槽外部密封安装有相应的前端板、后端板、左侧板、右侧板,壳体分别与前端板、后端板、左侧板、右侧板之间形成封闭环形夹层空间,构成外真空室。内外真空室充以相同气压的相同激光工作气体,两者气压差近似为零,因而延缓漏气。本发明即延长了激光器寿命,又可以方便的局部拆卸调整电路和激光谐振腔,而且还具有激光器结构紧凑、体积小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1667714B
公开(公告)日:2011-08-10
申请号:CN200910307020.2
申请日:2009-09-1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用于飞行器激光制导仪器的激光器冷却装置,属于激光器制冷领域,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的通风冷却、水冷却、电制冷冷却以及制冷机组无法满足给飞行器激光制导仪器的激光器进行冷却的问题。本发明包括液态氨蒸发冷却器、液态氨瓶、循环水泵和电磁阀,液态氨蒸发冷却器为管壳式结构,液态氨蒸发冷却器由外壳和冷却水盘管组成,冷却水盘管设置在外壳内部,冷却水盘管的进水口和出水口露在外壳外部,液态氨瓶内充有液态氨,液态氨瓶与外壳的氨入口之间设置一个电磁阀,冷却水盘管的出水口与循环水泵连接。本发明用于飞行器激光制导仪器的激光器冷却。
-
公开(公告)号:CN119738834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411912113.9
申请日:2024-12-2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S17/894 , G01S17/10 , G01S7/481 , G01S7/484 , G01S7/4865
Abstract: 一种基于矢量光照明的阵列GM‑APD激光雷达探测装置,为解决现有激光雷达技术普遍存在发射光特征维度较低,以及接收系统未针对偏振散射特性进行优化设计的技术缺陷,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发射光学系统包括:涡旋波片,用于调制入射的线偏振光的偏振状态;准直扩束镜组,用于将光束准直并扩展;1064nm脉冲激光器,作为激光源,生成高重频脉冲光。接收光学系统包括:曲面反射镜,用于接收目标反射的回波光并聚焦;平面反射镜,用于引导光束至阵列GM‑APD探测器;阵列GM‑APD探测器,用于对光束进行数字化处理。适合应用于对目标进行精准识别和高分辨成像的工作中。
-
公开(公告)号:CN118962630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0972254.3
申请日:2024-07-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基于回波波形分解的阵列GM‑APD激光雷达三维点云重建方法及系统,属于点云三维重建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三维点云重构方法对于复杂结构目标点云的重构密度不高、均匀性不好以及对目标结构特性的表征能力欠缺的问题。所述方法包括:采集目标的每个采样表面中每个像素的回波波形,并进行分解,获得若干个响应距离值,并拟合出若干子波形;分别计算若干子波形之间的距离差值,根据距离差值计算获得相应采样表面绕x轴的旋转角度;计算获得每个采样表面的最小平面拟合误差,根据所述最小平面拟合误差计算相应采样表面绕z轴的旋转角度;通过旋转平移变化,计算每个像素内的多个响应点的三维坐标,重建三维点云。本发明适用于自动驾驶与车辆导航、城市规划与建筑测绘场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426267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595275.8
申请日:2024-05-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用于极紫外光刻机LPP光源脉宽可调谐种子光源装置,涉及一种光刻机LPP光源脉宽可调谐种子光源装置。本发明包括一组电光调Q射频波导腔倒空CO2激光器,以及一台高压脉冲信号可调谐装置,高压脉冲信号可调谐装置至少包括一个高速高压开关电路,高速高压开关电路包括第一主MOSFET M1、第二主MOSFET M2;第一主MOSFET M1的漏极与正电源+HV连接,第二主MOSFET M2的源极与地GND连接,第一主MOSFET M1的源极与第二主MOSFET M2的漏极连接;高速高压开关电路用于产生下降沿斜率程序可调的高速高压脉冲信号,高速高压脉冲信号用于对电光调Q射频波导腔倒空CO2激光器倒空腔结构中的调制晶体进行控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