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金属-陶瓷功能梯度材料的自诱导电火花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28182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210065112.6

    申请日:2012-03-13

    Abstract: 一种对金属-陶瓷功能梯度材料的自诱导电火花加工方法,它涉及一种对金属-陶瓷功能梯度材料的加工方法。本发明要解决依赖于刀具强度、硬度的传统机械加工方法难以实现对金属-陶瓷功能梯度材料进行再加工的问题。该加工方法为:一、将金属-陶瓷功能梯度材料和工具电极分别与脉冲电源的正、负极相连,然后将工件浸在煤油工作液中;二、由进给机构驱动工具电极向工件接近,接通脉冲电源,逐步完成金属层、梯度层和陶瓷层的放电加工。本发明不借助辅助电极,利用材料本身的金属基作为陶瓷加工的自诱导源,保证了自诱导放电过程的稳定性及连续性,丰富了电火花加工技术的内涵,同时促进了新材料的应用。本发明用于加工金属-陶瓷功能梯度材料。

    气体介质中的微细电火花沉积加工脉冲电源

    公开(公告)号:CN101016625B

    公开(公告)日:2010-12-08

    申请号:CN200710071874.6

    申请日:2007-03-12

    Abstract: 气体介质中的微细电火花沉积加工脉冲电源,它涉及一种脉冲电源,它为了克服材料不能够充分熔融而造成加工不稳定的问题。它的第一直流电源的正极连接第一开关电路和第二开关电路的输入端,第二直流电源的正极连接第三开关电路的输入端,第三开关电路、第一开关电路和第二开关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电火花加工平台的工具电极的输入端和控制电路的一个输入端,第一直流电源的负极和第二直流电源的负极连接电火花加工平台的工作台和控制电路的另一个输入端,控制电路的输出端分别连接第一开关电路的控制端、第二开关电路的控制端和第三开关电路的控制端。它降低沉积表面的裂纹、孔洞等缺陷,提高材料的表面质量,获得均匀致密的沉积结构,提高沉积加工的效率。

    复杂电极位姿预调整装置
    4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508046B

    公开(公告)日:2010-10-06

    申请号:CN200910071684.3

    申请日:2009-03-31

    Abstract: 电极位姿预调整装置,它涉及一种电极位姿预调整装置。本发明为解决现有电极位姿调整主要在电火花加工机床上在位进行,观察千分表的指针跳动,调整时间长,调整精度难以保证的问题。第一底板装在大平台的台面上,第二底板装在第一滑块上,支撑板与前后移动机构上的第二滑块连接,伸长架装在第三滑块的侧端面上,第二绝缘板安装在伸长架的前面,测头安装座安装在第二绝缘板的前面,测头装在测头安装座的前面,标准球固装在小平台的上端面上,人机交互设备通过电缆与电控柜连接。本发明在电火花加工机床加工带冠整体涡轮盘的过程中,可以同步完成电极的位姿调整,使得加工时间和预调整时间并列进行,减少了电火花加工机床的辅助工作时间,提高了加工效率。

    一种金属零件外轮廓形状的测量方法及加工精度的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45845A

    公开(公告)日:2010-06-23

    申请号:CN200910310998.4

    申请日:2009-12-07

    Abstract: 一种金属零件外轮廓形状的测量方法及加工精度的检测方法,涉及具有自由曲面轮廓特征的金属零件的精度检测方法。它解决了现有零件外轮廓尺寸的测量方法存在的受零件外轮廓形状和零件材质的辐射性的限制而导致的测量精度低的问题,测量方法为:使将待测金属零件与测头间的距离大于10μm;在测头与金属零件间加5V直流电压;待测量的表面上选择多个测量点;然后获取每个测量点的坐标参数。加工精度检测方法:将零件的标准数据采用三维建模软件建模,对标准数据的模型进行分析,然后采用本发明的测量方法获得检测数据;对两种数据的误差进行分析,获得零件的检测结果。本发明应用于具有自由曲面轮廓特征的零件的精度检测方法。

    精度检测设备
    4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520321A

    公开(公告)日:2009-09-02

    申请号:CN200910071666.5

    申请日:2009-03-30

    Abstract: 精度检测设备,它涉及一种检测设备。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样板测量法、非接触式测量法和接触式测量法无法对表面曲率变化大及对深窄槽类零件无法测量的问题。标准球安装在L板上,前后移动机构上的第三底板固装在大平台的台面上,上下移动机构上的支撑板与前后移动机构上的第三滑块连接,左右移动机构上的第一底板与上下移动机构上的第二滑块连接,连接板固装在左右移动机构上的第一滑块上,第二绝缘板固装在连接板的前侧面上,测针安装座固装在第二绝缘板上且位于标准球的一侧,测针安装在测针安装座上,人机交互设备通过电缆与电控柜连接。本发明克服了以往样板测量法精度不高,非接触测量法和接触式测量法不能测量半封闭零件及深窄槽等的缺陷。

    形状记忆合金丝驱动的仿生机器水母

    公开(公告)号:CN101391650A

    公开(公告)日:2009-03-25

    申请号:CN200810064760.3

    申请日:2008-06-18

    Abstract: 形状记忆合金丝驱动的仿生机器水母,它涉及一种仿生机器水母。针对现有的仿生机器水母仅是模拟了水母的动作,并没有涉及到驱动等装置,且结构复杂及机器仿生水母的仿生效果与实际水母的动作原理完全不同的问题。动作单元(10)由形状记忆合金丝(12)、弹性体(13)、蒙皮(15)和基体(16)组成,弹性体(13)上固装有基体(16)和形状记忆合金丝(12),动作单元(10)包覆在伞状柔性层(11)内,蒙皮(15)包裹在形状记忆合金丝(12)的外面,基体(16)和密封盖(3)与支撑体(2)固接,支撑体(2)上固装有电源(7)、控制装置(5)、通讯装置(6)和沉浮控制装置(9),电源(7)分别给控制装置(5)、通讯装置(6)和形状记忆合金丝(12)供电。本发明的结构简单,质量轻,制作成本低,动作幅度大,仿生效果好。

    由形状记忆合金驱动的柔性型腔喷液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0418639C

    公开(公告)日:2008-09-17

    申请号:CN200510010212.9

    申请日:2005-07-22

    Abstract: 由形状记忆合金驱动的柔性型腔喷液装置,它涉及一种喷液装置。为了解决传统喷液装置容易发生漏电现象、结构复杂的问题,它包括型腔(1)、喷嘴(2)、进液阀门(3)、形状记忆合金驱动器(4)、限位柱(5)和限位拉线(6),型腔(1)与喷嘴(2)连通,型腔(1)由动压板(1-1)、柔性侧蒙皮(1-2)和静压板(1-3)共同围成,柔性侧蒙皮(1-2)的左右端面分别连接有动压板(1-1)和静压板(1-3),动压板(1-1)和静压板(1-3)之间连接有形状记忆合金驱动器(4)和限位拉线(6),静压板(1-3)的内端面上安装有限位柱(5),进液阀门(3)安装在静压板(1-3)上并与型腔(1)相连通。本发明结构简单,形状记忆合金驱动器驱动电压较低,而且可以直接暴露在水中,杜绝了因漏电而导致人员触电的现象,而且不需要考虑装置的密封性。

    气体介质中的微细电火花沉积加工脉冲电源

    公开(公告)号:CN101016625A

    公开(公告)日:2007-08-15

    申请号:CN200710071874.6

    申请日:2007-03-12

    Abstract: 气体介质中的微细电火花沉积加工脉冲电源,它涉及一种脉冲电源,它为了克服材料不能够充分熔融而造成加工不稳定的问题。它的第一直流电源的正极连接第一开关电路和第二开关电路的输入端,第二直流电源的正极连接第三开关电路的输入端,第三开关电路、第一开关电路和第二开关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电火花加工平台的工具电极的输入端和控制电路的一个输入端,第一直流电源的负极和第二直流电源的负极连接电火花加工平台的工作台和控制电路的另一个输入端,控制电路的输出端分别连接第一开关电路的控制端、第二开关电路的控制端和第三开关电路的控制端。它降低沉积表面的裂纹、孔洞等缺陷,提高材料的表面质量,获得均匀致密的沉积结构,提高沉积加工的效率。

    形状记忆合金弹簧驱动的胸鳍波动推进仿生水下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1903657A

    公开(公告)日:2007-01-31

    申请号:CN200610010338.0

    申请日:2006-07-28

    Abstract: 形状记忆合金弹簧驱动的胸鳍波动推进仿生水下机器人,涉及一种机器人。为解决现有的水下机器人存在结构复杂、质量大、动作噪音大及运动性能较差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形状记忆合金弹簧驱动的胸鳍波动推进仿生水下机器人,它包括推进器,所述推进器包括支架(10)、形状记忆合金弹簧(5)、运动传递机构(6)和至少四个鳍辐(3),所述运动传递机构(6)设置在转轴(11)上,形状记忆合金弹簧(5)的一个端头固定在运动传递机构(6)上,形状记忆合金弹簧(5)的另一端固定在支架(10)上。本发明所述水下机器人结构简单,驱动装置所占的体积小,动作灵活。该推进装置不易受浅海区水草等的影响,应用该推进器的水下机器人可以行进在岩石沟缝、水草较多的海域,执行观测、潜伏等任务,利于推广应用。

    混入碳粉末工作液的金属表面陶瓷层放电沉积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414137A

    公开(公告)日:2003-04-30

    申请号:CN02133223.1

    申请日:2002-10-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入碳粉末工作液的金属表面陶瓷层放电沉积方法,属工件表面处理方法技术领域;为解决在电火花加工过程中,煤油中裂解的碳不充分,损耗的电极材料得不到充分的化合而使电极损耗过多和表面出现微裂纹等问题而研制设计;本发明利用普通的电火花加工机床和加入5~30克/升碳粉末、被充分搅拌混合的煤油基工作液,在Ti(钛)、Wu(钨)等粉末压粉体电极与工件之间施加脉冲电压,使其间发生放电,最终在工件表面形成由具有很高硬度的金属碳化合物表面涂覆层,本发明可在工、模具和各种机械零件表面改性领域得以广泛应用,具有弥补煤油中碳粒子裂解的不足、使电极材料与碳粒子得到充分的化合、降低电极的损耗、加工出的工、模具使用寿命长的有益效果和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