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928775A
公开(公告)日:2017-07-07
申请号:CN201710094598.9
申请日:2017-02-2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D11/52 , B22F1/0018 , B22F9/24 , B82Y30/00 , B82Y40/00 , H05K3/12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低温烧结的纳米铜导电油墨及其制备方法和印刷应用;通过对铜纳米颗粒表面进行有机酸处理的方式,合成了表面无氧化的铜纳米颗粒,并基于该铜纳米颗粒制备了纳米铜导电油墨,实现了纳米铜导电油墨的低温烧结;本发明所制备的纳米铜导电油墨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方法简单,设备易得,且得到烧结薄膜导电性好,很好的解决了纳米铜导电油墨在应用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氧化以及烧结温度过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4668551B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510043602.X
申请日:2015-01-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IPC: B22F1/00 , B22F9/24 , H01L21/60 , H01L23/37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作热界面材料的双峰分布纳米银膏及其制备方法:采用5nm—20nm小粒径纳米银颗粒和30nm—150nm的大粒径纳米银颗粒,按照质量比例为4:1—1:1与超纯水按照一定比例混合,机械搅拌,超声分散,然后离心,去除上层溶液,得到双峰分布纳米银膏。本发明进一步提供5nm—20nm小粒径纳米银颗粒和30nm—150nm的大粒径纳米银颗粒的制备方法。采用本发明中的方法所制备得到的双峰分布纳米银膏具有比单峰分布纳米银膏以及锡铅钎料更高的导热性能和更好的烧结结构稳定性。本发明中的制备方法简单,制备的工艺条件稳定可靠,对环境无污染,易于产业化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658899B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310648319.0
申请日:2013-12-0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 亿铖达焊锡制造(昆山)有限公司 , 深圳市亿铖达工业有限公司 , 东莞市亿铖达焊锡制造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单一取向Cu6Sn5金属间化合物微互连焊点结构的制备及应用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步骤A:采用电镀工艺在晶圆上阵列出Cu焊盘;步骤B:在所述Cu焊盘上制备的钎料,制成凸台;步骤C:对制备得到的凸台进行热风重熔30s-120s;步骤D:将步骤C得到的芯片进行固相老化处理;步骤E:将步骤D制备的焊点凸台放置于盐酸中,再用超声振荡,清洗,烘干,即得具有择优取向的Cu6Sn5焊盘;步骤F:将步骤E制备的焊点凸台倒置于倒扣于对应的电路板Cu金属层上,经回流焊工艺即可得到单一取向Cu6Sn5金属间化合物微互连焊点结构。本发明中的单一取向Cu6Sn5金属间化合物微互连焊点结构应用于较大尺度的二级封装中的在适当的工艺条件下,可以获得均一稳定的焊点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05290418A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510664334.3
申请日:2015-10-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纳米铜球表面镀附具有可焊性厚度的厚锡层的镀附方法,得到表面镀附有厚锡层的基于Cu@Sn核-壳结构双金属粉。使用所述双金属粉材料压制的预置片进行焊接即可实现低温(250℃)焊接,所得焊点能经受高温(676℃)服役,并且极大的提高了焊点可靠性和焊缝的稳定性,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高温焊接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4668551A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510043602.X
申请日:2015-01-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IPC: B22F1/00 , B22F9/24 , H01L21/60 , H01L23/37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作热界面材料的双峰分布纳米银膏及其制备方法:采用5nm—20nm小粒径纳米银颗粒和30nm—150nm的大粒径纳米银颗粒,按照质量比例为4:1—1:1与超纯水按照一定比例混合,机械搅拌,超声分散,然后离心,去除上层溶液,得到双峰分布纳米银膏。本发明进一步提供5nm—20nm小粒径纳米银颗粒和30nm—150nm的大粒径纳米银颗粒的制备方法。采用本发明中的方法所制备得到的双峰分布纳米银膏具有比单峰分布纳米银膏以及锡铅钎料更高的导热性能和更好的烧结结构稳定性。本发明中的制备方法简单,制备的工艺条件稳定可靠,对环境无污染,易于产业化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4117782A
公开(公告)日:2014-10-29
申请号:CN201410393141.4
申请日:2014-08-1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K35/0244 , B23K35/3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颖的Cu@Sn核壳结构金属粉,以及由其制成新型预制片高温钎料,以及所述预制片用于焊盘焊接的应用,从而形成高温焊缝的方法,所述金属粉颗粒尺寸在1μm至40μm之间。所述预制片可以用于多种基板的焊接,在回流过程中,预制片内部的颗粒由于压力作用紧密接触,从而能够形成在金属间化合物中弥散分布铜颗粒的致密焊缝结构,较钎料膏形成的焊缝质量高出很多。该结构能够在250℃作用形成,形成后可以在350℃下服役,达到低温连接高温服役的目的。本发明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实用性强,解决了目前功率器件芯片粘贴成本高,工艺温度高以及工艺时间长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3133465A
公开(公告)日:2013-06-05
申请号:CN201310071404.5
申请日:2013-03-0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硬质材料在大气环境下实现可控间隙的随模加热及冷却连接的方法和该方法使用的模具,被连接硬质材料包括:陶瓷、玻璃及其他硬质材料。本方法基于已有的机械振动连接方法,如超声波辅助连接,其创新之一:采用特殊的装卡模具,能同时起到以下作用:1)简化连接工艺装置,操作简便;2)装卡被连接材料,确保整个结构的稳定性;3)控制接头连接界面间的间隙;4)提供充足的预压力;5)充当间接热源,为连接接头输入充足的热量;6)减缓冷却速率;7)简便工件被连接后的拆卸。创新之二:采用整体随模加热、冷却的方法。创新之三:与高频振动辅助连接方法有机结合,使之能在大气环境下实现硬质材料的可靠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2513720A
公开(公告)日:2012-06-27
申请号:CN201110437617.6
申请日:2011-12-2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性能锡基钎料合金,包括锡基钎料基体和难熔硬质弥散强化相,所述高性能锡基钎料合金还包括重量百分含量为0.01%~2%的掺杂元素,所述掺杂元素为Fe、Ni、Y、Ag、Ti、Zr、Hf、Sb中的一种或几种。本发明的锡基钎料合金通过掺杂相的加入,改善了锡基钎料基体与颗粒增强相之间的界面结合性能,减少颗粒增强相在重熔时的团聚,从而力学性能得到提高。本发明还公开了高性能锡基钎料合金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方法将粉末冶金制备过程和超声辅助熔铸过程结合使颗粒增强相高度弥散均匀分布;并克服了单纯采用超声熔铸方法难以加入颗粒增强相的问题,提高了锡基钎料合金的力学性能,而且钎料重熔后其性能基本保持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01829824B
公开(公告)日:2012-02-08
申请号:CN201010148954.9
申请日:2010-04-12
Applicant: 广州电器科学研究院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精密部件的电阻热与超声振动复合加热钎焊方法。其中复合加热钎焊方法的步骤是:准备被焊工件;装卡被焊工件;实施钎焊,获得钎焊接头。超声振子对被焊工件施加压力,在电阻热和铅垂方向高频超声振子振动联合作用下,钎料片熔化并润湿铺展待焊表面,超声空化作用使熔融钎料内部以及钎料与待焊表面之间界面上的气孔去除,同时形成钎焊接头。本发明的电阻热与超声振动的复合钎焊可以明显提高电阻钎焊接头钎料的润湿铺展效果,大幅减少钎焊接头气孔,提高钎焊接头的机械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816111B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011559268.0
申请日:2020-12-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IPC: G01L1/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柔性触觉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该方法包括:S1,基于银、铜、金等金属纳米线制备柔性金属气凝胶,将金属气凝胶切割成待定尺寸;S2,将步骤S1所得金属气凝胶单体对位后放置在表面设计有焊盘结构和信号线路的基板表面,加热烧结,形成传感通路;S3,将步骤S2所得传感通路进行精密加工和表面处理,浸入液态有机高分子单体中,充分静置、填充,经加热固化得到触觉传感单元或阵列;形成一种具有高柔弹性,高灵敏度的柔性触觉传感器。相较于传统的以碳材料,金属粒子为导电基底的单一柔性触觉传感器,本发明制备的柔性触觉传感器,由于采用了金属气凝胶作为导电基底并形成了传感阵列,具有更强的导电性能和更高的灵敏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