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天可视化智能口罩
    41.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4912805U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022693270.9

    申请日:2020-11-1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nventor: 董一巍 杨凯

    Abstract: 聊天可视化智能口罩,包括口罩本体,口罩本体内部设有单片机以及与单片机连接的肌电传感器、声音传感器、LED显示模块和电源;肌电传感器设有两组,分别与降下唇肌和笑肌位置相对应,肌电传感器包括检测探头和传感器芯片,检测探头检测面部肌肉的肌肉电,将表情信息传递给传感器芯片,传感器芯片将接收到信号转化为电压信号并传输给单片机;声音传感器用于检测说话的声音,并将信息传输给单片机;单片机将传感器芯片的电压信号作为输入信号检测面部表情转化为文字或图形、以及将声音传感器的信息转化为文字;LED显示模块显示所检测到的声音文字或面部表情图形。有效解决佩戴口罩导致的交流障碍问题,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和市场应用前景。

    一种介质跨越无人机
    4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3948054U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022044735.8

    申请日:2020-09-1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介质跨越无人机,所述无人机具有外壳,所述外壳包括机身上半部分2和机身下半部分3,还包括设置在无人机上的升力装置、水中推进装置、水中升降装置和飞控系统,其中,所述升力装置,为无人机提供升力,以及控制无人机空中姿态调整;所述水中推进装置,当无人机处于水中航行时,提供航行的动力;所述水中升降装置,改变/控制无人机在水中的升降;所述飞控系统,通过接收机接收控制信号,从而通过飞控系统控制升降装置、水中推进装置和水中升降装置。

    一种可垂直起降的复合翼超音速无人机

    公开(公告)号:CN207758991U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721837219.2

    申请日:2017-12-2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可垂直起降的复合翼超音速无人机,包括固定翼、机身、尾翼、起落装置和冲压发动机;机身设有机身头部、机身中部和排气口,机身中部设有三维U型进气口、舱门、上层三维内收缩式进气道和下层四旋翼结构,下层四旋翼结构设有旋翼和可伸缩旋翼机臂;机身两侧对称分布两个可控制开关的舱门;机身内部分为上下两层空间,设置有三维内收缩式进气道和下层四旋翼结构;三维U型进气口、三维内收缩式进气道与机身高度融合,三维U型进气口设在机身头部并连接至机身内部上层三维内收缩式进气道,进气道平转并分流至两台冲压发动机进口,冲压发动机放置在无人机的腹部,冲压发动机的喷管与无人机的排气口同为一体化设计。

    一种变结构垂直起降飞行器

    公开(公告)号:CN222179813U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20456717.6

    申请日:2024-03-0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变结构垂直起降飞行器,包括机身,机身的机头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朝向前方侧设有倾转舵机,所述倾转舵机连接有前电机,前电机连接旋翼;第一连接杆的后方设有前机翼,所述前机翼的一端与机身相连,前机翼的另一端与前后机翼连接杆的一端旋转连接,所述前后机翼连接杆的另一端与后机翼铰接,所述后机翼滑动设于机身的后端;所述机身的尾部设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与机身连接,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与尾翼连接,且第二连接杆上设有后电机和与后电机连接的旋翼。可以在空中改变后机翼位置,不同的掠角具有不同的升阻比,平飞时有不同的飞行速度,达到一机多用的任务目标。

    一种新型舵面控制机构
    4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1938453U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20803451.8

    申请日:2024-04-1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nventor: 董一巍 张景豫

    Abstract: 一种新型舵面控制机构,涉及航空机械领域。包括固定整体、前后推杆、驱动杆、滑槽、驱动电缸、前后分流板;固定整体为进气道不活动部件,用于安装和固定其他组件;前后分流板分别与固定整体铰接;前分流板与前推杆铰接,后分流板与后推杆铰接;前后推杆同时与驱动杆铰接;滑槽设在固定整体上,滑槽用于引导驱动杆的运动轨迹;驱动杆穿过滑槽与驱动电缸相连,由滑槽限制位移以达到约束运动自由度的目的;驱动电缸驱动驱动杆在滑槽中运动;驱动电缸与固定整体固定连接。可同时调节前后两个分流板的角度,保证两个分流板角度一一对应,减少控制系统设计难度。可消除后分流板正对气流带来的颤振风险。可节约机构使用空间,节约行程。

    一种基于无人机的柔性异物夹取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21021055U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321732733.5

    申请日:2023-07-0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无人机的柔性异物夹取装置,涉及异物夹取装置。包括多功能支撑模块、表面控制模块和夹持机械模块;连接柱、三路视频切换开关、接收机、有刷电调、灯片、电池、隔板、图传发射机设在外罩内,电池设在隔板上方,三路切换开关设在隔板下方;图传发射机用于发射5.8G的模拟信号;接收机用于接收六通道船模摇杆遥控器发出的不同信号,通过对码相互关联,接收机有多个输出端口,每个端口会与六通道船模摇杆遥控器的控制按键一一对应;接收机的输出端口可任意连接摄像头、灯片、直流电机相连;夹持机械模块包括夹爪、连杆、拉力杆、直线电机;适用环境更广,能在较暗的环境下工作,提高作业效率。

    一种基于无人机的大豆采样挂载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4472070U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022044734.3

    申请日:2020-09-1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无人机的大豆采样挂载装置,主要用于入境船舶大豆的采样工作,旨在提供一种智能化、操作简单、规范性好、采样均匀性佳的大豆采样挂载平台。它包括收集壳体,设置在收集壳体上的有采样器,振动模块,运动模块和能源及控制模块。在某个采样点进行采样时,通过运动模块带动采样器转动进行采样,当采样到达某个设定的采样值时即完成本次采样,等待前往下一个采样点,此采样过程实现了智能化操作,极大的减少了人工劳动任务。

    一种新型多功能名章装置
    4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9666616U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920151989.4

    申请日:2019-01-2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新型多功能名章装置,涉及印章。设有驱动机构、印章机构和外部框架,所述驱动机构设有薄盘、薄盘轴、槽轮、槽轮轴和旋钮;所述印章机构设有印章主体和印章轴;所述外部框架设有外壳、手柄和底板;所述薄盘轴固定在外壳上,槽轮轴用于连接槽轮和印章主体,薄盘和槽轮分别配合在薄盘轴和槽轮轴上并用于旋转;印章轴固定在外壳上,印章主体配合在印章轴上并用于旋转,印章主体上的4个面用于篆刻4种不同的印章主体名称;手柄固定在外壳上,用于供人手抓持,底板设在外壳上。使用时可以快速切换不同的印章面,避免了频繁的更换印章,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有利于印章的保存和管理,不易造成混淆。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