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锰激活锑酸基荧光粉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799333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981364.2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锰激活锑酸基荧光粉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涉及发光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锑酸基荧光粉体的化学式为(La1‑xYx)3Li5Sb2‑yO12:yMn,且0<x≤0.3、0.001≤y≤0.01。本发明通过将Y3+等价取代La3+能够提高荧光粉体的发光效率和热稳定性,在近紫外光和蓝光激发下能够发射波段为650nm‑770nm的红色荧光。

    一种高塑性导热变形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604352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684898.4

    申请日:2023-12-09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塑性导热变形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涉及导热镁合金的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高塑性导热变形镁合金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1.45—1.55%的Zn、0.45‑0.55%的Mn、0.45—0.55%的RE、0.1‑0.5%的Ca和余量的Mg;其中,所述RE为La与Ce的混合物,且所述La在RE中的质量分数为32—34%。本发明提供的高塑性导热变形镁合金室温热导率≥126W/(m·K),抗拉强度≥243MPa,延伸率≥22%,而且Mg‑30wt.%RE加入能提高Mg‑Zn‑Mn合金强度和导热性能,Ca加入可显著提升Mg‑1.5Zn‑0.5Mn‑0.5RE合金塑性,此外混合稀土相比二元稀土中间合金、稀土金属添加成本更低。

    一种超高导热压铸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679172B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211409134.X

    申请日:2022-11-10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色金属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高导热压铸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其成分为:Si:0.5~4wt.%,Sn:0.3~3wt.%,Ca:0.2~1wt.%,杂质总含量小于0.15wt.%,余量为Mg。包括的步骤为:(1)合金熔炼:对原料在真空干燥箱加热至110℃下预热;通入SF6和CO2混合气体。按成分配比合金加入坩埚,获得合金熔体;在730℃静置保温30min。(2)精炼除杂:升温至740℃,使用RJ‑5号精炼剂,并通入氩气精炼,保持熔体氢含量达到0.1mL/100g以下,机械搅拌5min后进行扒渣,得合金熔体。(3)压铸。本发明所获得合金具有均匀分布的第二相和均匀细小的显微组织,平均晶粒度≥4级,第二相颗粒尺寸≤20μm,呈弥散分布状态,导热系数>130W/(m·K)。该铸造超高导热镁合金可用于在强度要求不高、高导热的轻量化结构材料领域。

    一种利用回收硅锯屑粉制备Mn4+激活氟化物红色荧光粉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621756A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210315587.X

    申请日:2022-03-28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nventor: 郭锐 张续辉 罗岚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回收硅锯屑粉制备Mn4+激活氟化物红色荧光粉的方法,属于无机发光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将回收硅锯屑粉经过酸洗、水洗、干燥等步骤,将其作为硅源,然后以K2SiF6为荧光粉基质并掺杂Mn4+实现红光发射,制成氟化物荧光粉;这种掺杂Mn4+的氟化物荧光粉化学式是K2SiF6:xMn4+,其中0.01<x<0.10。该荧光粉可以被近紫外或蓝光激发、发出红光,其采用离子交换法制得,合成工艺简单,实验设备简便;可用于荧光粉转换型白光LED器件照明。

    一种Mn4+激活的锑酸盐红色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861979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11248363.3

    申请日:2021-10-26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nventor: 郭锐 李志远 罗岚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n4+激活的锑酸盐红色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荧光粉的化学通式为Ca3‑6yLiSb1‑xO6:xMn4+,3yNa+,3yLn3+;其中,0<x≤0.03,0≤y≤0.1,Ln为Lu、Y、Gd、La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该荧光粉可被紫外光和蓝光有效激发,发射625‑800纳米波长范围内的红色荧光。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材料的制备方法,采用高温固相合成法制得,该合成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易于工业化生产。本发明所述荧光粉可广泛的应用于近紫外或蓝光芯片激发的LED植物生长灯,也可用作低色温高显指白光LED灯用补偿红粉。

    一种氧化钪包覆碳纳米管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74088A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911354242.X

    申请日:2019-12-25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氧化钪包覆碳纳米管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以包覆氧化钪的碳纳米管粉末、铝粉、锌粉和硬脂酸为起始材料,通过球磨、过滤、干燥和冷压成型制得氧化钪包覆碳纳米管增强体预制块,再依次将镁锭、氧化钪包覆碳纳米管增强体预制块熔化后、混匀、真空吸铸制得氧化钪包覆碳纳米管增强镁基复合材料。本发明工艺成本低,且简单高效,设计环境良好,同时制备得到的包覆氧化钪可以有效的提高碳纳米管的分散性,复合材料晶粒细化明显,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优异,可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一种耐蚀性可调控的镁合金表面多级纳米涂层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723680B

    公开(公告)日:2019-10-29

    申请号:CN201710747970.1

    申请日:2017-08-28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一种耐蚀性可调控的镁合金表面多级纳米涂层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镁合金除氢、PE‑ALD工作腔准备、多级纳米涂层的制备、PE‑ALD工作腔还原。多级纳米涂层由单级纳米涂层单次或多次叠加构成,叠加次数N即为级数;其单级纳米涂层为TiNx(X=0.5~2.0)/TiO2。本发明所制备的涂层具有在任意形状表面(二维或三维)形成化学计量比精确、覆盖性好、厚度精准涂层,涂层的耐蚀性可调控,涂层材料对人体无毒、无害,除用于镁及镁合金耐蚀性调控外,还可以用于其它骨植入物活泼金属材料表面耐蚀性调控。

    一种氮化镓/氧化铝纳米复合耐蚀涂层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93727A

    公开(公告)日:2018-11-27

    申请号:CN201810627280.7

    申请日:2018-06-19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一种氮化镓/氧化铝纳米复合耐蚀涂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PE-ALD工作腔准备;(2)氮化镓/氧化铝纳米复合耐蚀涂层的制备;(3)PE-ALD工作腔还原。本发明利用原子层外延技术制备得到的氮化镓/氧化铝纳米复合耐蚀涂层,可在任意形状表面(二维或三维)形成化学计量比精确、覆盖性好、薄膜厚度精准的纳米涂层,工艺重复稳定性好。涂层材料对人体无毒、无害,可提高金属耐蚀性,特别是对镁、锌等活泼金属。

    一种层状梯度结构镁合金的制备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7649514A

    公开(公告)日:2018-02-02

    申请号:CN201710712929.0

    申请日:2017-08-18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nventor: 刘勇 孟祥晨 罗岚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B1/38 B21B47/00 B21B2001/38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金属材料加工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层状梯度结构镁合金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a.选取两块以上同规格的镁合金板材,对各镁合金板材进行表面机械研磨处理;b.对各板材结合表面进行清理,去除氧化层和污物;c.将处理过的各块板材叠合在一起并使其紧密接合,以各板材之间无相对移动为标准;d.将叠合后的板材放入保温箱中,待升至设定的150℃-450℃后,保温5-30min;e.取出板材立即放入轧机中进行压下量为30%-70%的轧制,即完成一次叠轧;f.空冷至室温。本发明简便易行,安全可靠,生产成本低,适用于工业化生产中提升镁合金板材的综合力学性能。

    一种锂电池材料高通量测试平台

    公开(公告)号:CN107478694A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申请号:CN201710604290.4

    申请日:2017-07-24

    Applicant: 南昌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7/26 G01N27/30

    Abstract: 一种锂电池材料高通量测试平台,其特征是由测试腔装置和探头装置构成;其中测试腔装置包括垫圈、测试芯片、外壳、测试腔支撑台;以垫圈为中心,上下对称分布的测试芯片、外壳,通过紧固螺栓连接,螺栓底部安有垫脚;测试腔支撑台与探头装置的中轴杆连接;探头装置包括正/负极金属探针、绝缘传动杆、扰性连轴器、交流加速电机;正/负极金属探针,通过绝缘传动杆与扰性连轴器、交流加速电机相连;正/负极金属探针分别与电化学工作站的工作电极、参比电极相连。本发明可并行、快速进行36个正电极材料、负电极材料、隔膜材料的测试。测试平台中测试芯片可反复使用。具有效率高、成本低的显著优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