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电池材料高通量测试平台

    公开(公告)号:CN107478694A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申请号:CN201710604290.4

    申请日:2017-07-24

    Applicant: 南昌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7/26 G01N27/30

    Abstract: 一种锂电池材料高通量测试平台,其特征是由测试腔装置和探头装置构成;其中测试腔装置包括垫圈、测试芯片、外壳、测试腔支撑台;以垫圈为中心,上下对称分布的测试芯片、外壳,通过紧固螺栓连接,螺栓底部安有垫脚;测试腔支撑台与探头装置的中轴杆连接;探头装置包括正/负极金属探针、绝缘传动杆、扰性连轴器、交流加速电机;正/负极金属探针,通过绝缘传动杆与扰性连轴器、交流加速电机相连;正/负极金属探针分别与电化学工作站的工作电极、参比电极相连。本发明可并行、快速进行36个正电极材料、负电极材料、隔膜材料的测试。测试平台中测试芯片可反复使用。具有效率高、成本低的显著优势。

    一种锂电池材料高通量测试平台

    公开(公告)号:CN207067048U

    公开(公告)日:2018-03-02

    申请号:CN201720896117.1

    申请日:2017-07-24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一种锂电池材料高通量测试平台,其特征是由测试腔装置和探头装置构成;其中测试腔装置包括垫圈、测试芯片、外壳、测试腔支撑台;以垫圈为中心,上下对称分布的测试芯片、外壳,通过紧固螺栓连接,螺栓底部安有垫脚;测试腔支撑台与探头装置的中轴杆连接;探头装置包括正/负极金属探针、绝缘传动杆、扰性连轴器、交流加速电机;正/负极金属探针,通过绝缘传动杆与扰性连轴器、交流加速电机相连;正/负极金属探针分别与电化学工作站的工作电极、参比电极相连。本实用新型可并行、快速进行36个正电极材料、负电极材料、隔膜材料的测试。测试平台中测试芯片可反复使用。具有效率高、成本低的显著优势。(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