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546507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380583.4
申请日:2023-04-11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多IRS辅助宽带CR系统资源优化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1:宽带频谱感知。步骤2:次级网络信号传输。步骤3:建立次级网络可达速率最大化问题框架,列出需要优化的目标以及约束条件。步骤4:根据所提出的次级网络可达速率最大化问题框架建立马尔可夫过程。步骤5:采用SAC算法对模型进行优化,直至其模型收敛。步骤6:输出结果,得到次级网络的总可达速率。本发明克服了无线信号传播过程中产生的衰落和频谱闲置而造成资源浪费等问题,在宽带频谱感知性能、频谱利用率和次级网络的可达速率等方面都有显著的提升。相对于现有传统算法,本发明降低了计算复杂度、提高了收敛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461816A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210097987.8
申请日:2022-01-27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G06F16/36 , G06F40/126 , G06F40/194 , G06F40/295 , G06F40/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信息补充语义通信系统的实现方法,相较于传统的通信信号传输系统,该系统创新性地在接收方利用基于BERT模型的命名实体识别技术、基于知识图谱的知识关联技术以及知识图谱文本生成技术扩充补全少量的接收信息使得接收端用户可以获取发送方想要表达的完整信息,从而显著减少了通信传输数据量;创新性地利用基于字符的余弦相似度纠错技术解决了通信传输过程和命名实体识别过程导致的实体错误,显著提高了系统在较高信道差错概率情况下的信息传输准确度,也使得系统具有更好的鲁棒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548013B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1811491713.7
申请日:2018-12-07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反窃听能力的NOMA移动边缘计算系统构建方法,在存在窃听者且不知道窃听者信道状态信息情况下,用户通过保密编码,引入与窃听者信道状态信息无关的度量来量化用户的反窃听能力。其中,两个用户通过NOMA上行链路以资源块共享方式同时将各自的部分任务发送给附近配备移动边缘计算服务器的接入点并进行快速处理,从而对移动用户的计算任务执行起到积极辅助作用,保证了移动用户端对时延容忍度低且复杂度高的计算任务的快速执行。本发明的优点是当不知道窃听者信道状态信息时,通过反窃听能力来保证信息安全传输。本发明还定义了一类基于概率分析的中断事件,以衡量系统的通信性能以及评估发送功率和卸载任务量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0149127B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1910530716.5
申请日:2019-06-19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H04B7/0413 , H04B7/0456 , H04W4/70 , H04W24/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NOMA技术的D2D通信系统预编码向量优化方法,一个无线设备可以在具有低时延的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下直接向两个内部用户发送信息。其中,两个用户均采用连续干扰消除技术来按给定的解码顺序对信息进行解码。基于给定的服务质量要求和无线设备的发射功率的约束,通过应用半正定松弛技术和拉格朗日对偶方法获得后译码信息的最大速率和相应的预编码矢量。本发明通过优化方法获得最佳预编码向量,证明了半正定松弛的紧性,从而提高无线通信传输速率,同时降低通信系统的中断概率。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基于奇异值分解的无线通信方案,可以有效降低计算复杂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580451A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2011416034.0
申请日:2020-12-07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G06K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改进经验模态分解(EMD)和最小熵反褶积(MED)的数据降噪方法。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步骤:1、使用MED对原始信号进行降噪,增强信号的冲击特性;2、将降噪后的信号输入至改进的EMD中分解,再使用envelope函数在降噪后的信号上画出包络线,增强信号的连续性;3、再将画好包络线的信号使用改进的EMD提取出其特征变量,即IMF分量,减少信号处理工作量;4、最后将提取出的IMF分量,输入到后续的其他数据处理模型中,减少后续模型处理的工作量,提高后续数据分析处理的精度。本发明提出的方法弥补了MED在强背景噪声下提取特征的局限性,克服了经验模态分解对微弱故障特征不敏感的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20023476A
公开(公告)日:2025-05-23
申请号:CN202510011234.4
申请日:2025-01-03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B23K26/352 , G06Q10/0639 , B23K26/70 , B23K26/146 , G05B19/4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PLC的水导激光劈刀高精度自动打磨方法,通过水导激光的冷却作用,有效降低热影响区,减少了热损伤,保证刀具表面的光洁度和尺寸精度。本发明引入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系统,结合工业机器人和高精度传感器,实现四个关键工序:FA、OR、BP、IC以及打磨路径、激光功率和水流压力的全自动化控制与监测,大幅提高了生产线的加工效率,实现了精密加工和生产过程的智能化管理。结果表明本发明在表面质量、打磨精度、生产效率和环保性方面都展现出出色的性能,特别是在精细加工、连续生产和绿色制造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通过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控制,PLC技术能够最大化地提升生产效率,减少人力成本,同时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172808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179851.7
申请日:2024-08-27
Applicant: 南京康赛恪通信有限责任公司 , 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人机搭载智能反射面(IRS‑UAV)增强安全通信与移动边缘计算方法,其中中继无人机(Relay‑UAV)具有有限的数据存储能力,IRS‑UAV配备IRS以自适应地改善任务上传和任务卸载。为了最小化系统成本,UAV的轨迹、边缘服务器的配对、目标用户的配对、数据卸载比率和IRS的反射元件被联合优化。针对复杂的非凸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决斗双Q网络(Deep Dueling Double Q‑Network,D3QN)算法和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Deep Deterministic Policy Gradient,DDPG)算法的智能混合算法。仿真结果表明,本发明提出的智能方案可以有效地解决复杂无人机移动通信安全问题,并在短时间内取得良好的收敛性。此外,与基准方案相比,本发明提出的方案显着降低了系统开销。
-
公开(公告)号:CN119135298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126984.8
申请日:2024-08-16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H04B17/391 , G06F18/23213 , G06N3/045 , G06N3/0475 , G06N3/094 , H04B7/04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多频通信感知一体化信道建模方法,包括步骤一:构建一个多频率通信感知一体化信道模型,即从发射机到接收机的信道,基站和移动用户设备分布在一个城市宏区域内;步骤二:对步骤一中建立的模型进行简化;步骤三:基站和移动用户设备进行部署模型假设,按照不同的基站间距和密度随机放置于一处环境中,之后生成基站和移动用户设备之间的路径参数,通过路径参数确定MIMO信道;步骤四:还包括射线追踪模拟,应用射线追踪模拟生成训练数据;本方案利用信道参数数据集通过机器学习算法训练来学习信道传播特性和隐含规律,可以更智能地构建信道模型以适应各种场景并达到更好的表现。
-
公开(公告)号:CN116527178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379935.4
申请日:2023-04-11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H04B17/391 , H04B7/145 , H04W72/0453 , H04B7/06 , H04B7/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反射面辅助的智能语义通信系统资源分配方法,该方法通过部署一个相移可调的IRS辅助基站对用户信息传输以达到所要求的语义相似度和语义频谱效率。通过建模一种联合子信道分配、语义通信网络选择、基站波束赋形和IRS反射阵列的相移矩阵优化设计问题,本发明得以实现系统有效频谱效率最大化。在资源分配方法中使用D3QN‑SAC混合算法,D3QN优化子信道分配和语义通信网络选择,SAC优化基站波束赋形和IRS反射阵元。仿真结果表明,与其他基准方法相比,本发明提出的智能反射面辅助智能β语义通信系统资源分配方法可以显著提高系统有效频谱效率,同时拥有很好的收敛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488749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241986.0
申请日:2023-03-14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H04B17/382 , H04B7/155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智能反射面增强的联合频谱感知与信息传输系统和方法,包括感知模块、传输模块和优化模块。感知模块是对主网络信号进行检测,采集目标频段的数据与特征,找寻可供频谱共享的频谱空洞,并在主用户重新运行时及时退出相应频段。利用IRS增强检测信号,提升频谱感知精确度。传输模块是在寻找到频谱空洞后,令次网络准确判决接入频谱进行信息传输,在保证主网络服务质量前提下能够实现最大的次级平均传输速率。优化模块是在感知模块与传输模块的基础上,建立可优化的数学优化问题,并通过优化IRS的反射相位矩阵、次级波束赋形、感知时间等能够实现感知的性能以及系统传输速率的最大化,本发明能够极大地提升CR系统频谱感知性能以及频谱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