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811370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1867211.0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降压变换器,属于变换器设计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混合降压变换器在不加额外控制电路的情况下,飞电容两端电压自均衡,可以简化控制电路设计,提高系统稳定性。相比于电容电压不均衡的拓扑,在开环工作时电感电流纹波得到有效改善,充分发挥了混合降压拓扑的优势。通过开关电容调制电感两端电压,在不增加额外电感数目的情况下使得单相电感的平均电流小于输出电流,降低了电感DCR损耗,提高了变换器的效率,相比于传统两相混合降压拓扑,功率密度可以有效提升。此外,不改变拓扑结构的前提下可重构为2种工作模式,拓宽了占空比的优化范围,可以灵活地适应不同的工况。
-
公开(公告)号:CN117081384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0434585.7
申请日:2023-04-2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Boost PFC变换器及优化效率的控制方法、控制器,属于电力电子领域。所述控制方法利用获取到的功率级电路的输入电压幅值|vin|和输出电压vo得到跟随输入电压相位的正弦化参考电流iref。建立断续导通模式下整体效率η的模型,计算出最佳导通时间Ton。进一步地,根据输入电压幅值|vin|、输出电压vo和最佳导通时间Ton,利用可变导通时间控制法计算下一个开关周期T。最后对Boost PFC变换器进行开关周期调制,实现Boost PFC变换器的高效控制。本发明在保证可变导通时间控制法拥有的高功率因数和较小纹波的优势下,提升了变换器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317478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291632.7
申请日:2023-03-2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H02M1/08 , H02M1/00 , H02M1/32 , H03K17/08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电压斜率检测的全集成驱动芯片架构、电子设备,用于对第一功率管进行驱动;反馈电容用于对第一功率管的源漏电压的电压斜率变化进行反馈,并根据反馈结果产生位移电流;控制单元用于输出控制信号;集成驱动单元的电压斜率检测电路用于根据所述位移电流,输出第一开通电平信号至集成驱动单元的开通三段式驱动支路;开通三段式驱动支路用于根据第一开通电平信号和控制信号,形成第一驱动电流、第二驱动电流、第三驱动电流,并输出至第一功率管的栅极,以依次控制第一功率管在不同开通阶段的开通;集成驱动单元的关断驱动支路用于根据控制信号输出一恒定的第四驱动电流至所述第一功率管的栅极,以控制第一功率管的关断。
-
公开(公告)号:CN116317476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280333.3
申请日:2023-03-2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H02M1/08 , H02M1/00 , H02M1/32 , H03K17/08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电流斜率检测的全集成驱动芯片架构、电子设备,用于对第一功率管进行驱动;该架构包括反馈单元,对第一功率管的感应电压进行分压反馈;控制单元,提供控制信号;集成驱动单元,包括开通三段式驱动支路以及关断三段式驱动支路;开通三段式驱动支路用于将感应电压和第一参考电压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输出第一驱动电流至第三驱动电流至第一功率管的栅极,对其进行分阶段导通以同时对第一功率管的开通损耗和尖峰电流进行优化;关断三段式驱动支路用于将感应电压和第二参考电压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输出第四驱动电流至第六驱动电流至第一功率管的栅极,对其进行分阶段关断以同时对第一功率管的关断损耗和尖峰电压进行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4825920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523183.X
申请日:2022-05-13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变换器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状态切换离散时间模型的buck变换器控制方法,包括:基于buck变换器的状态切换离散时间模型以及采集得到的buck变换器当前输入电压、输出电压和电感电流,通过电压预测,计算DPWM占空比,用于控制buck变换器,使得buck变换器输出电压达到参考电压;其中,状态切换离散时间模型是通过以下方式构建得到:将变换器开关瞬态时的状态变量及其导数值作为求解微分方程的约束,求解单个开关周期导通持续过程和关断持续过程中状态变量随时间变化的微分方程,推导出开关周期终点状态变量与初始状态变量之间的关系,作为状态切换离散时间模型。本发明通过建立状态切换离散时间模型提高buck变换器控制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437915A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110642903.X
申请日:2021-06-09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逆变器死区电压补偿模型的构建方法及其应用,包括:S1、通过e指数函数拟合的方式,分别拟合各相补偿电压与其相电流、逆变器功率回路中其相所对应的硬件参数以及逆变器的最大补偿电压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得到各相补偿电压方程;S2、基于死区补偿电压与各相补偿电压之间的线性变换关系,结合各相补偿电压方程,得到死区补偿电压与各相电流、逆变器功率回路中各相所对应的硬件参数以及逆变器的最大补偿电压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记为逆变器死区电压补偿模型。本发明不需要用到逆变器的电气参数,也避免了传统补偿算法的补偿误差和繁琐的理论模型计算,可以获得更好的补偿效果,能够实时的、自适应的对逆变器的非线性效应进行精确补偿。
-
公开(公告)号:CN108055235A
公开(公告)日:2018-05-18
申请号:CN201711057311.1
申请日:2017-11-0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锁的控制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包括:移动终端获取智能锁的标识信息,并向云服务器端发送所述标识信息,以使云服务器端获取与所述标识信息对应的第一密钥信息;移动终端接收由云服务器端发送的第一密钥信息,并向智能锁发送认证指令,以由智能锁在对移动终端认证通过后,向移动终端发送第一随机数,并由第一随机数生成第一开锁密码,其中,所述认证指令用于验证移动终端的合法性;移动终端根据标识信息、第一密钥信息以及第一随机数生成智能锁的第二开锁密码,以由第二开锁密码对智能锁进行开锁操作,并在第一开锁密码与第二开锁密码匹配时,完成开锁操作。通过本发明可满足云服务器端、智能锁、移动终端的安全通信要求。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