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982641A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1013177.5
申请日:2024-07-2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武汉立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6V10/143 , G01J5/00 , G01J5/48 , G06V10/44 , G06V10/77 , G06V10/778 ,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V20/52 , G06N3/0464 , G06N3/084 , G06F16/51 , G06F16/583 , G16C20/70 , G16C20/90 , G06N3/04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燃烧检测相关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融合自学习的炉内燃烧温度场在线检测方法及设备,包括以下步骤:在图像探头无法正常工作时,停止从图形探头获取的燃烧图像中计算炉内燃烧温度场,而将当前时刻的机组运行参数输入自学习模型,自学习模型输出炉内温度场分布;自学习模型的构建包括以下步骤:对专用数据库中预定时间段内的机组运行参数做概率密度分析以得到机组运行参数、炉内温度场数据的特征工况训练数据集,采用特征工况训练数据集内的特征工况数据对自学习模型进行训练学习,以获得机组运行参数与炉内温度场分布的数理关系。本发明保证了热辐射成像技术在恶劣测量环境下对炉内燃烧温度场分布在线检测的持续有效性及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276432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113237.4
申请日:2024-01-2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5B11/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数阶PIλDμ控制器的时频域综合设计方法及系统,属于分数阶PIλDμ控制器领域,方法包括:(S1)给定闭环系统性能指标对频域指标和时域指标的约束,所述闭环系统包括分数阶PIλDμ控制器和控制对象也即二阶加延时系统;(S2)以时域指标中的时间乘误差绝对值积分ITAE最小作为优化目标,采用优化算法在五个可调参数的给定可能范围内寻找满足所述约束的最优解,也即最优的五个可调参数值;根据所述最优的五个可调参数值得到最终所需的五个分数阶PIλDμ控制器参数。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缺乏适用于二阶加延时系统控制对象的分数阶PIλDμ控制器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436297B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0682700.2
申请日:2023-06-09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电流环控制的开关线性混合功率变换系统,属于电机驱动控制技术领域,包括:检测模块、电流控制模块及串联的开关功率变换模块、功率滤波模块和线性功率变换模块;电流控制模块基于负载电流与参考电流的差值产生PWM信号,并输出至开关功率变换模块,还基于负载电流与参考电流的差值得到参考电压,并计算参考电压与功率滤波模块输出电压之间的差值,得到控制电压,输出至线性功率变换模块;本发明采用双电流环控制的方式,基于电流同时对开关功率变换模块和线性功率变换模块进行控制,既实现了对输出电流的控制,又通过电流控制的方式实现了对输出电压的补偿,响应速度更快,具有更好的动态性能,且电流纹波较小、信噪比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14825854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563843.7
申请日:2022-05-23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H02K41/035 , H02K1/17 , H02K3/04 , H02K3/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双层绕组粗精驱动的磁浮平面电机工作台,属于平面电机技术领域,其包括定子和动子,定子中垂向磁化永磁体和水平向磁化永磁体按照Halbach方式排列;动子位于定子上方气隙磁场的加强侧。动子采用不等高的双层线圈绕组,上层第一绕组高度小于下层第二绕组。每层绕组均能产生六个方向的驱动力,实现六自由度驱动。在变速运动阶段,通过下层第二绕组产生较大的驱动力实现高加速度、低精度运动控制;在匀速直线运动阶段,通过上层第一绕组产生精度较高、波动较小的驱动力来实现匀速运动。本发明能够降低运动过程中的出力波动,提高运动精度,工作台平稳性好、跟踪误差小、定位精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4315346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510404.1
申请日:2021-12-10
Applicant: 广东华中科技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
IPC: C04B35/475 , C04B35/622 , C04B35/6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双模板织构的大应变无铅压电织构化陶瓷的制备方法,首先制备陶瓷超细粉体;采用两种片状微晶模板与粉体、有机溶剂和助剂混合均匀,经过球磨制浆、流延、叠压、温等静压、切割、排胶、冷等静压、烧结,得到双模板织构的大应变无铅压电织构化陶瓷。所述两种片状微晶模板,第一种为Bi0.5Na0.5TiO3或Bi0.5Na0.5TiO3‑0.7BaTiO3,第二种为NbNaO3、SrTiO3或BaTiO3,与粉体的质量比为1:(0.01‑0.3)。本发明制得的大应变无铅压电织构化陶瓷为弛豫铁电相,相比于原有非织构情况下的压电陶瓷,其逆压电系数大大提高,提高其电致应变特性,织构度达到90%,质量更好。
-
公开(公告)号:CN114133219A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111510238.5
申请日:2021-12-10
Applicant: 广东华中科技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子烟用氧化锆复合的高温多孔陶瓷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包括:将350‑375重量份D50粒径为30‑70μm的氧化铝、25‑50重量份D50粒径为1‑3μm的氧化锆、80‑120重量份D50粒径为30‑50μm的玉米淀粉、40‑60重量份的玻璃粉、1‑5重量份的硬脂酸和100‑150重量份的石蜡进行球磨,得到混合料;将60‑100重量份的聚丙烯加入密炼机中,分5次加入混合料,进行密炼、破碎、注射成型、排胶烧结,得到电子烟用氧化锆复合的高温多孔陶瓷。本发明采用氧化铝‑氧化锆体系制备多孔陶瓷,基于氧化铝‑氧化锆高温下不固溶,通过氧化锆陶瓷弥散分布在氧化铝颗粒之间,高温下抑制氧化铝晶粒间晶界的迁移,抑制晶粒长大,从而实现了孔隙率≥50%,孔径大于20微米,抗压强度≥500N的多孔陶瓷雾化芯。
-
公开(公告)号:CN112671045A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1911348073.9
申请日:2019-12-24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伊犁供电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分布式电源优化配置方法,步骤如下:从系统元件故障因素出发,得到元件的故障概率模型;从节点电压越限、支路过载和系统失负荷的角度,综合得出分类的风险严重度指标;从系统风险性成本评价分布式电源接入对配电网的影响,得到系统网损以及分布式电源运行成本风险为基础的优化配置模型;建立分布式电源输出功率的概率模型和考虑潜在运行风险成本的分布式电源优化配置模型;利用改进遗传算法求解分布式电源优化配置模型;更加全面的对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的运行风险进行评估,并在提高计算效率的同时实现了分布式电源的优化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2668821A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1911350259.8
申请日:2019-12-24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伊犁供电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6Q10/06 , G06Q50/06 , G06F30/20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风沙区域绝缘子故障概率的配电线路风险分析方法,可以有效地分析风沙灾害区域配电线路的可靠性,该分析方法基于风沙区域故障数据,建立配电线路风险评估模型,主要风险分析步骤组成:统计配电线路的沿线地理环境状况,归纳出风沙灾害的历史时空分布规律、影响因素、未来发展趋势;分别计算风害系数,沙尘灾害系数,架空配电线路故障概率以及风沙灾害风险概率;根据配电线路风险评估模型,计算出配电线路风险评估值;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评估风险分级。本发明综合了历史因素、地理因素及灾害预报等级,提出了一种高准确性的风险评估手段,并通过复合绝缘子的故障统计极大地在兼顾评估准确性的同时简化了评估数据统计。
-
公开(公告)号:CN106404795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10941408.8
申请日:2016-10-2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8851 , G01J5/00 , G01N21/3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红外信息的金属增材制造过程控制装置,其包括:增材制造操作单元,用于制造金属工件;红外图像信息采集单元,其包括红外采集设备(1),用于实时采集所述金属工件的熔池及其周边的红外温度场图像,图像处理单元(9),其通过数据总线(7)与所述红外图像信息采集单元连接,用于对所述红外温度场图像进行处理并生成反馈指令,以及反馈控制单元参数进行调整以消除缺陷或者报警停机。本发明还公开了应用该装置的控制方法。本发明的装置能够实现金属增材制造全过程的实时质量监测,可以及时采取措施抑制缺陷扩展或者及时停止操作,防止产品报废或完工后的返修。(10),用于控制所述增材制造操作单元,从而对
-
公开(公告)号:CN102806259B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210298894.8
申请日:2012-08-21
Applicant: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汽车零件强度与塑性的热成形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轧制出所需成分的热成形零件坯料;2)将热成形零件坯料进行第一次加热;3)将热成形零件坯料传送到带有独立冷却系统的热成形模具中进行热成形,热成形模具表面温度控制在150~200℃;4)当热成形结束,温度降至115~125℃时,打开热成形模具,将热成形零件进行二次加热低温回火处理,温度为200~500℃,热处理30~60秒后,移出加热炉自然冷却,即可得到高强度和高塑性的热成形汽车零件。采用本发明可获得的汽车零件的微观组织为均匀细小的板条马氏体组织,具有高强度和高塑性,延伸率也大大提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