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674208B
公开(公告)日:2018-01-16
申请号:CN201510037123.7
申请日:2015-01-26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对金刚石表面镀Mo及金刚石/Cu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金属基复合材料和电子封装材料领域。其特征是将金刚石:MoO3=1:2~1:4(wt%)混合均匀,将其装于氧化铝坩埚中,分别置于通有氢气、氩气气氛的管式炉中加热。加热温度为900~1050℃,保温时间2~4h,完成镀钼过程。样品随炉冷却取出后,对金刚石颗粒进行超声波清洗并烘干。按镀钼后的金刚石:Cu=60:40~40:60(体积%)配比称量置于行星球磨机中混合均匀。球磨机转速为300r/min,球磨时间为120min。最后,将球磨后的混合物置于石墨模具中,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法制备金刚石/铜复合材料,烧结完成即得到高导热率的金刚石/Cu电子封装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的电子封装复合材料热导率高,可重复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04849204B
公开(公告)日:2017-11-07
申请号:CN201510290695.6
申请日:2015-05-29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01N17/02
Abstract: 一种测试316LN奥氏体不锈钢晶间腐蚀的电化学方法,属于腐蚀技术领域。首先取一块测试材料进行1100℃固溶处理,然后将两个试样都制成电化学样品,工作面研磨后将表面抛光,最后用去离子水超声清洗。配制硫酸溶液,再在溶液中加入硫氰化钾和氯化钠。将配制的溶液放入恒温水浴锅中保温。连接好电极之后试样浸入溶液中10分钟以获得稳定的开路电位。从开路电位开始,以40mV/min的扫描速度扫至300mV,再以同样的扫描速度回扫至开路电位。记录待测试样与固溶处理后试样的活化电流Ia和再活化电流Ir。用待测试样与固溶处理后试样的Ra值相减,得到待测试样的晶间腐蚀敏感值。该方法消除了均匀腐蚀对测试结果的影响,测试的结果比标准DL‑EPR方法得到的值大9~10倍,可信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04651589B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510061910.5
申请日:2015-02-05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细化316LN奥氏体不锈钢晶粒的热变形工艺,属于热加工工艺领域。本发明将316LN奥氏体不锈钢固溶处理,在1050-1100℃温度下控制变形速率和变形量,利用动态再结晶的原理,材料变形完毕后即可获得均匀细小的动态再结晶晶粒。本发明优点是控制简单、通过变形温度、变形速率和变形量的控制,达到了奥氏体均匀再结晶的目的,同时解决了晶粒异常长大的问题,缩短了工艺流程,能大幅度提高316LN钢晶粒细化的效率。热变形后奥氏体平均晶粒尺寸约11μm,晶粒度≥9.5级。
-
公开(公告)号:CN102294442B
公开(公告)日:2013-09-11
申请号:CN201110268594.0
申请日:2011-09-1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制备细晶粒变形铝合金半固态浆料的方法,属于半固态铝合金浆料制备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将熔铸-原位合成陶瓷颗粒制备技术和低过热度浇注技术相结合,在变形铝合金熔体中原位合成一定量的亚微米级TiB2颗粒,作为异质形核核心,显著促进变形铝合金初生相的形核。通过低过热度浇注技术抑制枝晶的生长,结合利用简单的保温传送管道冷却和冲刷破碎树枝晶工艺,最终制备出细晶粒、高性能的变形铝合金。本发明的优点是流程短、操作简单、成本低、适用面广:不仅适用于难度较大的变形铝合金半固态浆料的制备,还可用于铸造铝合金,镁合金和其它合金体系半固态浆料的制备。原位合成陶瓷颗粒的添加还有利于提高材料的耐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060727A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申请号:CN201310005467.0
申请日:2013-01-08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Sn和Nb的锆基大块非晶合金、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良好塑性、耐Ar离子辐照和耐H2SO4腐蚀的Zr61.5Cu19.5Fe5Al11Sn1Nb2大块非晶合金、制备方法及其在核电站燃料组件方面的应用。本发明所述合金为全非晶态结构,其最大压缩应力σmax高于2500 MPa,压缩塑性高于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以Zr含量相对较低的非晶合金部分替代现广泛使用的燃料组件用高Zr合金,对节约紧缺的战略物资Zr意义重大;本发明的制备工艺过程容易控制,综合成本较低;并且本发明Zr基非晶态合金具有良好的塑性、耐Ar离子和H2SO4的性能,可望成为核电站燃料包壳材料的替代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3045953A
公开(公告)日:2013-04-17
申请号:CN201310001748.9
申请日:2013-01-05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C22C38/4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冶金类,不锈钢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热老化的双相不锈钢其制备方法。所述不锈钢各组分按重量百分比为:C<0.03、Cr18.0-22.0、Ni8.0-11.0、Mn0.5-1.5、Si0.2-1.0、Mo0.1-0.8、S<0.005、P<0.03,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铁素体含量<20%。制备方法为按照耐热老化的双相不锈钢成分含量配料,采用电弧炉+氩氧精炼炉炉外精炼工艺进行冶炼,通过离心铸造或静态铸造浇铸成型。在1050-1150℃温度范围内进行固溶处理。本发明涉及的不锈钢具有均匀细小且不连通的铁素体,铁素体含量相对更低,材料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长期热老化后材料的力学性能退化程度很低。
-
-
公开(公告)号:CN101728279A
公开(公告)日:2010-06-09
申请号:CN200910238605.3
申请日:2009-11-27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高性能金刚石强化Al基电子封装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金属基复合材料领域。其特征是在纯Al基体中添加合金元素制成的单质混合粉末或制成Al合金粉末,单质混合粉末或Al合金粉末与金刚石单晶颗粒按照体积分数比75∶25~40∶60混合均匀,装入石墨模具中进行放电等离子烧结,以50~100℃/min的升温速度加入至烧结温度580~800℃,烧结压力30~40MPa,保温保压5~20min,烧结完成即得到高性能金刚石强化Al基电子封装复合材料。合金元素包括B、Si、Cr、Ti、Nb、Ag、Cu等。本发明材料的热导率达到430W/m·K,热膨胀系数6.40ppm/K,抗压强度331MPa,密度仅为3.13g/cm3,有效地解决了材料制备过程中单晶金刚石颗粒的石墨化问题,制备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782111A
公开(公告)日:2006-06-07
申请号:CN200510086723.9
申请日:2005-10-26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熔铸-原位合成α-Al2O3颗粒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金属基复合材料领域。工艺为:按反应式2Al+3CuO3Cu+Al2O3配比原材料。将Al、CuO原材料按化学计量比放入混料机中混合均匀,再将混合均匀的原料成型。将适量的纯度大于99.0重量%的基体材料Cu放入中频感应炉中加热,加热温度为铜熔点以上50~150℃;再将占熔体1~10重量%的预制块压入该熔体中,保温。浇入金属型或砂型中,获得原位反应α-Al2O3颗粒增强铜基复合材料。优点在于:可使基体合金的熔炼与增强相的生成同步进行,明显缩短复合材料制备工艺流程、降低铜基复合材料的制造成本,可广泛用于要求高强高导电的电子和电工技术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254327C
公开(公告)日:2006-05-03
申请号:CN200410000064.8
申请日:2004-01-08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B22C1/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碱木素-粗酚树脂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造纸厂由黑液分离出来的碱木素和焦化厂由煤渣油分离出来的粗酚进行缩合获得的碱木素-粗酚树脂可用于热芯盒树脂砂的生产。工艺过程主要包括碱木素-粗酚树脂的合成和碱木素-粗酚树脂砂的制备两个阶段。优点在于:该树脂砂硬化性能和溃散性能良好,发气量和含氮量低,同时其成本仅仅为当前铸造生产中广泛使用的呋喃I型热芯盒树脂砂的一半。而且,碱木素和粗酚的合理开发应用有助于提高造纸和石油行业的经济效益,对解决环境污染的公害问题也十分有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