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584521A
公开(公告)日:2005-02-23
申请号:CN200410009174.0
申请日:2004-06-04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修正参与性介质影响的辐射测温方法。当受到参与性介质影响时,通过建立辐射测温正、反问题模型及辐射测温反问题迭代算法,借助介质辐射特征的相关辅助信息,实现对辐射测温仪在参与性介质影响下的实际测量温度值进行反演修正,得到被测表面温度。其特征在于:设计参与性介质影响下辐射测温问题的物理模型,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及数值求解方法,并针对测温模型定义辐射测温正、反问题,最后开发出由测温仪实测温度值反演被测表面真实值的预测-校正迭代算法。其优点在于:当被测表面受到参与性介质干扰时,可以实现对辐射测温仪的实际测量值进行反演修正,得到更为准确的被测表面温度。
-
公开(公告)号:CN1555759A
公开(公告)日:2004-12-22
申请号:CN200410000021.X
申请日:2004-01-0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损测量生物活体组织热参数的方法,用于通过三点表面测温确定柱状生物活体组织的热参数。该方法包括:建立柱坐标下柱状生物活体组织的二维Pennes传热模型;采用逐行法求解在阶跃热流或方波热流的干扰作用下,柱状生物活体组织内的温度变化;通过灵敏度计算,分析热参数的灵敏度系数之间的相关性以及热参数对温度变化的影响,优化三个测量点的选择;开发生物活体组织表面温度的测量系统,实时采集温度的瞬态响应数据;应用改进的高斯参数估计方法,同时获得柱状生物活体组织的导热系数、热扩散系数、血液灌注率以及体积热容量等热参数。其优点在于:实现了方便、步骤简单的无损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119777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129987.7
申请日:2024-08-16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C09C1/46 , C09C3/06 , C09C3/08 , C09C3/10 , C09C3/04 , C09K5/14 , C08L29/04 , C08L1/04 , C08K9/04 , C08K9/00 , C08K3/34 , C08K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碳化硅‑石墨烯异质结构填料的方法及其在界面自适应导热复合材料中的应用,属于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1)将碳化硅加入水中搅拌后超声,离心洗涤干燥后制得羟基化碳化硅粉末;(2)将石墨烯加入水中,匀质后加入TCEP和HEPES搅拌制得分散液A,将溶菌酶、HEPES和水混合制成溶液B,将溶液B加入分散液A,反应制得溶菌酶修饰石墨烯粉末;(3)将溶菌酶修饰石墨烯粉末与羟基化碳化硅混合反应,制得碳化硅‑石墨烯异质结构填料。本发明通过表面修饰和化合交联的方式制备得到高导热碳化硅‑石墨烯异质结构填料。该制备方法绿色、快速、安全,可应用于多个复合材料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8385573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416822.1
申请日:2024-04-08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发明涉及复合材料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煅烧还原制备铜‑石墨烯异质结构材料、方法及应用,所述方法包括:S1、以Tris缓冲溶液作为分散介质加入石墨烯,碱性条件下加入盐酸多巴胺剧烈搅拌,经滤洗和冷冻干燥得聚多巴胺‑石墨烯;S2、以去离子水作为分散介质,加入所述聚多巴胺‑石墨烯,碱性条件下加入无水硫酸铜剧烈搅拌,经滤洗和烘干得到氧化铜‑聚多巴胺‑石墨烯;S3、将所述氧化铜‑聚多巴胺‑石墨烯煅烧得铜‑石墨烯异质结构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煅烧还原使铜原位生长在石墨烯表面,制得异质结构材料,可作为填料用于热管理复合材料、医疗设备电极材料等领域。该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反应绿色环保。
-
公开(公告)号:CN116813803B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1075411.2
申请日:2023-08-25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高效装载雷帕霉素的多肽纳米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多肽纳米材料具有式Ⅰ或式Ⅱ的结构,且多肽纳米材料能够自组装形成纳米颗粒,可实现雷帕霉素的包封率和载药率分别达到68.0%和46.8%,且在溶液中的泄露量低至9.3%。此外,对于构建的多功能多肽,雷帕霉素的包封率和载药率达到60.2%和41.5%,并且和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的粘附力是和内皮细胞粘附力的3.4倍,说明所构建的多功能多肽可以实现高效装载雷帕霉素和靶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
-
公开(公告)号:CN112662564A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2110065216.6
申请日:2021-01-18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不同表面张力液体的界面作用剥离收获微藻生物膜的方法。具体步骤为:准备一系列表面张力(20~70mJ/m2)已知的含盐溶液(含盐量:1%~5%);接着,将培养在柔性固体基材(滤纸、棉布等)上的微藻生物膜竖直固定,再将其一端浸入已配好的溶液中,静置2~3s;然后,使生物膜以0.1~0.7mm/s的速度竖直向下移动,缓慢浸入溶液。在一系列配置好的溶液中,由于界面作用,特定表面张力范围内的溶液可以完整地将生物膜从基材剥离,并且溶液中盐分可以维持剥离后生物膜的形貌结构。此后,即可选择具有上述表面张力的液体来剥离微藻生物膜,实现藻细胞的收获。
-
公开(公告)号:CN110372225B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1910673555.5
申请日:2019-07-24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多尺度结构的高效冷凝亲水疏水薄膜涂层的制备方法,属于薄膜涂层制备方法领域。该方法包括:在玻璃基底上制备具有微米和纳米二级复合结构的二氧化钛薄膜;改性二氧化钛薄膜;采用紫外掩膜光刻法制备亲水疏水组合表面。通过水热法原位生长制备出的二氧化钛微球薄膜结构较好,均匀性和致密性较好,纯度较高,成本较低,工艺操作简单,反应温度较低,能耗较少,结合气相沉积和掩膜紫外光刻法制备的亲水疏水区域排列规整,壁面具有微米和纳米及毫米尺度的多级特征结构,且具有很强的光响应可调控特性,通过调控表面毫米尺度下的亲水疏水区域的宽度和数目,制备出了具有较高冷凝效率的亲水疏水异质组合表面。
-
公开(公告)号:CN103208634B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申请号:CN201310097247.5
申请日:2013-03-25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H01M4/8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低温质子传输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复合阴极材料,属于燃料电池领域。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利用具有较高氧离子和电子电导率的BaCo0.7Fe0.22Nb0.08O3-δ与高质子导电率的BaZr0.1Ce0.7Y0.1Yb0.1O3-δ相互复合制备新型阴极材料,其化学式为BaCo0.7Fe0.22Nb0.08O3-δ-BaZr0.1Ce0.7Y0.1Yb0.1O3-δ,其中两相的比例可以变化。本发明的阴极材料可以用于中低温质子传输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BaCo0.7Fe0.22Nb0.08O3-δ与BaZr0.1Ce0.7Y0.1Yb0.1O3-δ复合后,阴极材料同时具有氧离子、质子和电子传导特性,三相界面得到扩展,电极性能良好,其中两相具有很好的化学相容性,性能稳定,BaCo0.7Fe0.22Nb0.08O3-δ相中Co的存在使得电极材料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性能,可降低电池的界面电阻,提高电池的工作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439228B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申请号:CN201310418010.2
申请日:2013-09-13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快速高通量可直接测量细胞表面自由能的方法,步骤为:首先准备一系列表面张力已知的不同液体,接着分别取上述液体注入离心管内,再把细胞悬浮液注入上述表面张力不同的液体中,并采用试管搅拌器充分混合液体和细胞悬浮液;之后,静置离心管10分钟,再采用离心机将上述1.5 mL离心管内的细胞悬浮液在1000 rpm下离心1分钟,加速细胞在液体中的聚集和沉降;之后,取出离心管,在离心管架上静置2分钟,采用移液器分别在各1.5 mL离心管中取出200 μL上清液体,依次注入96孔板的每个孔内;然后采用微孔板分光光度计,测量孔板内上清液体的光密度,其光密度最大时所对应的液体表面张力即可视作细胞的表面自由能。
-
公开(公告)号:CN104597078A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510018693.1
申请日:2015-01-14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01N25/20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测量各向异性材料热导率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建立了直角坐标系中特定形式热干扰作用下被测样品的三维传热模型;采用拉普拉斯变换、分离变量、超越方程求解和拉普拉斯反变换方法,获得了各向异性材料内的温度变化在时域中的解析解;通过灵敏度计算,分析法向热导率和切向热导率的灵敏度系数的线性相关性以及参数对温度变化的影响;建立实验测量系统,实时采集温度的瞬态响应数据;采用改进的高斯牛顿参数估计方法,同时确定被测各向异性材料的法向热导率和切向热导率。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提供了实施方便、步骤简单、测量快速、适用范围广的瞬态测量方法,能够通过一次测量获得矩形各向异性材料的法向热导率和切向热导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