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60791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727981.X
申请日:2024-11-28
Applicant: 北京环境特性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透明柔性电磁吸波超材料,涉及吸波材料技术领域,所述电磁吸波超材料包括呈周期排列的多个吸波单元,所述吸波单元采用光学透明材料;每个吸波单元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介质补偿层、第一谐振层、第一介质层、第二谐振层、第二介质层和反射层;所述介质补偿层用于拓展吸收频带和提高入射角的稳定性;所述第一谐振层用于调节反射率曲线的第一谐振频点;所述第二谐振层用于调节反射率曲线的第二谐振频点;所述第一介质层和所述第二介质层用于损耗电磁能量;所述反射层用于将冗余的电磁能量反射回电磁吸波超材料中再次进行损耗。本发明提供的光透明柔性电磁吸波超材料具有柔性、高透光率、良好的宽频吸波性能和斜入射角度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072140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037697.3
申请日:2024-01-10
Applicant: 北京环境特性研究所
IPC: G06V10/82 , G06V10/40 , G06N3/0464 , G06N3/084 , G06V20/10 , G06V10/7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视觉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间目标旋转模式的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方法包括:获取空间目标待识别的ISAR图像序列;对ISAR图像序列进行光流特征提取,得到光流特征图像序列;利用预先训练好的三维卷积模型对光流特征图像序列进行时空特征的提取和识别,得到空间目标的旋转模式。本方案可以有效实现空间目标旋转动作的识别,可应用于空间目标异动检测任务。
-
公开(公告)号:CN113866740B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111140143.9
申请日:2021-09-28
Applicant: 北京环境特性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动态群目标电磁散射特性计算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获取待分析集群目标的场景信息;根据所述待分析集群目标的场景信息,生成常量数据;实时获取所述待分析集群目标的每一帧场景,并针对每一帧场景均执行:计算该帧场景对应的变量数据,并利用该帧场景对应的变量数据和所述常量数据,计算生成该帧场景对应的电磁散射特性。本方案,在对每一帧进行计算时,均省却了对常量数据的计算,大大减少了动态电磁散射特性的计算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591798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569184.9
申请日:2023-11-22
Applicant: 北京环境特性研究所
IPC: G06F18/00 , G01S7/41 , G01S7/02 , G06F18/10 , G06N3/0464 , G06N3/0499 , G06N3/0455 , G06N3/08 , G06F123/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间目标子目标释放判别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空间目标的回波信号时间序列和高分辨率一维距离像;对所述回波信号时间序列和所述高分辨率一维距离像进行拼接,得到特征矩阵;将所述特征矩阵输入预先训练的判别模型中,输出子目标释放结果。本方案提供的空间目标子目标释放判别方法能实现空间目标子目标释放的高效精准判别。
-
公开(公告)号:CN117420565A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311532562.6
申请日:2023-11-16
Applicant: 北京环境特性研究所
IPC: G01S17/89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随机介质遮蔽条件下太赫兹的近场成像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获取受随机介质遮蔽的目标的反射三维电场;其中,所述反射三维电场包括二维空间的时域区间的电场信号;所述时域区间为从太赫兹脉冲源出射开始,到抵达探测平面所需的时间;基于所述反射三维电场,确定随机介质的点扩展函数;基于所述点扩展函数对所述反射三维电场进行滤波处理,得到滤波后的电场分布图像;对所述电场分布图像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所述目标的反射率分布图像。本方案提供了随机介质的点扩展函数,能够有效计算得到待测目标的反射率分布,从而对随机介质遮蔽的目标进行成像。
-
公开(公告)号:CN117410805A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11351649.3
申请日:2023-10-18
Applicant: 北京环境特性研究所
IPC: H01S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调谐的等离激元激发装置,包括发射阴极、复合金属光栅、等离激元输出装置和收集极;发射阴极和收集极分别位于复合金属光栅两端的上表面,收集极用于接收发射阴极发射的电子束;等离激元输出装置位于发射阴极和收集极之间,且与复合金属光栅靠近收集极的一端相接,用于引导金属光栅表面的等离激元输出;复合金属光栅包括金属基板和若干个周期排列设置的矩形金属板,每个矩形金属板均与金属基板相互垂直,每个矩形金属板远离金属基板一端的均连接有金属盖板,金属盖板的一端与矩形金属板的一端相连接,另一端与相邻的矩形金属板存在间隔。本发明中的激发装置具有结构简单、互作用效率高、损耗低、耦合强度大和可调谐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853054B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111303596.9
申请日:2021-11-05
Applicant: 北京环境特性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机械调节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等离子体炬及其间隙调节方法。该等离子体炬包括等离子体炬本体、第一绝缘套和调节组件;其中,等离子体炬本体包括喷头、钨针、内壳和外壳,钨针连接有第一端子,喷头和钨针的极性相反,钨针设置于内壳内,内壳设置于外壳内,钨针和内壳之间形成气腔,内壳和外壳之间形成冷却腔;第一绝缘套,与外壳连接,钨针远离喷头的端部设置于第一绝缘套内;调节组件,设置于第一绝缘套上,用于带动钨针沿等离子体炬本体的轴向平动,以改变钨针和喷头之间的距离。本申请提供的等离子体炬可以快速精确地调节钨针与喷头之间的间隙,从而改变等离子体束的喷射流速、喷流外形,以适应多场景的使用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3567949B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2111013998.5
申请日:2021-08-31
Applicant: 北京环境特性研究所
IPC: G01S7/4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散射中心关联方法和装置,涉及雷达技术领域、其中,本发明的散射中心关联方法包括:确定目标在多个视角下的散射中心的第一特征数据;将所述散射中心的第一特征数据映射至高维特征空间,以得到所述散射中心在所述高维特征空间的第二特征数据;基于谱多流形聚类算法对多个视角下散射中心的第二特征数据进行聚类,以得到散射中心的聚类结果。通过以上方法,解决了复杂目标的三维散射中心宽视角关联问题,为散射数据压缩与重构、目标特征提取与识别等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6258909A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310256467.1
申请日:2023-03-16
Applicant: 北京环境特性研究所
IPC: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V10/762 , G06V10/77 , G06N3/0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间目标的小样本识别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获取初始训练集和测试集;将初始训练集输入至预先构建的神经网络,得到初始识别模型和训练样本的深层降维特征;针对每一个测试样本均执行:将当前测试样本输入至初始识别模型,以基于聚类方法、训练样本的深层降维特征和当前测试样本的深层降维特征,判断当前测试样本是否扩充至初始训练集;若是,则基于当前测试样本的识别结果和判断结果,对初始识别模型进行二次训练;若否,则判断下一个测试样本,直至得到最终的训练集、目标识别模型和测试样本的识别结果。本方案可以有效提高小样本情形下空间目标的识别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797648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528888.7
申请日:2022-11-30
Applicant: 北京环境特性研究所
IPC: G06V10/40 , G06V10/76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极化散射特征提取方法、装置及计算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待识别目标在预设方位中心角下的ISAR图像;其中,ISAR图像包括对应四种极化状态的子图像;针对每组ISAR图像,均执行:对该ISAR图像中的子图像均进行散射中心提取,得到至少两个散射中心的幅度值;根据各组ISAR图像提取到的幅度值,确定对应每个散射中心的幅度矩阵;其中,幅度矩阵包括散射中心在预设方位中心角下的幅度值;根据幅度矩阵,得到散射中心的极化比分布。本方案提供的全极化散射特征提取方法降低了极化散射矩阵对雷达视线角的敏感性和对场景的依赖性,提高了目标识别的准确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