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鱼巢砖
    41.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7657721U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2222101736.0

    申请日:2022-08-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鱼巢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态鱼巢砖。一种生态鱼巢砖,包括:主体,包括下层砖和上层砖,下层砖为两面开口的六面体结构,且下层砖具有半封闭空腔,上层砖设置在下层砖的顶部,且上层砖包括多个竖板和横板,多个竖板的两端分别与下层砖的顶部和横板的底部连接;水生植物,设置在下层砖和横板的顶部。将水生植物设置在下层砖和横板的顶部,使水生植物与上下层砖相结合,下层砖具有半封闭空腔,上层砖设置在下层砖的顶部,上层砖与下层砖之间围合有空腔,鱼类可在空腔内生长或躲藏,生态鱼巢砖组合了水生植物生长和鱼类栖息所需条件,为生态系统提升提供适宜生存环境。

    一种雨箅子定位装置
    4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5105920U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121264462.6

    申请日:2021-06-0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雨箅子定位装置,属于道路和排水设计技术领域,包括:雨箅子本体,适于铺设在雨水通道上;浮球装置,通过连接线或连接管连接有警示装置,所述连接线或连接管与所述雨箅子本体连接,且所述浮球装置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雨箅子定位装置,雨箅子本体铺设在雨水管道上,浮球装置通过连接线或连接管与警示装置连接,其中,连接线或连接管与雨箅子本体连接,并且浮球装置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这样即使雨箅子被雨水淹没,浮球装置也可携带警示装置在雨水中悬浮起来,露出水面,使抢修人员能够第一时间发现雨箅子的位置所在,可以快速开展抢修工作。

    一种自动雨水灌溉植物墙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2487515U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2021950425.6

    申请日:2020-09-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动雨水灌溉植物墙系统,包括:植物墙;雨落管,底端连接有初雨弃除装置,初雨弃除装置具有弃流腔和存储腔,弃流腔适于与外界连通,存储腔连通有第一管路;雨水收集装置,内部设置有水位传感器,进水口与第一管路连接,出水口连接有水泵,水泵与第二管路连通,第二管路延伸至植物墙的顶端;第二管路上设置有电控流量调节阀,雨水收集装置上还设有补水口,补水口适于与补水装置连通;自动控制装置,分别与电控流量调节阀、水泵以及水位传感器信号连接;土壤湿度传感器,设置在植物墙内,并与自动控制装置信号连接。本实用新型的自动雨水灌溉植物墙系统实现了对植物墙的自动灌溉,提高了灌溉的自动化程度。(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溢流检查井及海绵城市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1973763U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2020153609.3

    申请日:2020-02-0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溢流检查井及海绵城市系统,溢流检查井,包括:蓄水腔,与上游排水管的出水口相连通,用于储存所述上游排水管排出的雨水;溢流腔,所述溢流腔通过外排水管将进入所述溢流腔内的雨水排出;连通管,分别与所述蓄水腔和所述溢流腔,且受控制地开关以控制所述蓄水腔内的雨水进入所述溢流腔内。通过上述溢流检查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溢流井无法控制雨水向下游管网的排放量,造成下游排水管网排水压力大、会对下游水体污染,以及海绵城市措施综合效益较低的问题。

    一种绿化屋顶雨水灌溉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1960451U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2020298441.5

    申请日:2020-03-1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绿化环保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绿化屋顶雨水灌溉系统,包括绿化模块、雨水收集模块、以及位于集水管与蓄水单元之间的雨水过滤模块,雨水收集模块包括位于绿化模块内的集水管以及与集水管相连通的蓄水单元;灌溉模块包括位于蓄水单元内的汲水单元以及与汲水单元相连接的灌溉单元,灌溉单元朝向绿化模块灌溉;雨水过滤模块包括第一过滤件和第二过滤件,集水管可分别与第一过滤件和/或第二过滤件相连通。第一过滤件和第二过滤件可以交替工作,即便是其中之一进行拆卸清洗时,此灌溉系统的过滤功能未受到任何影响。同时,当雨水量较多水流量较大时,第一过滤件和第二过滤件又可以同时工作,加强雨水的过滤效果。(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通用型截污挂篮
    4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9509150U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822080703.6

    申请日:2018-12-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通用型截污挂篮,包括截污挂篮本体,顶部设置有矩形开口,矩形开口一侧的长边对应长边曲面侧壁,另一侧的长边对应长边平面侧壁,矩形开口的两个短边侧对应的侧壁为短边平面侧壁;长边曲面侧壁、长边平面侧壁和短边平面侧壁的底部连接于篮底;长边曲面侧壁和短边平面侧壁上设置有纵向的排水孔,长边平面侧壁中部不开孔,上部设有纵向的排水孔;排水孔的下方设置有泄水孔。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拦截雨水径流杂物、沉淀大粒径固体悬浮物;而且截污挂篮本体顶部外缘处设置卡扣装置和插销装置,能够方便地固定在雨箅子下方,便于截污挂篮的拆卸与清理维护,且适用于各类型雨水口。(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人工降雨条件下碳通量的测量设备

    公开(公告)号:CN208999377U

    公开(公告)日:2019-06-18

    申请号:CN201821220259.7

    申请日:2018-07-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工降雨条件下碳通量的测量设备,包括透明玻璃箱(10)、人工降雨装置(20)以及二氧化碳测试仪(30),其中透明玻璃箱(10)无底板,顶板(11)上形成有用于放置二氧化碳测试仪的探测孔(12),人工降雨装置包括设置在顶板(11)内表面上的多个喷淋单元(21),连接外部水源和所述多个喷淋单元(21)的管路(22)以及设置在管路(22)上的阀(23),管路(22)从透明玻璃箱的底部进入透明玻璃箱,并沿着侧壁向上延伸到顶板(11),然后连接所述多个喷淋单元(21);其中每个喷淋单元包括管体(211)以及设置在管体(211)外表面上的多个喷头(212),管体(211)与管路(22)连通,喷头(212)与管体(211)连通。(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用于城市道路的分布式排水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3328525U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2021935042.1

    申请日:2020-09-0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城市道路的分布式排水装置,其包括设置道路两侧的若干个主篦子和设置在人行道与车道之间的路缘石,每个主篦子下方设置有一个雨水井,主篦子的一端端面与路缘石贴合,相邻两个主篦子通过副篦子连接,且副篦子的一端端面与路缘石贴合,副篦子下方设置有用于连通相邻两个雨水井的排水槽;路缘石的截面呈L型,路缘石的水平端与车道对齐,路缘石水平端顶部设置有排水沟,且路缘石设置有若干个排水口,排水沟与排水口通过流道连通。通过主篦子、副篦子和排水槽,将点状积水进行分散存蓄,将一个严重的积水点调蓄成为一个不太严重的积水面,显著降低了单个积水点的水深,淹没影响也大幅降低。

    一种用于检测河道防汛水位的监测预警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2724285U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21848504.6

    申请日:2020-08-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检测河道防汛水位的监测预警系统,其包括设置在河道底部的固定底座和固定安装在固定底座上的测量基座,测量基座内开有空腔,且测量基座的侧面开有与空腔连通的进水口;测量基座的空腔顶部设置测量底板,测量底板的上下两侧分别安装有水位检测装置和用于控制水位检测装置启闭的开关组件,水位检测装置包括距离传感器、控制终端和通信终端;测量基座的顶部设置有太阳能发电装置和语音播报装置,太阳能发电装置与语音播报装置电连接,距离传感器、通信终端及语音播报装置均与控制终端相连。通过采集距离传感器与浮力阀之间的距离,并与浮力阀和距离传感器之间的初始距离对比,得到河道水位变化信息。

    一种排水沟雨水自动弃除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2271164U

    公开(公告)日:2021-01-01

    申请号:CN202020596859.4

    申请日:2020-04-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排水沟雨水自动弃除装置,包括:排水沟,其设于地面的下方;第一盖体,其盖设于所述排水沟上,所述第一盖体设有排水口;若干弃除池,其设于所述排水沟的下方且连通于所述排水沟,所述弃除池用于收集初期雨水,初期雨水进入所述弃除池内,其他雨水通过所述排水沟排出。通过弃除池收集初期雨水,在初期雨水中杂质的自身重力作用下,初期雨水在弃除池内自行进行沉降过滤分离,降雨过程中自动拦截水质较差的初期雨水,中期、后期雨水可直接排入雨水管循环使用;该装置仅需定期清除弃除池内的垃圾污染物及杂质,降低了过滤成本,并可实现对雨水的循环使用;以及弃除池可调蓄初期雨水,以保证雨水管内的水流稳定。(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