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氮空化试验验证系统及气泡产生过程观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20098A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申请号:CN202111015088.0

    申请日:2021-08-31

    Abstract: 液氮空化试验验证系统包括介质供给系统、低温模拟贮箱、低温出流系统、高速摄像系统和测控系统;介质供给系统为试验系统提供气体、液体介质,本发明的试验用的介质为氮气和液氮。低温模拟贮箱为低温压力容器,可以通过与其相连的进气管路和排气管路,完成置换、升压和降压的操作。低温出流系统包括气泡发生器、不锈钢出流管、带透明观察窗的不锈钢真空出流管、低温球阀、液氮泵、低温球阀、流量计。高速摄像系统对透明视窗内的气泡产生过程进行拍摄并录像,并对气泡尺寸、数量、流体含气率等参数进行分析。测控系统控制高速摄像机开启和关闭,并进行数据采集。用于火箭低温贮箱和低温推进剂输送管路中介质空化过程的模拟、观察及机理研究。

    一种强制启闭的大口径低温加注阀

    公开(公告)号:CN109519545B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811599755.2

    申请日:2018-12-2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强制启闭的大口径低温加注阀,其从左至右依次设置阀体、弹簧腔壳体、强制腔壳体;阀体左端螺纹连接阀座,阀座左端设置阀瓣;阀体右端还螺纹连接有导向套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中央孔垂直延伸出导向套的套筒;波纹管组件中封闭内置阀杆;弹簧腔壳体内弹簧的两端分别由导向套的安装板和弹簧座支撑;阀杆的两端分别与阀瓣和顶杆螺纹连接;强制腔壳体中内置活塞,顶杆穿过强制腔壳体左端面上的孔与活塞固定连接;强制腔壳体的右端面设置强制打开进气口。所述加注阀由气动控制强制打开和关闭,加注阀的口径大于现有型号产品,阀座处采用冗余密封结构,提高密封的可靠性,其阀杆与推进剂隔离,自身防控多余物的能力强,可靠性更高。

    防颤振单向阀
    4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180297A

    公开(公告)日:2018-06-19

    申请号:CN201711238315.X

    申请日:2017-1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颤振单向阀。其中,防颤振单向阀包括壳体、阀芯,壳体上设置有所述单向阀的入口和出口,阀芯用于打开和关闭入口与出口之间的流路,单向阀还包括安装在壳体内的套筒,套筒和壳体之间设置有弧形孔,弧形孔配置为气体流通的通道,弧形孔总的流通面积大于单向阀公称通径;套筒靠近单向阀出口部位设置有阻尼孔。本发明的防颤振单向阀基于流体流动特性,设置弧形孔形成气体流通通道,使局部压力降低,单向阀打开后不会发生颤振;在阀芯背压腔与出口间的套筒上设置阻尼孔,提高了阀芯前后压力差的稳定性,有利于抑制单向阀颤振;在阀芯与套筒间装有波纹带涨圈,保证了低温与常温条件下阀芯和套筒之间的进气量一致。

    一种液氢温区高压换热氦气储罐

    公开(公告)号:CN103644450B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310589492.8

    申请日:2013-11-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3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氢温区高压换热氦气储罐,包括壳体(1)、真空腔(2)、液氮预冷夹套腔(3)、高压腔(4)、换热管腔(5)、液氮入口(7)、液氮出口(6)、高压氦气进出口(8)、制冷剂入口(9)、制冷剂出口(10)、制冷剂汇总腔(11)、制冷剂分配腔(12)和抽真空口(13);高压腔(4)用来储存高压氦气,降温时需要将低温制冷机组产生的13K制冷剂引入到换热管腔(5)内,通过辐射及对流换热对高压腔(4)内高压氦气进行降温,经过不断的循环降温使得高压氦气达到液氢温区;液氮预冷夹套腔(3)用于加快高压腔内氦气的降温速度。本发明同时具有储存高压氦气及对其换热降温的功能,可以使储存的高压氦气快速降温至液氢温区。

    一种液氢温区高压换热氦气储罐

    公开(公告)号:CN103644450A

    公开(公告)日:2014-03-19

    申请号:CN201310589492.8

    申请日:2013-11-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3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氢温区高压换热氦气储罐,包括壳体(1)、真空腔(2)、液氮预冷夹套腔(3)、高压腔(4)、换热管腔(5)、液氮入口(7)、液氮出口(6)、高压氦气进出口(8)、制冷剂入口(9)、制冷剂出口(10)、制冷剂汇总腔(11)、制冷剂分配腔(12)和抽真空口(13);高压腔(4)用来储存高压氦气,降温时需要将低温制冷机组产生的13K制冷剂引入到换热管腔(5)内,通过辐射及对流换热对高压腔(4)内高压氦气进行降温,经过不断的循环降温使得高压氦气达到液氢温区;液氮预冷夹套腔(3)用于加快高压腔内氦气的降温速度。本发明同时具有储存高压氦气及对其换热降温的功能,可以使储存的高压氦气快速降温至液氢温区。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