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双暗斑联合抑制的超分辨光刻方法及光刻胶

    公开(公告)号:CN114527629B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417713.2

    申请日:2022-04-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暗斑联合抑制的超分辨光刻方法及光刻胶,该方法基于边缘光抑制纳米刻写技术,通过双抑制光斑的结合实现在保证最大抑制强度不变的前提下压缩暗斑抑制区域,一定程度解决由抑制光过强引起刻写线宽变粗的难题,实现等效刻写光斑的压缩,从而进一步缩小纳米刻写线宽。利用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实现更高精度的纳米加工能力,可为微机械、微光学、微流控等领域提供更高精度的加工手段。

    一种基于双色双步吸收效应的超分辨光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79591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717492.0

    申请日:2022-06-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色双步吸收效应的超分辨光刻方法,该方法基于苯偶酰光引发剂基态与三重态的光谱吸收特性,利用一束材料基态吸收范围波长的激光束与另一束材料三重态吸收范围波长的激光束共同作用于材料中,通过控制两者的能量实现双色双步吸收效应,并且结合两者的相对位移控制,从而获得小于衍射极限的刻写线宽。本发明将提供一种亚百纳米精度刻写精度与快速刻写能力的超分辨纳米激光直写方法,使三维光刻直写技术具有高速、超分辨、复杂结构刻写能力的优点。

    一种基于双暗斑联合抑制的超分辨光刻方法及光刻胶

    公开(公告)号:CN114527629A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2210417713.2

    申请日:2022-04-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暗斑联合抑制的超分辨光刻方法及光刻胶,该方法基于边缘光抑制纳米刻写技术,通过双抑制光斑的结合实现在保证最大抑制强度不变的前提下压缩暗斑抑制区域,一定程度解决由抑制光过强引起刻写线宽变粗的难题,实现等效刻写光斑的压缩,从而进一步缩小纳米刻写线宽。利用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实现更高精度的纳米加工能力,可为微机械、微光学、微流控等领域提供更高精度的加工手段。

    一种高通量3D暗斑生成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034626B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010863942.8

    申请日:2020-08-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通量3D暗斑生成装置,并行光束阵列通过横向高通量暗斑阵列的器件后,每束光被调制为涡旋相位光,聚焦后形成横向暗斑;并行光束阵列聚焦后形成横向暗斑阵列;并行光束阵列通过纵向高通量暗斑阵列的器件后,每束光都被调制为0‑π相位分布,每束光聚焦后形成纵向暗斑;并行光束阵列聚焦后形成纵向暗斑阵列;将两种光束进行合束,聚焦后两种光斑进行非相干叠加,形成高通量3D暗斑阵列。本发明可提供稳定的高质量高通量3D暗斑阵列;且器件成本低,体积小,可以实现系统的高度集成;可用于实现并行双光束激光直写和并行受激发射损耗显微成像,极大的提升加工和成像速度。

    一种小型化高精度激光束指向稳定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609817B

    公开(公告)日:2022-02-22

    申请号:CN202010323457.1

    申请日:2020-04-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型化高精度激光束指向稳定装置,该装置包括可调孔径光阑、二维快速控制反射镜、分光棱镜、二分之一波片、偏振分光棱镜、斜方棱镜、透镜、光电感应器件、反射部件、纳米移动台和控制器等部件;它利用偏振光束在全反射角度附近的反射特性,将其作为角度灵敏探测手段,结合快速控制反射镜实现角度方向偏移的独立修正。位置方向的漂移则由一个反射部件与位置探测器完成修正。本发明通过解除角度测量对光程的依赖,结合分离式地调控,实现小型化、高精度、快速度的光束稳定控制;利用本发明装置调整得到的稳定光束,可以广泛用于超分辨显微成像系统和高精度激光直写光刻系统。

    一种小型化的光束漂移检测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70438B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2111233519.0

    申请日:2021-10-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型化的光束漂移检测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二分之一波片、分束镜、第一位置探测器、四分之一波片、球面反射镜、第二位置探测器,入射光束首先依次通过所述二分之一波片和分束镜,被分解为第一光束与第二光束,所述第一光束入射到所述第一位置探测器的探测面上,所述第二光束依次经过所述四分之一波片和球面反射镜反射后,再经过所述分束镜透射入射到所述第二位置探测器的探测面上。这样降低防漂系统复杂度,实现防漂系统小型化。再采用位置探测器获取光斑位置,进而计算获得入射光束在原坐标系中的位置偏移量和角度偏差量,从而实现高精度光束漂移的检测。

    基于光纤的高通量超分辨焦斑生成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045303B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2010863052.7

    申请日:2020-08-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纤的高通量超分辨焦斑生成装置,该装置首先生成抑制光光束阵列,将每路激光耦合至涡旋光纤,既可形成携带涡旋相位的光束,又可以减少器件成本和系统空间,再通过多通道声调制器进行特异性强度调制产生高通量暗斑;同时激发光光束阵列耦合进入激发路光纤阵列,再通过多通道声光调制器进行特异性强度调制产生实心光斑的;最后两种光束阵列进行合束,通过物镜聚焦形成两种相互叠加的光斑阵列,通过暗斑对实心光斑作用范围的抑制作用形成超分辨焦斑阵列。本发明可实现对暗斑的独立调控,用以实现高通量的激光直写加工和并行超分辨显微成像,有效提升加工速度和成像速度的提升;不需要额外的调制器件,系统结构紧凑。

    一种小型化的光束漂移检测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70438A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111233519.0

    申请日:2021-10-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型化的光束漂移检测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二分之一波片、分束镜、第一位置探测器、四分之一波片、球面反射镜、第二位置探测器,入射光束首先依次通过所述二分之一波片和分束镜,被分解为第一光束与第二光束,所述第一光束入射到所述第一位置探测器的探测面上,所述第二光束依次经过所述四分之一波片和球面反射镜反射后,再经过所述分束镜透射入射到所述第二位置探测器的探测面上。这样降低防漂系统复杂度,实现防漂系统小型化。再采用位置探测器获取光斑位置,进而计算获得入射光束在原坐标系中的位置偏移量和角度偏差量,从而实现高精度光束漂移的检测。

    一种基于AOD扫描的双光束高速激光直写方法与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515017A

    公开(公告)日:2021-10-19

    申请号:CN202110388078.5

    申请日:2021-04-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声光偏转(AOD)扫描的双光束高速激光直写方法和装置,该装置包括两路光,其中一路光在汇聚到样品面上产生实心光斑,用于激发光刻胶的聚合反应;另一路光汇聚到样品面上产生空心光斑,用于抑制或终止光刻胶聚合反应中的某个关键步骤,从而抑制光聚合反应。两束光进行对准合束后经过两个紧靠并互相垂直放置着的AOD,其中一个进行x方向扫描,另一个进行y方向扫描,两者同时实现光束在样品面上高速高精度的二维扫描。利用本发明,有望实现速度和分辨率分别达10^6点/s和亚50 nm的高速、超分辨激光直写,为超分辨激光微纳加工技术提高加工效率提供有力支撑。

    基于干涉点阵和DMD的边缘光抑制阵列并行直写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666804A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2110049599.8

    申请日:2021-0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干涉点阵和DMD的边缘光抑制阵列并行直写装置,该装置主要包含两路光:一路光通过偏振分束器产生偏振方向两两相同的四光束,四光束在物镜焦平面重叠,进行振幅和强度叠加后产生干涉点阵,点阵暗斑用作抑制涡旋光阵列;另一路光通过数字微镜器件DMD产生激发光点阵,并投影到物镜焦平面上和抑制涡旋光阵列重合,在大视场中可得到万束量级以上边缘光抑制阵列,可用于高通量超分辨的双光子直写。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