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629642B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610550947.9
申请日:2016-07-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IPC: C09D165/00 , C09D125/18 , C09D179/02 , C09D7/63 , C09D11/102 , C09D11/03 , C09D11/30 , C08L65/00 , C08L25/18 , C08L79/02 , C08J5/18 , H01L51/46 , H01L51/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功函可调的聚合物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聚合物复合材料包含:至少一种导电聚合物;至少一种掺杂剂;以及,至少一种溶剂,用以与聚合物复合材料中的各组分配合形成均匀混合体系。本发明还公开了基于所述复合材料的复合墨水、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聚合物复合材料、复合墨水、复合薄膜可用于制备光电器件为代表的半导体器件。藉由本发明提供的聚合物复合材料可形成功函数能在4.0‑5.2eV之间调节的导电复合物薄膜,使之可以作为阳极电极、阴极电极的修饰层,并改善电极与光活性层之间的界面接触性能,使形成的器件性能表现出更低的薄膜厚度依赖性,从而能够降低对器件制备的工艺要求,有利于提高器件的良品率。
-
公开(公告)号:CN102585588B
公开(公告)日:2014-06-11
申请号:CN201210041120.7
申请日:2012-02-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铜锌锡硫(Cu2ZnSnS4,CZTS)墨水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优选为:采用薄膜分散技术原位沉积合成Cu,Zn,Sn的硫化物作为制备Cu2ZnSnS4的前驱体;硫化物前驱体在真空或惰性气氛下烧结得到Cu2ZnSnS4块体;在分散剂的辅助下,将Cu2ZnSnS4块体在球磨罐中机械粉碎得到分散均匀,稳定性高的Cu2ZnSnS4墨水。本发明采用薄膜分散法来制备高质量的Cu2ZnSnS4材料前驱体,烧结温度低,设备要求简单,产率高,适用于规模化生产,且所得墨水可以用于低成本,大面积化生产Cu2ZnSnS4薄膜太阳能电池及其它光电器件。
-
公开(公告)号:CN102585588A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1210041120.7
申请日:2012-02-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铜锌锡硫(Cu2ZnSnS4,CZTS)墨水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优选为:采用薄膜分散技术原位沉积合成Cu,Zn,Sn的硫化物作为制备Cu2ZnSnS4的前驱体;硫化物前驱体在真空或惰性气氛下烧结得到Cu2ZnSnS4块体;在分散剂的辅助下,将Cu2ZnSnS4块体在球磨罐中机械粉碎得到分散均匀,稳定性高的Cu2ZnSnS4墨水。本发明采用薄膜分散法来制备高质量的Cu2ZnSnS4材料前驱体,烧结温度低,设备要求简单,产率高,适用于规模化生产,且所得墨水可以用于低成本,大面积化生产Cu2ZnSnS4薄膜太阳能电池及其它光电器件。
-
公开(公告)号:CN114361348B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011387914.X
申请日:2020-12-0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凹印银线电极粗糙度的方法及其应用。所述降低凹印银线电极粗糙度的方法包括:采用凹版印刷方式制作银线电极,所述银线电极包括银纳米线网络结构;在所述银线电极表面涂布包含功能材料的流体,并至少使所述功能材料填补所述银线电极表面的凹下区域,从而使所述银线电极的表面粗糙度(RMS)降低到5nm以下。本发明可以有效降低凹版印刷银线电极的表面粗糙度,使得银线电极既可以由凹版印刷法直接图案化和大批量制备,又能很好的满足制备高性能柔性有机太阳能电池的要求,有利于后续将柔性有机太阳能电池的整个制备过程整合,实现柔性有机太阳能电池的高效、高质量、低成本的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8843333A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0909893.5
申请日:2024-07-0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阻隔性柔性有机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高阻隔性柔性有机太阳能电池包括沿设定方向依次层叠设置的柔性基底、阻隔层、修饰层、银纳米线电极层、有机功能层、顶电极层和封装层,其中,所述修饰层的材质包括高透光率光刻胶、树脂、光转换亲疏水材料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提供的高阻隔性柔性有机太阳能电池对阻隔层进行修饰,起到双层阻隔效果,能够有效降低水氧透过率,在提高阻隔性、光透过率和抗弯折性的同时,降低表面粗糙度,从而进一步提升电池器件的效率与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838977B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010515509.5
申请日:2020-06-0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 江西省纳米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包括沿设定方向依次设置的底电极、空穴传输层、钙钛矿层、富勒烯电子传输层、金属氧化物电极修饰层及顶电极,所述金属氧化物电极修饰层是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经由硅烷偶联剂、具有酰氯基团的化合物两步化学修饰而获得。本发明提供的金属氧化物电极修饰层在富勒烯衍生物的电子传输层上具有良好的成膜性,同时可以有效的阻止钙钛矿电池中的离子迁移问题,获得长时间以及加热条件下的热稳定性,能够提供稳定性更高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16496658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210063920.2
申请日:2022-01-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IPC: C09D11/03 , C09D11/02 , C09D11/38 , C09D11/30 , H10K30/30 , H10K30/50 , H10K30/85 , H10K30/86 , H10K71/30 , H10K8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晶态非晶态杂化的氧化锌纳米粒子墨水、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向包含晶态的氧化锌纳米粒子和醇类溶剂的氧化锌纳米粒子分散液中加入非晶杂化添加剂,使所述晶态的氧化锌纳米粒子的至少部分表面被非晶化,从而钝化氧化锌纳米粒子的表面缺陷,获得晶态非晶态杂化的氧化锌纳米粒子墨水,所述非晶杂化添加剂包括弱酸或弱碱。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可以提高氧化锌纳米粒子墨水的分散性和稳定性,同时制备的晶态非晶态杂化的氧化锌纳米粒子墨水用于制作电子传输层或载流子修饰层,所得光电器件的电学性能、稳定性和机械柔性等均有大幅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6478570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528237.6
申请日:2023-05-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IPC: C09D11/03 , C09D11/033 , H10K30/50 , H10K3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形成有机光活性层的凹版印刷墨水、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凹版印刷墨水包括有机活性材料、有机溶剂以及表面活性剂;所述表面活性剂包括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且所述凹版印刷墨水中表面活性剂的体积分数在0.5%以下。本发明所提供的凹版印刷墨水用于制备基于凹版印刷的柔性电池,具有可图案化、精度高、高速印刷、耐印力高、可大规模高通量生产等优势,有利于有机太阳能电池的产业化及多场景应用;该凹版印刷墨水的流变特性适用于凹版印刷,可实现大面积高质量的薄膜制备,能够避免现有凹版印刷墨水容易产生的表面缺陷,同时对光电性能的影响更低,所制得的柔性太阳能电池具有优异的大面积器件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707262A
公开(公告)日:2023-02-17
申请号:CN202110925225.8
申请日:2021-08-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钙钛矿薄膜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钙钛矿薄膜太阳能电池包括沿设定方向依次设置的阴极、电子传输层、钙钛矿活性层、空穴传输层和阳极,所述电子传输层与钙钛矿活性层之间还设有致密阻隔层,所述致密阻隔层至少用于抑制阴极和/或电子传输层与钙钛矿活性层之间的离子迁移。本发明通过在钙钛矿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结构中设置致密阻隔层,可以有效抑制器件效率的衰减,显著提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稳定性,且本发明的工艺简单、低成本,易于规模化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695676A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210328224.X
申请日:2022-03-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有机太阳能电池界面粘附力的方法及有机太阳能电池。所述方法包括使包含给体材料、受体材料和热塑性弹性体的混合体系形成活性层,热塑性弹性体可自发在活性层的上、下界面处产生富集,形成富集层;或者,使热塑性弹性体形成于活性层与空穴传输层和/或电子传输层之间,形成弹性体界面层。本发明将热塑性弹性体在界面处富集或将热塑性弹性体单独作为界面层,使热塑性弹性体成为活性层与上、下的空穴传输层或电子传输层之间胶水,工艺简单,掺杂窗口大,独立成膜时厚度依赖性小,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由该活性层制得的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高、活性层与空穴传输层或电子传输层之间的粘附力强,电池机械稳定性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