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11590162U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1922452874.1
申请日:2019-12-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器人工程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水下液压机械手自适应夹持机构,夹钳基座安装在夹钳活塞缸上,夹钳活塞杆的活塞端容置在夹钳活塞缸中,另一端由夹钳基座穿过、连接有夹钳驱动块;夹钳推杆的一端通过夹钳推杆短销轴与夹钳驱动块铰接,另一端通过推杆长销轴与夹钳爪铰接,夹钳爪的两侧对称设有夹钳连杆,夹钳连杆的一端通过夹钳连杆长销轴与夹钳基座铰接,另一端通过夹钳连杆长销轴与夹钳爪铰接;夹钳爪与夹钳连杆铰接的夹钳连杆长销轴上安装有双扭簧,双扭簧的两端分别与夹钳爪两侧的夹钳连杆插接,双扭簧的中间部分与夹钳爪抵接。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紧凑、可实现目标物轮廓自适应夹持、夹持力大、故障率低等优点。(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7631432U
公开(公告)日:2018-07-20
申请号:CN201721735396.X
申请日:2017-12-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深海结构物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固定深海耐压舱体的滑轨支架,舱盖卡板与安装托架前后设置,舱盖卡板及安装托架的每侧均通过滑轨相连;滑轨包括导向管及导向杆,导向管连接于安装托架的一侧,导向杆的一端与同侧的舱盖卡板相连,另一端穿入导向管中、相对伸缩;安装托架上放置有被固定的耐压舱体,耐压舱体上设有舱体固定带,舱体固定带的两侧分别连接于安装托架的两侧,进而固定耐压舱体;舱盖卡板上卡接有耐压舱帽头,导向杆相对导向管伸缩,进而通过舱盖卡板带动耐压舱帽头往复移动,实现耐压舱体的开关。本实用新型结构形式简单,安装方便,可适用于不同尺寸耐压舱的安装;且安装后占用空间不大,为设备布置提供便利条件。(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0952741U
公开(公告)日:2020-07-07
申请号:CN201922260175.7
申请日:2019-12-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IPC: G01B13/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水下机器人的间接测量式深度计,包括壳体、传压端盖、转换端盖、密封销、压力传感器和传压膜片,其中壳体一端与传压端盖密封固连,另一端与转换端盖密封固连,压力传感器设于壳体中,所述壳体靠近传压端盖一端设有压力舱和密封销,所述密封销内设有传压通道,所述传压端盖内设有传压通孔,所述压力舱通过所述传压通道与所述传压通孔连通,且所述压力舱、传压通道和传压通孔内充满液压油,所述传压通孔远离壳体一端设有传压膜片,所述压力舱通过所述压力传感器检测压力。本实用新型间接检测海水压力,重量轻体积小,耐高压,抗腐蚀能力强,能够长期用于深海环境且保持高测量精度。(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9506028U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920140204.3
申请日:2019-01-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下机器人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水下机器人的模块化推进器转向装置,包括安装框架、转向机构和推进器,所述转向机构包括支承梁、丝杠、丝母、转向驱动装置、驱动杆和转向座,其中支承梁设于所述安装框架上,丝杠和转向驱动装置均设于所述支承梁上,且所述丝杠通过所述转向驱动装置驱动旋转,所述丝杠上设有两段旋向相反的螺纹段,且两个丝母分别套装于所述丝杠的不同螺纹段上,所述安装框架上设有安装梁,转向座可转动地设于对应的安装梁上,且所述丝母通过对应的驱动杆与对应安装梁上的转向座相连,推进器分别安装于对应的转向座上。本实用新型可根据海流调整推进器方向,最大化地利用推进器,从而提高水下机器人的顶流和运动能力。(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7474551U
公开(公告)日:2018-06-08
申请号:CN201721677018.0
申请日:2017-12-0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长期观测着陆器能源管理系统,具体地说是一种长期观测着陆器的能源管理系统。所述系统主要包括电池组,嵌入式控制器,数据采集模块,继电器等。所述系统安装于长期观测着陆器内部,嵌入式控制器通过数据采集模块采集各个电池组的电量信息以及电池舱的状态信息,根据每个电池组的电量信息以及电池舱的状态决定该电池组是否接入能源系统。当电池组电量过低时或者电池舱发生漏水等应急情况时,可以立即切断电池舱与系统的连接。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对长期观测着陆器的电池组能源系统进行管理。(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3670607U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申请号:CN201320785040.2
申请日:2013-11-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IPC: F16G1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布缆船海缆埋设机吊放拖曳系统的配套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海缆埋设收放系统的钢丝绳连接装置,包括钢丝绳接头、侧板、弯板组件、系绳柱及钢丝绳挡板,钢丝绳接头的一端设有与收放A型架连接的钢丝绳,另一端的两侧分别设有侧板,钢丝绳接头的另一端铰接于两侧板的一端;弯板组件的一端位于两侧板之间、并与两侧板的另一端铰接,弯板组件另一端的两侧分别设有系绳柱,每个系绳柱的外侧均安装连接有钢丝绳挡板;弯板组件另一端两侧的系绳柱分别挂有与海缆埋设机相连的钢丝绳。本实用新型有效地解决了钢丝绳由收放A型架到海缆埋设机的连接过渡问题,延长了过渡处钢丝绳的使用寿命,使收放作业过程更加稳定、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218786073U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23211566.8
申请日:2022-12-0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作模式可变的拖曳式遥控水下机器人系统,包括变形水下机器人、压载器和拖,其中拖船通过拖缆与压载器连接,压载器通过系缆与变形水下机器人相连,所述变形水下机器人包括上部主体、下部主体以及驱动所述上部主体和下部主体张合的变形装置,所述变形装置两侧设有可伸缩的直线驱动组件,且所述直线驱动组件下端安装于所述下部主体上、上端与所述上部主体相连,所述上部主体和下部主体闭合时形成一个完整的流线型主体。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高速拖曳模式和处置作业模式两种工作模式,既可以进行大范围探测作业,又可以实现较好的深海作业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212450134U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2020867712.4
申请日:2020-05-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IPC: B65H75/4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下机器人辅助工具,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水下机器人的发条式无滑环绞车结构,包括系缆卷筒、缓冲绞盘和驱动轴,其中系缆卷筒固装于驱动轴上,驱动轴一端与缓冲绞盘中部的内圈固连,缠绕于系缆卷筒上的系缆引出后进入所述驱动轴中,并经所述缓冲绞盘的内圈进入所述缓冲绞盘中,系缆只充满缓冲绞盘内的一部分空腔并以所述内圈为轴心逐层环绕,并且每层只设有一圈系缆。本实用新型通过发条式缓冲绞盘的过渡保证系缆不发生扭转,并且省去了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滑环等结构,有效降低成本,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经济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0725033U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1922260511.8
申请日:2019-12-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IPC: H04N5/2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下机器人测探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水下机器人的摄像机,包括壳体、压紧盖、后盖、蓝宝石镜头、摄像机机芯和电源模块,蓝宝石镜头通过压紧盖固定嵌于壳体一端,且所述壳体与蓝宝石镜头之间设有密封垫圈将蓝宝石镜头包裹,壳体另一端与后盖固连,摄像机机芯和电源模块设于壳体中,且摄像机机芯拍摄端对准蓝宝石镜头,摄像机机芯通过电源模块供电。本实用新型具备良好的耐高压和密封能力,镜头不易损坏且能提供清晰的视野和宽广的视角,可以长期用于深海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206163569U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21220580.6
申请日:2016-11-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IPC: H01M2/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洋工程和水下科考装备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深海轻质高能量电池装置,包括球状耐压干舱、电池舱支座、锂电池组和电池托架,其中锂电池组和电池托架设置于球状耐压干舱中,锂电池组固装在电池托架上,所述球状耐压干舱包括上球壳和下球壳,在所述上球壳上方设有第一安装半圈,在所述下球壳下方设有第二安装半圈,所述上球壳和下球壳通过密封带连接并通过所述第一安装半圈和第二安装半圈端部相连固定;在所述下球壳上设有上电插头、电源输出插头和真空嘴,所述锂电池组的电池上电线与所述上电插头连接,所述锂电池组的正负极与所述电源输出插头连接。本实用新型可以降低电池装置的整体重量,提高装置的能量密度,适合深海作业。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