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构造油气藏人工诱导生成气顶驱油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47002A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2111150766.4

    申请日:2021-09-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构造油气藏人工诱导生成气顶驱油方法,该方法包括:在构建气顶阶段,将构造油气藏高部位的部分生产井转为注气井进行注气,同时构造油气藏的其余生产井继续生产;实时监测构造油气藏高部位的生产井的产出气油比;注气至监测到构造油气藏高部位的生产井的产出气油比达到额定气油比后,判断已注气量是否不低于注气量阈值;若已注气量不低于注气量阈值,关闭构造油气藏高部位的注气井和构造油气藏高部位的生产井进行焖井,直至产生气顶;若已注气量低于注气量阈值,将构造油气藏高部位剩余的生产井转为注气井进行注气,注气完成后关闭构造油气藏高部位的注气井和构造油气藏高部位的生产井进行焖井,直至产生气顶。

    一种低渗-致密储层先验性配注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38320A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11092506.6

    申请日:2021-09-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渗‑致密储层先验性配注设计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依据低渗‑致密储层注采井间渗透性的“四台阶”分布特征,将注水地面‑水井井底‑配水水嘴‑注采井间‑油井井底五节点进行一体化设计,建立低渗‑致密储层的井‑藏协同一次配注数学模型;针对注水压力受限和水嘴直径受限两类注水井,求解低渗‑致密储层的井‑藏协同一次配注理论界限;设计低渗‑致密储层井‑藏协同一次配注参数,给出井‑藏协同一次配注设计方案,确定测调周期,实施测调。本发明针对低渗‑致密储层利用一次过程实现了明确的水嘴和注水压力调整,对节约测试时间及测试成本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基于含水率的稠油边底水油藏多轮CO2吞吐的选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920037B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1710089074.0

    申请日:2017-02-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含水率的稠油边底水油藏多轮CO2吞吐的选井方法。该选井方法包括:以吞吐后开井含水率为评价指标,计算并修正各因素权重;利用单因素排序方法,获得单排序矩阵;根据修正后的各因素权重和单排序矩阵,获得总排序;根据总排序结果并结合现场实际得到选井依据。本发明的基于含水率的稠油边底水油藏多轮CO2吞吐的选井方法,能够解决现场资料不全引起的人为因素干扰,以及连续型变量因素难表征导致的选井结果不确定性,对指导稠油边底水油藏多轮CO2吞吐进行有效、合理、科学选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种确定注气井注入中早期CO2等效波及半径的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844975B

    公开(公告)日:2019-07-19

    申请号:CN201710057392.9

    申请日:2017-01-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90/8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确定注气井注入中早期CO2等效波及半径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在开始注入CO2的一预设时间段内的多个预设时刻测量实际井底流压;计算每个预设时刻的实际井底流压与初始实际井底流压的差值得到实际井底流压变化值;假设向注气井中注入与地下原油具有相同粘度的流体,计算所述多个预设时刻的理论井底流压变化值;将每个预设时刻的理论井底流压变化值和实际井底流压变化值的差值确定为CO2附加压力降;利用CO2附加压力降反演每个预设时刻的CO2等效波及半径。本发明结构简单、易于操作,能够准确、及时地得到CO2驱注入中早期CO2等效波及半径的持续变化情况,可以为CO2驱替中早期注采措施的调整提供可靠依据。

    一种聚驱过程中产聚曲线的量化分析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055843B

    公开(公告)日:2019-05-14

    申请号:CN201610515517.3

    申请日:2016-07-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驱过程中产聚曲线的量化分析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统计不同油井产出液聚合物浓度与监测时间的关系,获得产聚曲线,并根据曲线特征对所述产聚曲线进行分类;建立不考虑窜聚通道时的聚合物浓度解释模型;利用不考虑窜聚通道时的聚合物浓度解释模型建立考虑窜聚通道时的聚合物浓度解释模型;检测采油井的聚合物浓度,根据考虑窜聚通道时的聚合物浓度解释模型对检测出的聚合物浓度拟合出产聚曲线,并利用所述产聚曲线的分类结果对拟合出的产聚曲线进行分类,应用所述考虑窜聚通道时的聚合物浓度解释模型对拟合出的产聚曲线进行分析。

    一种CO2驱油藏气窜通道动态反演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060705B

    公开(公告)日:2019-02-19

    申请号:CN201710231158.3

    申请日:2017-04-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CO2驱油藏气窜通道动态反演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实际气油比曲线特征参数,所述气油比曲线特征参数包括气窜对应注气时间、最大气油比和气油比曲线半坡值时间比例;通过数值模拟,获得理论气油比曲线,建立理论气油比曲线和气窜通道特征参数的关联关系;根据上述关联关系,建立反演指标体系;利用模拟得到的实际气油比曲线特征参数和反演指标体系对应关系,实现实际气窜通道特征参数的动态反演。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解决现有的静态分析方法只能定性描述气窜通道,且描述结果与动态数据吻合度低,无法准确指导CO2驱油藏开发管理的问题,对CO2驱油藏,特别是低渗透油藏的开发和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一种低流度油藏物理约束试井解释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600439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611086464.4

    申请日:2016-12-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流度油藏物理约束试井解释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根据渗流力学物理原理,建立表皮因子和渗透率的约束关系,利用所述约束关系,确定表皮因子合理下限;在满足所述表皮因子合理下限的情况下,根据物理约束试井解释方法确定井储系数、表皮因子、内区渗透率、内区半径和外区渗透率;根据改进的Dietz方法,利用所述表皮因子、所述内区渗透率、所述内区半径和所述外区渗透率计算考虑启动压力梯度的探测半径内的平均地层压力;利用所述井储系数计算近井水体储集等效体积。本发明考虑了低速非达西渗流的特征和试井解释参数之间的关联,建立了针对低流度油藏“早期测试”特征的试井解释方法,有利于低流度储层试井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一种可动凝胶体系四相渗流模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485004A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610898663.9

    申请日:2016-10-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动凝胶体系四相渗流模拟方法,该方法将可动凝胶体系分为可动凝胶和胶粒两部分,建立包含胶粒的可动凝胶体系四相渗流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考虑油相、气相、水相以及胶粒的四相渗流数学模型,包含四相连续性方程、初始条件、边界条件和特性方程。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将胶粒作为不同于油、气、水的独立相,且对可动凝胶体系调驱的主要物化机理进行了较全面的描述,模拟预测结果的具有较高的可用性、针对性和准确性,使得符合中国油田地质特征和开发特点的可动凝胶体系调驱渗流模拟方法得以实现。

    一种聚驱过程中产聚曲线的量化分析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055843A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610515517.3

    申请日:2016-07-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10/46 G06F17/50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驱过程中产聚曲线的量化分析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统计不同油井产出液聚合物浓度与监测时间的关系,获得产聚曲线,并根据曲线特征对所述产聚曲线进行分类;建立不考虑窜聚通道时的聚合物浓度解释模型;利用不考虑窜聚通道时的聚合物浓度解释模型建立考虑窜聚通道时的聚合物浓度解释模型;检测采油井的聚合物浓度,根据考虑窜聚通道时的聚合物浓度解释模型对检测出的聚合物浓度拟合出产聚曲线,并利用所述产聚曲线的分类结果对拟合出的产聚曲线进行分类,应用所述考虑窜聚通道时的聚合物浓度解释模型对拟合出的产聚曲线进行分析。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