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实现双向流量测量的文丘里流量计及其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441468B

    公开(公告)日:2019-09-06

    申请号:CN201610828386.4

    申请日:2016-09-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实现双向流量测量的文丘里流量计及其测量方法,稳定管一和稳定管二之间设置有结构相同的前缩管和后扩管,前缩管和后扩管之间设置有喉部,且前缩管和后扩管沿着其连线之间的中心对称设置,并且其端面较大的一端分别与对应的稳定管一或稳定管二连接为整体结构,端面较小的一端分别与喉部连接为整体结构,稳定管一、稳定管二和喉部均设置有测压接管,且测压接管分别与对应的稳定管一、稳定管二或喉部内部连通,测压接管连接有阀组,阀组连接有智能差压变送器。该流量计及方法能够直接用于管道内单相液体或者单相气体的双向流量测量,可实时准确测量双向流量,其结构简单、重复性好、测量精度高、流动压力损失小。

    精确考虑热损失的单相传热实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72309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1062117.7

    申请日:2018-09-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5/48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精确考虑热损失的单相传热实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调节实验本体入口压力、流速和温度到预定值;2)、缓慢提升实验本体加热功率至预定值;3)、保持加热功率不变,直到出口温度基本保持不变,30min内温度变化幅度小于超过0.6℃;记录实验本体进口、出口相关参数;4)、通过流体的温升计算出有效电功率,计算公式如下:Neffec=W(hout‑hin);5)、基于有效电功率得到传热面的平均热流密度,计算公式如下:6)、按照对流换热系数的定义式得到换热系数,计算公式如下: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单相传热实验没有精准测量热损失导致实验误差大的问题。

    测量装置及方法
    4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601269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495121.8

    申请日:2024-10-2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测量装置及方法,包括矩形通道,所述矩形通道内通入流体;所述矩形通道包括芯体,所述芯体包括低电阻发热段;压差调节块,所述压差调节块设置于所述芯体的所述低电阻发热段上,所述压差调节块与所述低电阻发热段之间形成高度差,用于使流经所述压差调节块两侧的所述流体形成压差;沿所述流体的流动方向,在所述压差调节块两侧的所述芯体上开设有压差引出孔,所述压差引出孔通过引压管与压差变送器连接,将所述流体的压力引入至所述压差变送器。能够准确测量流经芯体发热段的流体的流量真实值。

    一种微纳结构改性表面可视化试验装置及安装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817754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885249.9

    申请日:2024-07-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纳结构改性表面可视化试验装置及安装方法和应用,涉及核工程技术领域,试验装置包括本体壳体,本体壳体上设置有凹槽,凹槽底部安装有加热组件,本体壳体底部连接有与加热组件接触的测温组件;加热组件上方安装有透明耐压玻璃,透明耐压玻璃与加热组件之间设置有矩形流道,矩形流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口和出口的转接结构;本体壳体顶部设置有压紧结构。该可视化试验装置具备加热芯体可替换、两相流体流动稳定、绝缘密封性能好等特点,适用于基于具备不同微观形貌特征的改性表面上开展的两相可视化实验,为分析改性表面微观结构与两相沸腾传热现象、汽液相态分布提供数据支撑。

    一种研究流量波动条件下沸腾临界的实验装置及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555138B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110838433.4

    申请日:2021-07-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研究流量波动条件下沸腾临界的实验装置及分析方法,涉及核反应实验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实验本体,所述实验本体的入口设有流量计、热电偶,实验本体的出口设有智能压力变送器,实验本体内的加热通道间隔设有多个临界监测热偶。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研究流量波动条件下沸腾临界的实验装置及分析方法,通过科学合理的临界监测热偶布置方式可以监测流量波动幅值超过100%条件下的沸腾临界现象,有效地实现了波动流量条件下沸腾临界的现象监测;本发明成功地提取了流量波动条件下沸腾临界发生时的热工参数,获得了临界热流密度与局部流量、压力和含汽率的函数关系,实现波动流量条件下的沸腾临界行为特性研究。

    一种堆芯流量自动分配的燃料组件上管座结构及安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472317A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11127216.5

    申请日:2022-09-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堆芯流量自动分配的燃料组件上管座结构及安装方法,包括流量调节板和流量调节浮块,所述流量调节板的下侧面水平设置在燃料组件盒的上方,所述流量调节板上设置有多个贯穿所述流量调节板上侧面和下侧面的流量调节孔,且所述流量调节孔与所述燃料组件盒内的燃料元件的位置对应;流量调节浮块设置在所述流量调节孔内,且所述流量调节浮块的下端与所述燃料元件的上端抵靠;本发明通过在燃料组件盒上安装流量调节板,并通过燃料元件的通胀来改变流量调节浮块的位置,从而改变流量调节孔的大小,利用不同功率分区内燃料元件的膨胀量差异,实现了不同区域的阻力调节功能,达到了堆芯流量的动态分配。

    冷却剂装量减少事件下堆芯热工实验装置与实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44302B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1910743984.5

    申请日:2019-08-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冷却剂装量减少事件下堆芯热工实验装置,包括模拟堆芯热工环境的运行系统,运行系统包括串联的蒸汽稳压器、换热器、循环泵、实验段,蒸汽稳压器设置有电热元件(13),实验段(6)的出口端回接到蒸汽稳压器(1),上述实验段接有功率可调的电源(12);还包括模拟冷却剂装量减少的泄压系统,泄压系统包括快开快关阀(10)、卸压系统调节阀(9),卸压系统调节阀(9)连通到蒸汽稳压器(1)、快开快关阀(10)与卸压系统调节阀(9)串联。可以实现入口过冷度、压降速率与加热功率等关键参数覆盖压水反应堆真实运行环境并且可以实时控制与调节,可以保证整个高温高压实验系统与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一种反应堆堆芯两相热质传递实验热平衡测算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992394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196715.9

    申请日:2021-02-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应堆堆芯两相热质传递实验热平衡测算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反应堆堆芯在单相传热阶段的热平衡ηcv;获取反应堆堆芯在单相传热阶段的环境温度Tf1和壁面温度Tw,cv,以及反应堆堆芯在两相传热阶段的环境温度Tf2和壁面温度Tw,tp;根据所述热平衡ηcv、所述环境温度Tf1、所述壁面温度Tw,cv、所述环境温度Tf2以及所述壁面温度Tw,tp获取反应堆堆芯在两相传热阶段的热平衡ηtp。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反应堆堆芯两相热质传递实验热平衡测算方法及系统,通过指定的实验流程来计算两相热质传递过程中的热损失,从而准确地反映对应工况下实验本体的热损失,提高了两相热质传递实验结果的精度。

    一种精确模拟流动阻力的多通道流动不稳定性实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556983A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011346805.3

    申请日:2020-1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精确模拟流动阻力的多通道流动不稳定性实验装置,该实验装置包括进口联箱、出口联箱、流道组件、绝缘层和承压壳;所述流道组件和绝缘层设置在所述承压壳内;所述流道组件由至少两个流道组成,所述流道组件的一端通过进口端盖嵌入进口联箱,另一端通过出口端盖嵌入出口联箱;所述绝缘层设置在所述流道与流道之间,用于所述承压壳和流道组件之间的绝缘;所述承压壳用于承受流道内工作介质传递的压力。本发明通过采用嵌入式的通道设计实现了更贴近实际并联多通道换热器内的流动不稳定性特性的研究,解决了传统分离式并联通道之间进出口阻力对流动不稳定性特性的影响的问题。

    一种用于棒束通道内子通道的隔离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243640A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811080429.0

    申请日:2018-09-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棒束通道内子通道的隔离装置,包括若干个呈矩阵排列的隔离棒,相邻的两个所述隔离棒之间通过翅片连接,在隔离棒两端的端面上均开有用于对接上游棒束以及下游棒束的小孔。多个隔离棒呈矩阵分布,且相邻的两个隔离棒之间通过翅片连接,即在每一个隔离棒上均存在有四个翅片,其中四个翅片以及四个隔离棒的局部外壁合围一个独立的流体通道,而在隔离段中存在若干个上述的独立流体通道,使得在隔离段中冷却剂流道彼此之间相互独立,无法在相邻子通道间进行质量、动量及能量交换,进而使得流体在隔离段中平稳过渡至下游棒束中,确保各子通道内示踪剂混合均匀,以提高示踪剂浓度测量的精准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