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507016B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2010362535.9
申请日:2020-04-30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30/20 , G06F30/28 , G06F111/10 , G06F119/08 , G06F119/14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运动条件动态下并联窄通道流动失稳边界的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并分析竖直静止条件下的并联窄通道流动失稳数据,获得竖直静止条件下的失稳边界的静态计算模型;S2:获取并分析运动条件动态下的并联窄通道流动失稳数据,获得运动修正参数,S3:以步骤2)获得的运动修正参数修正步骤1)获得的失稳边界的静态计算模型,获得运动条件动态下并联窄通道的流动失稳边界的计算模型。本发明解决了现有采用一个系数修正在竖直静止条件下获得相应边界以确定运动条件动态下的失稳边界,导致所确定的失稳边界因掩藏了较大热工裕量而不准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7270995B
公开(公告)日:2019-12-10
申请号:CN201710599792.2
申请日:2017-07-21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1F23/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高温液态金属多液位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包括一个液态金属罐,包括一个导热油罐,导热油罐上引出有导热油管道,导热油管道依次经过油泵、阀门然后回到导热油罐形成导热油循环回路,其中导热油管道穿过液态金属罐,并在导热油管道内设置多个热电偶,热电偶的引出线从导热油罐引出。本发明可以在有效的空间范围内探测出不同的金属液位,大大提高了液态金属液位测量的准确性,而且,由于需要密封的部分只有导热油管道与液态金属罐之间的连接点,其单一的密封要求大大降低了密封性能的困难度,能够更加广泛地应用于液态金属的液位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07331427B
公开(公告)日:2019-06-18
申请号:CN201710595265.4
申请日:2017-07-20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2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流场可视化研究的实验棒,所述实验棒包括:上端塞、FEP薄壁管、下端塞,上端塞下端与FEP薄壁管上端通过热熔方式连接,FEP薄壁管下端与下端塞上端通过热熔方式连接,通过上端塞和下端塞中心通孔实现注水排气,实验棒内充满水后FEP薄壁管在流道内几乎不再可见,实验棒对光学信号干扰极小,加工方便且几何精度高,易于定位和密封并且可以对实验棒内压力进行调节,非常适合流场可视化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07570974B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710961145.1
申请日:2017-10-16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矩形流道板引压焊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先加工流道板B面,使其平整度达到要求;2)、将引压管焊接在流道板B面上;3)、根据流道尺寸要求以及流道板厚度要求,加工流道板A面,使其平整度达到要求;4)、采用慢走丝线切割技术,沿着引压管内壁,在流道板上打孔,获得的引压孔。本发明通过流道板的加工顺序进行调整,再结合对打孔技术的改进,不仅可以获得光滑的引压孔,而且可以确保获得高精度流道尺寸以及流道板厚度。
-
公开(公告)号:CN106652726B
公开(公告)日:2018-03-20
申请号:CN201710027823.7
申请日:2017-01-16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9B2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运动条件下出口流体温度可控的氮气稳压实验装置,包括一个密闭的实验装置,在实验装置内设置有一个将实验装置的内部空腔分割成上下两个部分的隔板,在隔板上设置有多个通孔,在实验装置的顶部设置有氮气引入管,在实验装置的下部空腔侧壁上设置有进口接管、出口接管,多个电加热棒安装在实验装置的下部空腔内。本发明解决了运动条件下自然循环回路压力控制以及加热实验段入口流体温度控制的问题,满足运动条件下自然循环回路流动不稳定性实验的需求;而且相对于波动管连接稳压器的结构而言,本发明的结构更加简单,易于实现,大大降低了模拟实验的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7240427A
公开(公告)日:2017-10-10
申请号:CN201710495772.0
申请日:2017-06-26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21C17/0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扩散焊接的耐高温棒束燃料组件模拟装置,其发热棒束模拟体通过沿轴向依次布置的燃料组件定位格架模拟体固定,按照堆芯棒束排列方式置于陶瓷流道腔室内,陶瓷流道腔室外侧为承压套筒,其两端筒壁上分别布置有进口接管和出口接管,发热棒束模拟体两端分别穿过固定在承压套筒两端的棒束密封端盖后与外界电源连接。本发明扩散焊接的方法使得发热棒束模拟体壁面温度可以超过银钎焊熔点,通过扩散焊接在棒束密封端盖内形成的冷却流道将高温密封圈的温度维持在设计标准之下,使得棒束燃料组件模拟体的使用工况可达到核反应堆的实际温度及压力水平,可用于精确模拟核反应堆全寿期内任一轴向功率分布下棒束通道内的高温高压流动传热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217113105U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220767038.1
申请日:2022-03-31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IPC: G05D5/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膜产生装置,其包括工作台,工作台上设置有上端开口且呈矩形状的槽箱,槽箱内设置有一个与槽箱宽边平行且长度相等的挡板,挡板通过驱动装置在槽箱的长度方向上滑动设置,槽箱靠近一条宽边的底部设置有供液口,供液口与供液装置连接,供液装置与供液口之间的供液管路上设置有调压装置;本方案通过挡板可改变液膜槽底部的面积,从而实现液膜槽内定量液体厚度的调节,同时还可通过导液层配合调压装置可对液膜厚度进行高精度的二次调节,从而实现液膜厚度的可调可控。
-
公开(公告)号:CN217384158U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21308385.4
申请日:2022-05-26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IPC: G01B11/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加热气液两相微液膜测量装置,其包括透明容器、控制器、加热装置和电源模块,透明容器内装有水,液膜设置在水面上,所述液膜中带有不溶于水的荧光物质;通过在透明容器内设置有加热装置,实现对水和液膜的加热,实现液膜沸腾,可以模拟液膜实际工况环境,同时激光发射部件向透明容器发射激光,荧光物质吸收激发光后会发出荧光,拍摄部件拍摄荧光图像,并将荧光图像传递至控制器,控制器根据荧光图像信息得到荧光的边界区域,从而计算出待测液膜在实际工况环境的厚度。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