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构件振动蠕变成形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416419B

    公开(公告)日:2014-04-23

    申请号:CN201110211603.2

    申请日:2011-07-2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构件振动蠕变成形的方法,在构件加热过程中由激振器对振动平台进行振动,装置包括蠕变模具、锁紧机构、振动平台、至少一个激振器、加速度探头和频率-加速度同步测试仪,蠕变模具通过锁紧机构固定于振动平台上,激振器和加速度探头固定于振动平台上,激振器和加速度探头分别电连接至频率-加速度同步测试仪,本发明一方面采用蠕变对构件进行成形,另一方面利用振动产生的微小塑性变形进行成形。因此,本发明专利可以大幅度降低蠕变成形构件的回弹量。

    一种低密度、低淬火敏感性Al-Zn-Mg-Cu系列铝合金

    公开(公告)号:CN103290280A

    公开(公告)日:2013-09-11

    申请号:CN201210321971.7

    申请日:2012-09-0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密度、低淬火敏感性Al-Zn-Mg-Cu系列铝合金。本发明的关键在于调整Al-Zn-Mg-Cu合金中合金元素的质量比;其含有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锌4.5-6.5%,镁4.0-5.0%,铜0.5-1.0%,锆0.08-0.15%,钛小于0.06%,硅小于0.3%,铁小于0.3%,锰小于0.15%,铝为余量。本发明中的新型铝合金采用合适的均匀化制度,压力加工,固溶时效后,具有较高的强度,较好的塑性,较低的密度,较低的淬火敏感性。采用本发明合金制得的材料(部件)峰值时效后强度大于540Mpa,材料的室温延伸率不低于10%,维氏硬度值不低于175HV,综合性能明显高于已报道的Al-Zn-Mg-Cu系列铝合金。

    一种Al-Zn-Mg-Cu系铝合金板材多级蠕变时效成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978544A

    公开(公告)日:2013-03-20

    申请号:CN201210474194.X

    申请日:2012-11-2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Al-Zn-Mg-Cu系铝合金板材多级蠕变时效成形方法。本发明的关键在于采取一种合理的固溶-淬火-预处理-多级蠕变时效制度,适用于2mm~30mm厚的板材,其内容如下:采用470-485℃固溶30min~120min后水淬,淬火后板材进行0-10%的预变形处理,随后进行120℃蠕变时效保温24h,蠕变回归温度采用150-170℃,回归保温20-240min,蠕变再时效采用120℃保温24h。蠕变应力采用100-150Mpa。成形弯曲半径800mm-5000mm。利用本发明处理Al-Zn-Mg-Cu系合金,可以有效调控合金蠕变时效强化相,提高合金板材的力学性能,提高合金蠕变成形性,降低合金板材残余应力,提高合金耐剥落腐蚀性能。

    超高强Al-Zn-Mg-Cu合金的固溶加热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335708B

    公开(公告)日:2010-02-17

    申请号:CN200710081844.3

    申请日:2007-08-0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铝-锌-镁-铜合金塑性变形后的固溶加热方法。将经轧制、挤压、锻造等塑性变形后的Al-Zn-Mg-Cu合金从低于260℃的任意温度开始加热,升温到260~360℃后保温2h以上,再经1~10h升温至480~510℃,保温大于1h后完成固溶加热过程。合金塑性变形后用上述固溶加热方法处理后与采用常规固溶-淬火-时效处理后对比,材料的强度与断裂韧性得到显著提高。

    一种Al-Zn-Mg-Cu系合金
    4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335706B

    公开(公告)日:2010-02-17

    申请号:CN200710082364.9

    申请日:2007-09-3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Al-Zn-Mg-Cu合金,在Al-Zn-Mg-Cu合金中复合添加Zr、Er及Y微量元素,然后经均匀化处理,再铣面,轧制,固溶淬火,在120℃下进行峰值时效。进行拉伸实验,与未添加微量元素的Al-Zn-Mg-Cu合金相比,其抗拉强度与屈服强度有大幅度的提高。

    一种低铅或无铅易切削黄铜合金

    公开(公告)号:CN101363087A

    公开(公告)日:2009-02-11

    申请号:CN200810143070.7

    申请日:2008-10-0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无铅或低铅易切削黄铜合金,重量组成为:含铜(Cu)56.0~64.0%,铋(Bi)0~0.5%,铅(Pb)0~0.5%,锡(Sn)1.0~2.5%,铝(Al)0.1~0.5%,锆(Zr)0.05~0.2%,铈(Ce)0.1~0.5%,硅(Si)的重量比为0.5~2.5%,余量为锌(Zn)。上述无铅黄铜合金既可采用铸造方法制备所需材料和(或)部件,也可以采用铸造后经挤压、轧制、锻造、拉伸等压力加工制备所需材料和(或)部件,具有500MPa以上的极限拉伸强度,切削性能与铅黄铜接近。

    强立方织构电容铝箔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680615A

    公开(公告)日:2005-10-12

    申请号:CN200410023070.5

    申请日:2004-04-0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强立方织构电容铝箔的制造方法。本发明主要包括熔炼-铸坯-热轧-冷轧-成品退火,本发明还包括在对铝箔冷轧到成品厚度前某一厚度X时采用退火方法,再经过较小的变形程度轧至成品厚度。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纯铝薄板冷轧至铝箔成品厚度前的某一厚度范围时,采用合适的退火方法使铝卷(薄板)获得大量立方取向晶核,利用这些立方晶核在较小变形程度轧制变形后仍为立方或近立方取向的特点,在成品退火时迅速形成大量立方取向再结晶核心,最终提高成品铝箔中立方织构的比例。

    一种超高强度低应力的铝合金管材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161744B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811190385.7

    申请日:2018-10-1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超高强度低应力的铝合金管材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超高强度低应力的铝合金管材为7xxx系铝合金管材,晶粒呈长条状,长度为30~50μm,抗拉强度为618~748MPa,屈服强度为568~702MPa,椭圆度为0.02~0.15mm。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多级淬火、慢拉伸以及多次深冷处理。本发明制得的铝合金管材力学性能得到显著提高,与常规的7xxx系铝合金管材相比,抗拉强度最多可提升约12%;此外,本发明产品中残余应力得到有效的消除,变形程度最多可降低至常规管材的1/25,可见残余应力消减效果十分显著;且本发明产品的晶粒尺寸得到了有效的细化,晶粒长度仅为常规产品的一半左右。

Patent Agency Ranking